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叔侄正式交锋20(2 / 2)

朱高煦对太子之位、对皇位的觊觎,已经是人尽皆知。就差自己发个朋友圈:我想谋反,我想当皇上。

朱高炽即位以后,不但没有对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个弟弟加以惩罚,反而冰释前嫌,对两位亲王倍加岁禄,赐给他们更多的财物。说实话,朱高炽对自己的兄弟做到了仁至义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可惜好人不长命啊。

朱高炽即位第二年,也就是洪熙元年五月,驾崩于钦安殿。仁宗临终前,遗命传位于太子朱瞻基。

现在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肯定不会空很久,想当皇帝的人都排队排到月球了。

此时的皇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就在明仁宗朱高炽驾崩的前一个月,南京多发地震,朱高炽就派太子前往南京拜谒朱元璋的皇陵,并且留在南京负责救灾,安抚百姓。

朱瞻基万万没想到,自己也就离开北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自己的父皇就驾崩了,离开北京的时候向父皇辞行所见的那一面,竟然此生跟父亲最后一次见面。

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以后,朝廷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南京,召太子回京。

皇帝驾崩了,朱高煦终于又有机会了。汉王朱高煦早就在北京安排了很多密探,消息一波又一波源源不断的传到乐安,皇帝驾崩的消息自然也瞒不住朱高煦。

朱高煦得到消息以后,就立刻召开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截杀太子。太子朱瞻基当时在南京,南京回北京的的路上,必然会经过山东境内,朱高煦的封地在山东乐安,正好就在南京跟北京通路的东侧。

如果在路上埋伏一些人,在途中截杀太子,那么,大明的皇位就非他朱高煦莫属了。

如果朱高煦截杀成功,那么历史将会改写。但是,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朱瞻基也不会坐以待毙,皇太子朱瞻基是跟着朱棣长大的,一个优秀的师傅,带出来的徒弟自然是优秀的。更何况朱瞻基本身就有着非同常人的智商,所以在这场跟朱高煦的对弈中,毫无疑问,朱瞻基是胜利者。

明仁宗朱高炽去世以后,朝廷派宦官海寿(对,还是那个海寿,朱棣在榆木川驾崩的时候,也是他飞驰回京报信)从北京出发,快马赶往南京给太子朱瞻基报信。史料记载,宦官海寿五月三十从北京出发赶往南京,六月二十回到北京,来回一共用了二十二天。

朱高煦的计划是这样的:安排一批截杀人员,埋伏在山东的德州,因为德州是太子回北京的必经之路。杀掉太子以后,自己率领大部队一举攻进北京城,趁乱登基。

正当朱高煦笑容满面的做着白日梦的时候,一个骑着快马的士兵回来报信:太子朱瞻基已经安全回到北京,派去截杀的部队根本没有看到太子朱瞻基的人马(其实就是说,埋伏那么久,日夜不休不眠,除了看到一些蚊子和昆虫,连个人影儿都没看到,空空如也)

朱高煦听到这个消息无疑是美梦破碎,愤怒值达到了最高,怒气冲冲的喊道自己养了一群废物,据说当时就对着一些人马乱砍泄愤。

那么回过头来看,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回到北京花费的时间远远比朱高煦从乐安到德州的时间长,朱瞻基是怎么躲过朱高煦早已安排好的埋伏呢?

原来,朱瞻基早就料到朱高煦会在自己从南京回北京的路上进行截杀,所以,朱瞻基没有走大路,也就是没有走官道。

朱瞻基在接到海寿的消息以后当天就出发了,他带领一小队轻骑,走的是传驿车道,传驿车道是当时专门快速传递信息和公文的小型通道。朱瞻基面对如此大的变故,没有慌乱,快速定下回京的的时间和回京路线,对当时的局势有着很清醒的认识。

如果晚一点出发,那么朱高煦的截杀也就会有更多胜算。当时有人劝太子朱瞻基率领重兵护卫会北京,但太子却说:“君父在上,天下归心。”而且率领重兵必定会在路上耽误很多时间,这对朱瞻基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朱瞻基只率领一小队轻骑走小道快速回京,成功躲过了朱高煦的埋伏。

如此看来,朱高煦的智力确实是不如朱瞻基,那么好的一个机会,被白白浪费掉了。朱瞻基回到北京以后,很快就登基了,也就意味着朱高煦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他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离皇位也就越来越远了。

按照明廷相关规定,皇太子回京,礼部必须派遣一位官员前往南京迎驾。但当时情况复杂,很多人都知道汉王朱高煦对皇位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出京,很有可能就被朱高煦埋伏在路上的人杀掉。所以当皇后的指令下来以后,礼部的人都默不作声,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互相用眼神推脱。毕竟大家都是当官混口饭吃,在他们大多数人的心里,谁当皇上都一样,反正只要按时发工资就行,当官就是为了混口饭,如果把命丢掉,就有点不值当了。

但推脱没有用,礼部必须派出一位官员,礼部尚书吕震眼看着没有办法了,就指名让仪制司主事况钟担此重任。仪制司主事是礼部掌管仪式颁布、科举教育的部门,主事况钟只是一个六品的小官,上面还有郎中和员外郎,一般情况下,根本轮不到他。

况钟的反应让大家眼前一亮,听完吕震的指示,况钟抬头挺胸从人群中走出来,豪迈的说:“是故非我不可。”意思就是这件事当然是非我不可了。

说完,况钟换上一身便服,抬腿跨上驿站的快马,一骑飞尘,潇洒的朝着南京方向奔驰。一路上况钟尽量节省时间,不停的换马,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终于在路上接到了皇太子朱瞻基。

据史料记载,在回京的路上,况钟几乎是一直步行,双手推扶着皇太子的辇车,一点儿都没有怠慢。太子看他不辞辛劳,就下令让他骑马随行。(步扶版轿行千余里,不辞其劳,宣宗怜之,敕令就骑)

回京的路上,每走到一处,况钟总是先安排好一切,然后在恭恭敬敬的请皇太子朱瞻基走下辇车。可以说这个接待工作做的非常完美,太子对况钟的工作非常满意。况钟后来当上了苏州知府,而且这个知府做的很稳当。

后来况钟的级别也是一升再升,这肯定跟当年冒死赶往南京迎接太子回京有很大的关系。人家拥有的一切都是用生命换来的,所以也是况钟应得的。况钟在江南一带有不小的影响,直到现在一些传统戏剧里面还有他的名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