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朱高煦下线了24(2 / 2)

朱高煦收到了朱瞻基的“最后通牒“,又听到了士兵的议论,感受到自己没什么指望了。

于是,他赶紧派人到明宣宗朱瞻基的营帐,请求朱瞻基宽限他一个晚上,让他与妻妾诸子告别一下。明天一早就来谢罪,朱瞻基答应了。

当天夜里,朱高煦把几年来所造的兵器和谋反往来的信件全部烧毁了,以便销赃灭迹。只不过这类东西太多了,兵器的木柄和一些仪仗燃烧力较强,因此火势可能很高很旺,“城中通夕火光烛天“。

与此同时,据说朱高煦还在城中与妻妾子女们举行了告别宴会。“召诸姬诸子置酒宫中,悲歌涕泣”

酒席之上,大家边哭边吃,气氛悲凉。

第二天,朱高煦看看四下无人,准备出城投降了。走着走着,突然遇到了新封的太师王斌等人。

王斌拦住他劝道:“宁一战以死,就擒,辱矣。”

意思是:宁可一战而死,被活捉可就太丢人了。

朱高煦听了他们的话,不敢说自己是去投降的。他对王斌等人说:“我没想去投降啊!只是出去巡视一下军情。”

说完,转身回到自己的营帐中,然后从另一条小道溜出了乐安城。

朱高煦一露面就被明军连架带推,送到了宣宗面前。朱高煦看着两旁站立着文武群臣,其中就有他指为奸臣的夏原吉和他所惧怕的英国公张辅。周围全是一身铠甲、按剑持刃的皇帝卫队。

文武群臣一个个上前列奏朱高煦的罪行,请明宣宗按刑法将他斩首。

但是明宣宗却说:“彼固不义,祖训待亲藩自有成法。”

意思就是:他虽然不义,但祖训里自有对待造反的藩王的办法。

大家一齐奏道:“春秋之法,大义灭亲。”

明宣宗朱瞻基摆手挥退了群臣,然后将群臣弹劾朱高煦的奏章扔给朱高煦看。

朱高煦捡起地上的奏章,看到上面都是请求“彻底消灭”他的内容,吓的脸色惨白。只听扑通一声,朱高煦两腿下跪向朱瞻基连连叩头:“臣罪万死万死,生杀惟陛下命”

意思是生死全听皇上的吩咐。

朱瞻基根本不理会跪在地上的朱高煦,他指派一个大臣来宣布朱高煦的罪行,这个大臣的名字叫做于谦。

只见一个年轻的御史走出行列,开口历数朱高煦的罪行。此人口齿纯正、声音洪亮,并且讲起话来抑扬顿挫、口才不凡。

于谦有条不紊的宣读着朱高煦的罪行,也相当于等于宣判了朱高煦。朱高煦被义正言辞的于谦吓得全身哆嗦。

于谦优秀的表现让朱瞻基对眼前这个年青的御史有了深刻的印象。回京之后,“赏赉与诸大臣等”,于谦得到了与从征大臣相同的赏赐。

从征的大臣级别都是一、二品,而于谦只是一个小小的御史,级别六七品,但受到的赏赐却同大臣一样,可见朱瞻基是非常器重他的,此后的于谦也一再被破格提拔。

城里的士兵们听说主帅投降被捕,自然也就放弃了抵抗。

朱瞻基不费一兵一卒就平了乐安。

之后,明宣宗让朱高煦写信招降他的子女妻妾,下令只罪主谋不问胁从,从而使混乱不堪的乐安城暂时安定下来。

接着,宣宗命阳武侯薛禄和兵部尚书张本留在乐安处理善后事宜,自己则率领大军,押着朱高煦和同谋王斌等人班师回朝。

当时是八月份,回师途中天上下起了雨,估计是宣宗见士兵们在泥泞的道路上连推带拉辎重车辆比较吃力,于是便下令全军休息,等天晴地干了再走。

山东和北直隶的百姓听到宣宗顺利平叛的消息,都从远近地方赶来,夹道欢迎回师的队伍,许多人跳起了民间舞蹈。宣宗所过之处,“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当然,这种场面也可能是地方政府事先安排的。只是十几万大军路过,本来就已十分狭窄的道路此时更加拥挤不堪,加上北方的秋收还没完,道路两旁的庄稼经过大军一来一去两次践踏,几乎被碾压成了碎末。

因此明宣宗回京后,就下令免除了大军所过地区的全部田赋。

大军回到北京以后,朱瞻基就命人在西华门内修筑了一座囚室,将朱高煦全家关在里面。还特意为这座囚室起了个具有讽刺意义的名字:逍遥城。

不愧是朱棣带出来的皇帝啊,起名字都这么有新意。

二叔啊,您就好好在逍遥城里逍遥吧。

从此,汉王朱高煦被废为庶人,在这座“逍遥城“中戴着木制的镣铐,度过了将近四年的囚徒生活。伙同朱高煦谋反夺位的王斌、朱恒等人,经审讯后被处死。那此与朱高煦相约起兵接应或是献城相助的卫所军官们,也先后被查出,都被杀了。

朱瞻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平定了朱高煦的叛乱,一下子削除了大明帝国内部多年的隐患,前后事情处理得也算干净利落,他自己也感到较为得意,于是便写了一篇记述这番经过的《东征记》,刻印出来给群臣传阅。

但是得意之余宣宗有些消沉,回京之后文武群臣上表,对这次胜利出征表示祝贺,宣宗却说:这是国家的不幸,有什么值得祝贺的。不久,鲁王朱肇辉等许多亲王纷纷请求进京,以便当面向宣宗庆贺平叛之事,宣宗又叹着气说:这真是我们家门的不幸啊!我心中惭愧,没什么值得庆贺的。传令亲王不许前来致贺。

朱瞻基为什么会这样呢?宣宗尽管平定了朱高煦的谋反活动,但朱高煦毕竟是他的亲叔叔,因为觊觎皇位而与他同室操戈,最后竟是大侄儿囚禁了亲叔叔,这在长幼尊卑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的确不是什么值得夸耀之事。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前两朝,那么道德意义就会不同。朱棣对朱高煦,是父亲对儿子;朱高炽对朱高煦,是兄长对兄弟,这样的结局是传统道德所能允许的。而宣宗对朱高煦,是晚辈战胜了长辈,这样的结局是传统道德所不提倡,甚至是反对的。

尽管平定朱高煦之叛,客观上有利于大明帝国的和平与稳定,但是传统道德的理想说教与政治斗争的残酷现实毕竟是两码事,这种矛盾使宣宗在无形中背上了一个道德的包袱,平定朱高煦的胜利也因此而蒙上了一层阴影。终宣德一朝,宣宗也很少向人炫耀此事。也许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当有关部门追查朱高煦余党时,宣宗特意指示他们不要穷追不舍,更不要株连无辜之人。

1429年(宣德四年),四月的一天。朱瞻基突然想起了这位二叔,就不顾众人的劝阻,来到了西华门?看望他的囚徒叔父朱高煦。

长期的囚禁生活已使桀骜不驯的朱高煦难以忍受,朱瞻基一到,两位老对手可能相互对视了一会儿。

朱高煦“出不意,伸一足勾上路地”,猛然抬起脚上的木铐向宣宗扫去。

朱瞻基没提防,被扫倒在地。左右两边侍卫立刻把朱瞻基扶了起来。

朱瞻基非常生气的说:“来人啊!用铜缸把他盖住!”

(急命力士抬铜缸覆之。缸重三百斤)

没想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朱高煦为了显示自己力气大,几百斤重的铜缸他居然挺着脖子顶了起来。

朱瞻基看着眼前这个荒唐的不可救药的二叔,终于忍不住了,他命人拿来很多炭,把炭堆放在铜缸周围,点燃。

(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

朱高煦被活活烧死了。

这场闹剧结束了。

朱高煦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也同时被杀,汉王一支等于绝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