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朱棣驾崩18(2 / 2)

做好了这些决策以后,他们就各自开始忙活自己的工作了。

马荣吩咐下去:行军每到一个地方,照常搭好皇帝的营帐,饭菜照常送到营帐,照常侍候皇上吃饭,休息。

所有的仪式都跟平时一样。这样以来,大家做的事情都跟平时一样,谁也不知道皇上已经驾崩了。

杨荣和金幼孜、马荣商议好以后,把军队里的事情交给了他们。自己和海寿回京报信。

具体的分工就是:在军营里的大学士金幼孜和宦官马荣等人负责以上保密措施的实施。

杨荣和宦官海寿连夜出发回北京给太子城报信,事关国家存亡,刻不容缓。

杨荣和海寿一路上马不停蹄,除了吃饭睡觉,一刻都不敢耽搁,途中累死了几十匹马。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初二,杨荣和海寿终于到达北京,把朱棣驾崩的消息告知了太子朱高炽。朱高炽听到自己的父皇驾崩的消息,当场痛苦倒地,悲伤欲绝。皇太孙朱瞻基立刻上前扶住了倒地的朱高炽,一脸担忧和伤心。

但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必须立刻安排朱棣丧事。想要安排丧事,就必须把朱棣的梓宫先迎回北京。

此时的朱高炽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一国之主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做决定。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先把朱棣的遗体顺利的接到紫禁城,情况紧急,必须即刻出发。

所以就在八月初二当天,太子朱高炽派皇太孙朱瞻基前往居庸关,赶赴开平去迎接朱棣的梓宫(遣太孙出居庸关,赴开平迎梓宫),同时向外界公布朱棣驾崩的消息。

临走之前,朱瞻基对朱高炽说:“出外有封章白事,非印识无以防伪。”意思就是:我外出期间,如果有事情向您禀报,必须加盖封章,没有印章就没有办法防止假冒信件。就是说朱瞻基在外面如果有事要给朱高炽写信,为了防止有人用假冒的信件欺骗朱高炽,就必须得用一个有防伪作用的印章。有了这个印章,朱高炽就很容易分辨信件的真假。

朱瞻基不愧是智商跟颜值双双在线的皇太孙,从这个事情来看,朱瞻基是非常聪明的,在这么大的突发事情面前,考虑的非常周全,朱高炽也忍不住夸赞他。

当时的通讯条件有限,有什么事情只能写信。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更没有什么朋友圈。有人会问了,每个人笔迹不同,可以依靠笔迹来分辨是不是写信人写的信。那我告诉你,当时帝王家的信件一般都是大臣代写的,被挑出来写信的人那都是大书法家,书法特别工整,写的字都很好看,而且大家审美也基本都一样,所以官方的信件笔迹都差不多,没办法分辨。所以为了防止有人(特指朱高煦)从中捣乱,朱瞻基才建议一定要有一枚印章盖在信件上面才可以,这个想法当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高炽听了连忙说:“言良是,但行急,新制不及。”

意思就是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现在情况紧急,恐怕已经来不及去制作新的印章。

这时,站在一旁的辅佐

大臣杨士奇对太子朱高炽说:“殿下未践祚,有事自应行常用之宝,其东宫小图书,可假之行。此出一时之权,归即纳上。”

意思就是:太子殿下您还没有登基,有事发令自当加盖平时常用的印章。当年先帝曾经授给您一枚“东宫图书”印章,现在可以先给太孙殿下使用。等太孙殿下回来的时候再还给您。

太子朱高炽听了杨士奇的话,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就照他说的办。朱高炽马上把印章拿出来,亲手交给朱瞻基。

并且很郑重的对朱瞻基说:“有启事以此封识,不久当归汝,汝可留之。”

意思就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写信回来的时候,就加盖上这个印章。这个印章是你皇爷爷当初给我的,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以后就是你的了,希望你好好保存啊。

这里说一下太子朱高炽的这枚印章,这枚印有“东宫图书”的印章是太子收藏图书的专用印章,使用范围很小。这是朱棣专门送给朱高炽的印章,而且是宫廷内部的保密机构制作的,一般人看不到里面的图案,也就无法仿制。

皇太孙朱瞻基拿到印章后,就带领一队人马,快马加鞭赶往居庸关了。

皇太孙出发以后,太子朱高炽对杨士奇说:“昔大行临御,储位久未定,浮议喧腾。今即以付之,浮议何从兴!”

意思就是:过去先帝在位时,太子之位闹腾了很久才确定下来,朝廷上下,乃至全国上下,议论纷纷,经常闹得流言四起。现在我把太子印有“东宫图书”的印章交给瞻基,就等于立他为太子,我看谁以后谁还敢散布流言。

如此看来,当时朱棣登上皇位以后,迟迟没有立太子一事,在朱高炽心里留下了深深地伤痕,朱高炽一直为此耿耿于怀。

印章上的“东宫图书”就代表东宫,代表太子。朱高炽把印章交给朱瞻基,也就是说在身份上,朱瞻基已经是太子了。

皇太孙朱瞻基一行人出发以后,日夜兼行,甚至有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就为了快点迎上朱棣的梓宫。所以他们基本上没有耽搁时间,很快就跟回师的北征大军在开平以南的雕鹗堡相遇,此时军队正在扎营休息。

朱瞻基看到了朱棣的营帐,表情凝重,满眼伤心,他带着两名近侍穿过层层守卫的部队,直接走进了中军大营。

进到营帐以后,朱瞻基看到了朱棣的遗体,当场就痛哭流涕,幸亏身边的人及时劝慰,这才不至于伤心过度。要说这个世界上最宠爱朱瞻基的人是谁,那必定是朱棣了,所以面对朱棣的死,可以想象到朱瞻基的悲伤多么大。

朱瞻基一边擦眼泪,一边给自己的皇爷爷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跪在地上磕头行礼,以示哀悼。

营帐里的其他人也都跟着朱瞻基跪下了,也都磕头行礼。

过了一会儿,朱瞻基从营中走了出来,依然忍不住泪流满面。周围的士兵看到朱瞻基一直哭,猜到一定是里面出了什么事,但都是猜测而已。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最高统帅朱棣已经去世了。

朱瞻基见到朱棣身边的重臣金幼孜、太监马荣等人,哭着告诉他们,杨荣已经把消息送到京城了,太子已经知道此事了,并且已经开始主持朝政。

金幼孜等人听到这些,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大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看来朱棣死后的局势已经为太子朱高炽父子控制住了,他们不必再为此事担心受怕了。

皇太孙朱瞻基这才向军中官兵公开朱棣去世的消息,当时“六军号痛,声彻天地”,也就是说军中将士失声痛哭,哭声很大,所有人都跪下磕头,这都表达了他们对朱棣沉痛的哀悼。

此时,太子朱高炽的两股势力才算基本合流了,一股是朝中势力,一股是军中势力。也就是说太子完全接收和控制了北征大军,掌握了这支非常重要的国家武装力量,同时也就基本上控制了朱棣死后的局势,初步完成了大明帝国的权力交接。

朱高炽得知朱瞻基已经迎到了朱棣的梓宫,就发布命令:“行营大小官军,悉听皇太孙节制。”

意思就是:北征军营里的所有官兵,都要听从皇太孙朱瞻基的命令。也就是说任命朱瞻基为北征大军的统帅,完全拥有了对大军的控制管理权。从此,朱瞻基在军队里的地位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朱高炽还写信给军中官兵,说先帝的龙辇一旦过了长安岭,军队里的一部分官兵就原来的驻地,其他人跟随皇太孙朱瞻基回紫禁城。护送先帝龙辇的官军和随驾的内官都尽心竭力,等到龙辇回到北京,所有人一并论功行赏。

此时此刻,大军都在班师回朝的途中,北京城内的守卫部队只剩下一万人左右,如果此时朱高煦或者朱高燧发动政变,北京城将会非常危险。

而且这个时候朱棣驾崩的消息已经公开了,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所以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个人私底下必定是蠢蠢欲动,必须把防卫工作做到位,不给他们可乘之机。

所以朱瞻基写信给朱高炽,让他命令北征的一部分官兵先行回京,防卫京师,他带领着剩下的部队护送朱棣的梓宫回京。

朱瞻基明显比他父亲有大局观,每一件事情都看的很透彻。这才是最真实的朱瞻基。

朱高炽收到信以后,就立刻写信给北征大军里的几位高级将领,命令宁阳侯陈懋和阳武侯薛禄,先率领随驾北征的三千精锐骑兵急驰回京,防卫京师。

此时的朱高煦在干什么呢?朱棣驾崩的消息已经公布了,他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此时的朱高煦已经在做夺位的工作了,他招兵买马,开始加班加点的打造兵器。还纠集了很多市井流氓,收买亡命之徒,只要是能打仗的,都被他叫过去了。所以现在就是比速度的时候,看谁先召集到更多的兵马,谁赢的机会就越大。

接下来,朱高炽又给军队写信,说要给官兵奖赏。还给户部下令:凡随征官军旗校人等久劳在外,先赏。就是那些一般的官兵,先每人赏钞一百贯,参与推动或者扶着龙辇的官兵,每人赏钞一百五十贯。

那些先行回到驻地的官兵可先领赏,其他人就等到回京以后再一同领赏。还派御史、给事中各四个人,专门负责监督这个事情的迅速执行,以防有人拖延误事。

所以不管什么现代,给钱才是最实在最现实的,这样才能迅速的拉拢人心,以便更好的控制军队。

这也说明了朱高炽身边的辅佐大臣非常有政治才能,帮助朱高炽迅速控制住了这个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