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朱高煦下线了24(1 / 2)

当初朱高煦听说朝廷要派薛禄率兵过来打头阵的时候,心里乐开了花,脸上也乐开了花。

他抑制不住激动的人,带着嘲笑的语气对手下的人说:“此易与耳。”

意思就是这个人好对付。

薛禄当年曾经和朱高煦一起跟着朱棣起兵夺位,能力不如自己,所以朱高煦多少有点看不上他。

就在朱高煦高高枕着枕头的时候,手下突然报告说朝廷不派薛禄过来了。

朱高煦对这句话还没反应过来,手下的人就说出另外一句让他崩了心态的话:皇上要御驾亲征。

听完这句话,朱高煦就像是被一块巨石猛烈的撞击了一下,瘫坐在椅子上。

对于这位大侄子,朱高煦早就领教过他的手段和能力。只是抱有一丝侥幸心理,盼望着其他将领过来。

没想到朱瞻基竟然亲征乐安,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一下子让朱高煦乱了阵脚,甚至开始害怕了起来。

旁边的人看着一脸恐惧的朱高煦,也跟着害怕了起来。快乐会传染,恐惧自然也会传染。一些人偷偷跑到皇上的军营中,把朱高煦的情况详细报告给明宣宗朱瞻基。

仗还没开始打呢,主帅就吓傻了,底下的人都开始为自己另做打算。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仗。

另外一边,明宣宗朱瞻基下令让军队加速前进。

这个时候,已经不断有人前来投降。军中的大臣和将士们都更加有了必胜的信心。这也说明了朱瞻基的分析和推断是正确的,他们对眼前这个年青的皇帝更加佩服了。

大家纷纷下跪叩头说:

“皇上精于料敌,反贼不足平矣!”

意思就是:皇上您精准的预测了敌人的举动,那些反贼很容易就被平反了。

朱瞻基听完大家的话,脸上波澜不惊,非常镇静的:“困兽犹斗,不可忽也,卿等慎之。”

意思就是:被围困的野兽还要做最后的挣扎,我们不可以轻敌,大家一定要谨慎行事。

然后重赏了前来归降的军官,还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回乐安劝降。

随后,朱瞻基再次给二叔写信,表示自己出征乐安是迫不得已。只要朱高煦将主谋擒住献出来,即可平息此事。

朱瞻基同时也在信中告诫二叔:如果你还是执迷不悟,继续与朝廷对抗,几乎等于以卵击石。况且乐安早已有人想把你抓住献出来,到那个时候,二叔啊,你堂堂的汉王可就太丢面子了,我朱瞻基就是想保你也保不了了。

这时阳武侯薛禄派人驰奏,前锋已达乐安城下,朱高煦约定明日出战。

明宣宗朱瞻基立即下令全军加速前进,边吃边行,务必于第二天拂晓赶到乐安。

随军的重臣蹇义、名将张辅、柳升等人担心朱高煦有埋伏,都劝宣宗停止前进,派哨兵侦察一下再作决定。

明宣宗朱瞻基却认为不必担心,朱高煦那边一定乱作一团了。他对大家说:“兵贵神速,我抵城下营,彼阱中虎,爪牙安施!大军至,乌合之众方汹汹,何暇设伏!”

意思就是:用兵最可贵的就是行动特别迅速。我大军直抵乐安城下,朱高煦就成了陷阱中的老虎,虽有爪牙却无法施展。再说我大军一杀到,朱高煦那些乌合之众肯定会乱作一团,根本顾不上设伏袭击我们,你们不必过虑。

大家都被皇上的话说服了,加速前进。

从朱瞻基的这些表现可以看出他是非常自信的,不愧是朱棣带出来的皇帝。杀伐果断,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都很厉害。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朱瞻基率领的大军在第二天拂晓抵达乐安,大军驻扎在城北。

朱高煦派手下紧紧防守乐安的四面城门,随时准备交战。

朱高煦在其太师王斌等人的簇拥下登上了乐安城墙,命人在城墙上架起火炮,摆出了准备发射的架势。

这时的朱高煦对这一仗仍然还抱有一丝希望。

不过没等他们架完大炮,城下的明军就火力全开,明军的神机铳炮便一排排地朝空鸣射,嘣!嘣!嘣!声如炸雷,据说城里房顶上的瓦片都被震掉了。

围城的明军显然是想炫耀一下火器上的优势,也是在明确告诉城中的人,就凭你们那点可怜的火器,还想跟朝廷的炮兵较量吗?

朝廷拥有的火器,那当然是最先进的。而边镇以外的亲王和地方拥有的火器,按规定是较为低劣的,与朝廷相比,几乎不堪一击。

城上的军卒可能没见过这种场面,嘣嘣嘣几下都给震懵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城堞边双脚打战,全身发抖。

他们此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走下城墙,向皇帝投降,还能保住一条命。但是朱高煦就在旁边用凶狠的眼神看着他们,他们不敢退下城堞。

朱高煦还逼着城墙上的几个军卒向城下的明军喊话,要他们把“奸臣”夏原吉交出来。当时铳炮发射完的硝烟还未散尽,所以城上的人喊话的声音还夹杂着硝烟呛嗓子的咳嗽声。

城下的明军将士看到乐安军卒的带着颤抖的咳嗽的声音喊话,觉得太好笑了。于是大家纷纷向明宣宗请求出战,一举攻克乐安。

但明宣宗朱瞻基考虑到攻城难免会伤及无辜百姓,而且他仍然想迫使朱高煦先动手,这样自己就有足够的理由攻打朱高煦。

于是朱瞻基严令将士不许攻城,他再次致信朱高煦。

这一次,朱瞻基丝毫没有客气,他在信中说道:

二叔,你的谋反罪行已十分明显,我为国家生民亲率问罪之师前来乐安。你不出来朝见,也不派护卫和王府官员前来朝见,不仅是无礼之举,而且是负隅顽抗!

你能战则战,不能战就到我的军门来当面请罪。否则城破之日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到了中午的时候,乐安城里还是没有动静,朱瞻基等的不耐烦了。

他派人转告朱高煦:“前敕谕尔备矣。朕言不再,尔其审图之。”

意思是:前一封信该讲的都讲了,我不想再跟你废话!你要怎样决断,自己决定吧!

这番话就是朱瞻基给朱高煦的最后通牒。

与此同时,朱瞻基命人将一些开导叛军的敕书系在箭上,从周围射入城中。

城中的士兵接到敕书后,很多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要捉朱高煦就得赶快下手,晚了一步大军攻城,咱们可是连命都保不住了。

说这些的士兵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三个五个,是一群群的人,都在说。

朱高煦的眼睛和耳朵都挺好使的,这些人的举动他都看到了,这些话他也都听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