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运筹帷幄23(2 / 2)

夏原吉说道:“往事可鉴,不可失也。臣见煦命将而色变,退语臣等而泣,知其无能为也。且兵贵神速,宜卷甲韬戈以往,一鼓而平之,所谓先声有夺人之心也。若命将出师,恐不济。杨荣言是。”

意思是:要接受以往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我昨天看见薛禄受命之后变了脸色,还流下了眼泪,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想去平定朱高煦,不足以任事。

现在是兵贵神速,加上师出有名,皇上您应该亲率精锐出征,一鼓作气平定叛乱。

这就是所谓先声夺人,如果选派其他将领出征,恐怕不一定成功,杨荣说得对。

听完夏原吉的分析,明宣宗决定御驾亲征,平定朱高煦的叛乱。

其实朱瞻基已经从当时的很多事情里看出了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朱高煦派人进京联络旧人,比如侯泰以及其他人的首鼠两端。还有一些大臣对于这件事情没有明确表态做法。都让明宣宗朱瞻基看到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派别人去打朱高煦,很可能就像之前的李景隆那样,被朱高煦的地位和气势所慑服,未必能取胜。

所以,出征的武装力量必须由最高权威来驾驭和统帅。加上一批老臣尤其是夏原吉的分析和鼓励,宣宗这才下决心亲征,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朱瞻基随即召来了英国公张辅,向他传达了自己的决定,没想到张辅却反对宣宗亲征。他认为就一个朱高煦,完全没必要让一国之君御驾亲征。

张辅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当年也参与了“靖难之役”,之后不仅跟随朱棣多次北征,还几次率领几十万大军出征安南,平定了当地几十万军队的反抗,他的军事才能和战功都很高,因此根本不把朱高煦放在眼里。

他对宣宗说:“高煦鹫而寡谋,外戆中惬,今所拥非有能战者。愿假臣兵二,擒逆贼献阙下。”

意思是:朱高煦这个人啊,只是空有夺位之心,外表上看好像是凶猛强悍,但实际上内心恐惧,也没有什么谋略,他那里没有几个多谋善战之人,军队也没有什么战斗力,请皇上给我两万人马,我保证为您活捉朱高煦。用不着皇上您亲自出马。

明宣宗朱瞻基尽管赞许了张辅的胆气和忠诚,但心里另有打算。

他对张辅说:“卿诚足办贼,顾朕新即位,小人或怀二心,行決矣。”

意思是:我知道派你出征足可以制伏朱高煦,但是考虑到我这个皇帝即位不久,脚跟还没站稳,有人可能会对我怀有二心,我必须以实际行动慑服这些人才行,因此我决定亲征。

为了迅速平叛,明宣宗朱瞻基作了必要的部署:

第一:告诫诸将加强守备,并下令全城缉拿朱高煦的奸细。

第二:召还了镇守大同的武安侯郑亨等将领,以备调遣。

第三:派人协助陈瑄镇守淮安,严防叛军南逃。

第四:下令司法部门赦免了一大批有罪的军徒,让他们从征朱高煦。

朱瞻基和朱高煦两边都释放囚犯来补充军队,不同的是朱高煦那边是砸开监狱释放所有的囚犯,还把亡命之徒、流窜人员都网罗进来,可见他是需要这批人,原来的护卫只剩一支了,因此必须大量补充军队。

而明宣宗朱瞻基这边至少有十几万军队,不需要那么多人,因此仅仅是释放了监狱里面有战斗力的军人从征。

虽然没有任命薛禄为统帅,但仍然任命阳武侯薛禄为先锋,与宦官将领刘顺率兵两万,作为先头部队直抵乐安,明宣宗朱瞻基自己亲率大军随后出发。

1426年(宣德元年),阴历八月十日这一天,明宣宗朱瞻基按照亲征的仪式,将朱高煦的谋反罪行奉告天地、宗庙、社稷诸神,然后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了北京向乐安进发。

朱瞻基穿着一身黄色的铠甲,骑着一匹威风凛凛的战马,带着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紫禁城出发了。

这是朱瞻基即位以来,第一次以统帅的身份出征。

也是他即位以来采取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十几万将士随从东征,阵容极为庞大。除了步兵和骑兵之外,还有皇帝的仪仗队和护卫部队、火器铳炮部队,军中的各种旗帜和花样繁多的皇家旗帜混杂在一起,刀、枪、戟、矛、剑、斧、锤、钩,长短轻重各种兵器也随同官兵们一起行进,大军所过之处,庄稼全被践踏一空。

这些被踩毁的庄稼,朱瞻基都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一路上,明宣宗朱瞻基时而传令督饷人员提防敌人的埋伏,时而告诫将领们要爱护士卒,并派五百哨骑(相当于通信兵)给先锋薛禄,以便有事联系。

这一切都显示出明宣宗朱瞻基早年跟随祖父北征时所练就的军事才干。

行军途中朱瞻基对身边的侍臣说:“汉高帝刘邦当初封吴王刘鼻时,说他面有反相,后来到了汉景帝时刘鼻果然谋反了。永乐中期皇祖说过朱高煦有夺位的野心,不宜安置在大的封国中,因此才将他迁至乐安,现在朱高煦果然谋反了。皇祖和刘邦为什么都预料得如此准确呢?不过当年汉景帝杀了吴王的太子,又推行了晁错削夺藩国的政策,所以刘鼻才起兵谋反。如今我待诸位亲王都不薄,至于汉王朱高煦是父皇的至亲兄弟,所以我待他尤其宽厚,可他为什么还要谋反呢?

聪明的侍臣赶紧回答:

“彼蓄反心非一日,非恩德所能驯,生一品,日工成塑乙丑、己巳等。明《出警图卷》局部之“手持马叉的骑兵仪仗队“者。”

意思是:朱高煦谋反之心蓄谋已久,并非皇上的大恩大德所能感化。

明宣宗朱瞻基听了这些话感慨颇多。其实在他心里,是不想杀朱高煦的,因为那是他爷爷的儿子,是他父亲的亲兄弟,是他自己的亲叔叔。

自己一忍再忍,一让再让,这个亲叔叔没有收敛自己的狂妄,反而变本加厉。自己父亲在位时,对两位叔叔宽厚仁和,一而再再而三的护着他们。

可自己不是父亲,也不是软弱无能的朱允炆,自己要保持一国之君的尊严,要保护国家百姓的生命,要保住大明王朝的和平。

他要叛乱,我必定平叛!

二叔啊二叔,我们终究还是走到了今天。

行军途中,朱瞻基问周围的大臣朱高煦将会怎么打这一仗。

有人说:“乐安城小,朱高煦肯定会先攻取济南作为巢穴。”

也有人说:“朱高煦早年不肯离开南京,如今一定会引兵南下首先攻取南京。”

明宣宗朱瞻基却说:“不然。济南虽近,未易攻;闻大军至,亦不暇攻。护军家在乐安,不肯弃此走南京。高煦外多夸诈,内实怯懦,临事狐疑,展转不断。”

意思是:依我看啊!都不是。济南虽然离乐安很近,但城池坚固不易攻克,更何况朝廷大军就要开到了,朱高煦哪还有空顾得上攻城呢!他的护卫军家属都在乐安,这些人怎么会弃家南下,攻取南京呢?

况且朱高煦这个人啊,事到临头狐疑不决,外表看起来浮夸吹牛,不可一世,好像有点谋略,但实际上内心没什么胆量。

大家都认真的听着朱瞻基的话。

朱瞻基又接着说:“今敢反者,轻朕年少新立,众心未附。又谓朕不能亲征,即遣将来,得以甘言厚利诱饵幸成事。今闻朕行,已胆落,敢出战乎!至即擒矣。”

意思是:如今朱高煦之所以敢于如此猖狂地举兵谋反,一是看我年轻,即位不久人心未必归附;二是料定我不可能率师亲征,一定会遣将前来征讨,那样他就可以威胁利诱来将,凭侥幸取胜。如今我御驾亲征,他那些征集不久的乌合之众早已吓破胆了,还敢出来同我们交战吗?况且普天之下无故兴兵涂炭生灵的人,天地难容!大军一到,朱高煦只能束手就擒。

大臣们都一直认为朱瞻基的话很有道理,也都有了更多必胜的信心。

朱高煦没想到皇上竟然御驾亲征了,一下子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应对。

逃离乐安的护卫军官来到了朱瞻基这边,讲述了乐安的情况:“贼初约靳荣取济南,山东布、按二司官觉之,防荣不得发。又闻大军至,不敢出。”

原来朱高煦约定山东的都指挥使靳荣发兵接应他,但他们的联络为人察觉,掌管行政和司法大权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这时设法控制了靳荣,使他不能发兵。

朱高煦又听说朝廷的大军快要到了,就吓得没敢出兵。

朱高煦的部下朱恒是南京人,力劝朱高煦率领精兵直趋南京,攻下了南京就大功告成了,起码也可以划江而守。

这个建议是完全正确的,当年朱元璋就是这么干的,因而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

朱高煦在南京经营多年,至少情况比较熟悉,那里的军事力量也不如北京,打起来还有一点取胜的把握,至少比困守乐安这个弹丸之地、被动挨打要好多了。

但朱高煦的众多将领都是乐安当地人,只想守在家门口。

他们乱哄哄地冲着朱恒嚷道:

“南人谋家耳,奈我辈南京明代瓮城旧址何?”

意思是:你是南方人,家在南京,你想让汉王发兵护送你回家吗?我们这些人怎么办呢?

朱高煦望着争吵不休的将领,脑袋嗡嗡的,一时间心乱如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