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朱高煦终于造反了22(2 / 2)

枚青当时是一脸懵啊,不帮就不帮,怎么还把我绑起来了。

张辅连夜将枚青押送到紫禁城。

由此可见张辅从一开始就坚定地站在朱瞻基这一边的。但是朱高煦的说客可不仅仅是枚青一人,他在北京多年经营,有很多资深卧底,其他卧底也在悄悄的联络其他大臣,联络的大臣是谁,联络的结果如何,都无人知晓。

明宣宗朱瞻基亲自审问了张辅押来的枚青,枚青在皇帝的审问之下,把乐安城内的部署情况全盘托出。

至此,山东三司和所属州县官员都陆续上奏朱高煦谋反的情况,希望朝廷能早做安排。身在乐安的监察御史李浚弃家改名、抄近道赶赴京师,向朱瞻基详细汇报了汉王朱高煦的谋反情况。

明宣宗朱瞻基立即提升李浚为行在都察院的左金都御史,职务和级别都连升三级,算是对他及时报信的奖励。

朱高煦后知后觉,发现李浚不见了,连忙派人快马追捕李浚,派出去的人都没有追上李浚。气得朱高煦火冒三丈,把所有派去追捕的人都杀掉了。

此时的朱高煦知道自己的谋反活动已经大白于天下,开始重新布置作战计划。不过朱高煦谋反谋了半天,整天就在自己的王府搞什么战争宣言,动员大会,热血沸腾的。但依然在乐安城原地踏步,并没有出城,也没有攻击周围的城池。

不得不说,朱高煦的这个谋反速度有点慢啊。

明宣宗朱瞻基从容冷静的下令军队做好准备,但他仍然没有立即出兵征讨朱高煦,而是坚持要把欲擒故纵、后发制人这出戏唱到底。

朱瞻基已经掌握了乐安城内的情况,出兵只是早晚的事情,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朱高煦的情况,朱瞻基写了一封信给朱高煦。

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听说二叔您有责备朝廷过错的举动,我是不相信的。但是考虑到这是小人在离间我们叔侄的关系,因而不得不向您通报。现在父皇的至亲只有两位叔叔了,我所依赖的长辈也只有你们二位了。

即位以来天地神明鉴临在上,我的言行哪有一丝一毫违背叔叔的心愿呢?但是无耻小人居然无中生有,造谣惑众,挑拨离间,弄得我现在不得不向叔叔您表明心迹,以揭露造谣者的虚妄。

况且我考虑到军民之中流言四起、惊疑不定,可能会另有小人乘机作乱,这也是不得不加以提防的,请叔叔您明鉴。昔日皇祖去世之时,也有小人造谣生事,企图离间我们。只是全仗父皇和叔叔您兄弟至亲,同心同德,彼此不疑,小人的奸计才未能得逞。

现在这些家伙又想离间我们叔侄两人,如果叔叔您能够明察此事,那真是国家的福分,也是宗室的福分。

哎呀呀,这封信写的太有水平了,满纸都是外交辞令。

明明是二叔要起兵夺位,却偏说是小人造谣,挑拨离间,并且话说得十分客气,十分委婉,但却句句占理。看似很客气,实则很硬气。

这么好的文笔,毫无疑问是翰林院的那些笔杆子根据朱瞻基的意思代写的。

朱瞻基明知二叔已经大摇大摆的造反了,可依然要写这封信。政治场上,任何一句话都不是白说的,任何一封信也都不是白写的。

朱瞻基写这封信除了表达晚辈应有的礼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朱瞻基要将自己宽容、忍让的情意发挥尽致,以便从道义上和舆论上激起人们对他的支持和对朱高煦的公愤。

那么相比之下,朱高煦那个愣头青实在不是大侄朱瞻基的对手。

朱高煦收到信以后,很快就回信一封。

他信里的内容是:

“言仁宗违洪武、永乐旧制,与文臣诰敕封赠,今上修理南巡席殿等事,为朝廷罪过。又斥二三大臣夏原吉等为奸佞,并索诛之。又书与公侯大臣,矫言巧诋,污蔑乘舆”

意思是指责明仁宗朱高炽不该违反先帝的旧制,颁给文臣诰敕和封赠,指责明宣宗朱瞻基不该修理南巡席殿,并将此事归罪于朝廷。

还指斥朝中几位大臣为奸臣,为首人物便是夏原吉,要求朝廷交出这些人并且杀掉。同时又将内容相同的信件分发朝中公侯大臣,痛诋当时的朝政非常糟糕,并扬言已分兵把守交通要道,防止奸臣逃跑。

朱高煦采用的是父亲朱棣当年的老手段,都是说朝廷有奸臣,自己出兵进京是为了讨伐奸臣。美其名曰“进京勤王”。

两个人都是在侄子刚即位时便起兵夺位,表面情况大体相同,但两人的对手却大不一样。

朱棣的对手是软弱无能的建文帝朱允炆,而朱高煦的对手却是文武双全的朱瞻基。

朱允炆是自己的父亲朱标病逝以后突然被立为太子,继承皇位的。朱允炆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没有上过战场,更不懂得谋略手段。

朱瞻基是朱棣从小一手带大的,从小就被朱棣当成继承人培养的,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文治武功、谋略、才智、手段,一个优秀君王该有的能力他都有。

朱瞻基看完朱高煦的回信,一脸轻蔑的说:

“二叔啊二叔,你就拿这点儿事当成起兵的借口啊!”

当年朱棣起兵的借口虽然有些讲歪理,但毕竟还算理直气壮,因为毕竟是拿朱元璋的祖训作为依据的。

而朱高煦的借口一看就没什么支撑,理由太牵强了。

明宣宗朱瞻基看完信以后,就把信交给群臣传阅。

所有人都看完信以后,朱瞻基对群臣说:

“高煦之不臣,天地祖宗实临鉴之。”

意思就是:朱高煦的叛逆行为,天地祖宗都看见了,这实在是我大明帝国的不幸啊!

然后朱瞻基下令把朱高煦的这封信抄写很多份,贴在皇宫内外,让满朝文武和大明百姓都清楚的知道朱高煦的谋反之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