第二十五章 到三叔了25(2 / 2)

陈山还怕明宣宗犹豫,回头又向塞义、夏原吉讲了自己的想法,请他们帮自己说话。

那么宣宗是怎样想的呢?他当然赞同陈山的想法,况且还有母亲的因素,于是他把杨荣叫过来商量一下。

杨荣完全赞成这个事情,并为明宣宗具体谋划。他建议先派人写信给朱高燧,责问他与朱高煦勾结谋反的罪行,然后大军忽然杀到,擒住赵王。

听了杨荣的计划,朱瞻基表示同意。

当年这个三叔也曾参与二叔的夺位活动,让宣宗父母受了不少的窝囊气,今天收拾完了二叔,朱瞻基的确很想再收拾三叔。

蹇义、夏原吉两人虽然对此有不同的想法,但看到宣宗主意已定,只好表示服从。

杨荣见参与决策的多数人都同意他的意见,于是便传令杨士奇为皇帝起草逮捕朱高燧的诏令。

没想到杨士奇竟然眉头一皱,当场拒绝起草逮捕文书。

他一眼一板地对杨荣说:“事须有实,天地鬼神岂可欺哉!且敕旨以何为辞?”

意思就是这种事情必须要有真凭实据,难道天地鬼神是可以欺骗的吗!更何况令旨以什么名义来逮捕赵王呢?

杨荣看到杨士奇这种反应,非常生气。这是皇上已经决定的事情,你竟敢反对,你算老几啊!

杨荣大声说:“此国家大事,庸可沮乎!令锦衣卫责所系汉府人,状云'与赵连谋',即事之因,何患无辞?”

意思是:这是国家大事,难道你想阻拦吗!让锦衣卫审讯逮捕的汉府人员,就说汉王举兵是与赵王合谋的,还愁没有逮捕赵王的名义吗?

听完杨荣的话,杨士奇发出一阵冷笑。他说:“锦衣卫的审讯结果,怎么能服人心呢!”

杨士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很明显,他不仅对处理赵王这件事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对杨荣和明宣宗没有找他商议,将他排斥在此事的决策范围之外感到不满。

杨士奇曾长期辅佐朱高炽监国,在仁宗时期更是成为首席文官,地位排在杨荣之前。

而杨荣虽说在永乐时期很受宠,超过杨士奇,但在明仁宗时期地位下降,现在他可能是想借此事重新提高自己的地位。

因此才在明宣宗的同意之下替皇帝传令,这当然是杨士奇难以接受的。

杨士奇心想:皇帝让我传令还差不多,你算老几啊?有什么资格传令?

杨士奇感到愤愤不平,他找到蹇义和夏原吉,希望他们两个能站在自己这一边,阻止朱瞻基发兵袭赵。

蹇义和夏元吉可不想参与到他们两个的斗争中去。

你们两个有矛盾,关我俩啥事。

蹇义说道:“此事皇上主意已定,其他大臣差不多也都同意,你哪能拦得住呢?”

夏原吉紧接着问道:“万一上从公言,今不行。赵后有变,如永乐中孟指挥之举,谁任其咎?”

意思是:万一皇上听了你的话,放过朱高燧,日后有个风吹草动,就像永乐时期孟指挥谋害先帝那样的行为,谁能负责呢?

杨士奇回答说:“今时势与永乐中异。永乐中,赵拥三护卫,今已去其二。且昔孟指挥所为,王实不预闻。不然,赵王岂至今日乎?”

现在的局势和永乐时期不一样,当时赵王拥有三支护卫,如今已经辞掉了两支,只剩一支了。

况且当时孟指挥的谋反行为赵王的确事先不知道,不然赵王能有今天吗?

蹇义突然又觉得杨士奇的话貌似有些道理,就问现在该怎么办。

杨士奇认为还应该照旧优待赵王,因为太宗皇帝就只剩下赵王这一个儿子了。皇上也只有这一个叔叔了。不应该对他斩尽杀绝。

如果确实有一些疑虑的地方,就加以防范,这样才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

也不会让天下人说皇上对自己的叔叔不仁不义。

蹇义和夏元吉两人又说:“公言固当,然上特信杨荣言,不系吾二人可否也。”

意思是:你讲的固然有理,可是如今皇上非常听信杨荣的话,根本不考虑我们的意见。

这俩人都挺聪明的,什么事都不沾身。命令是皇上下的,主意是杨荣出的。

都跟我俩没关系,我们只是中间传话的。

杨士奇只好又找到杨荣对他说:“当年赵府的小人伪造诏书发动政变,证据确凿,先帝仁宗尚且为赵王一再辩护救了他,”

太宗皇帝惟三子,今上亲叔二人。一人有罪者不可恕,其无罪者当厚之,庶几仰慰皇祖在天之灵。

太宗皇帝(朱棣)只有三个儿子,现在皇上只有亲叔两人,一人有罪不可饶恕,另一人无罪就该优待,这样才能告慰皇祖的在天之灵。

杨士奇把太宗朱棣都抬出来了,没想到,杨荣却不在意。

这时,另一位重臣杨溥在一旁对杨士奇说:“我也同意你的想法,咱们一起去见皇上,请他不要发兵袭击赵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