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朱高燧谋反16(1 / 2)

1421年(永乐十九年),夏五月,一个天气晴朗的晚上,朱棣正在乾清宫处理政务。常山中护卫总旗(锦衣卫)王瑜上奏: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纠合羽林卫指挥彭旭等人,准备举兵谋反,他们要推选赵王朱高燧为皇上,请皇上下旨捉拿反贼。

朱高燧是朱棣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徐皇后所生,是朱高炽和朱高煦的亲弟弟,是皇太孙朱瞻基的三叔。

当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以后。朱高煦跟朱高炽之间发生激烈的太子之争。而朱高燧悄悄躲在角落里,静观其变。他没有像朱高煦一样明目张胆的跟朱高炽作对,也没有正面表现出对朱高炽的不尊重。朱高燧表面表现出一副乖乖男的样子,经常哄得朱棣哈哈大笑,也让朱高炽放下对自己的防备。

所以呢,在朱棣眼里,朱高燧是一个会说话、会讨好,又听话的乖儿子。在朱高炽眼里,朱高燧是一个本分老实的弟弟。

其实呢,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燧是什么样子呢?真实的历史就是:皇位很诱人,没有人能抵抗住至高无上的权利的诱惑。这么多年以来,朱高燧只是在隐藏自己,等到合适的时机就夺取皇位。朱高燧一边在朱棣面前表现的听话乖巧,一边暗地里伙同朱高煦一起陷害、打击朱高炽。

1418年(永乐十六年)以后,朱棣的身体慢慢变得很差,差到经常不能上朝,就下令朝廷上下大事都由太子朱高炽处理。太子对那些仗着皇帝的信任,经常欺上瞒下、贪污受贿的宦官多有制裁。

宦官黄俨、江保都是朱棣身边的比较得宠的宦官,是朱棣的近侍,做的坏事也最多,必然受到太子朱高炽的训斥也最多。所以呢,这两个人对太子非常怨恨,就一直寻找时机报复朱高炽。

这俩人是怎样报复朱高炽的呢?首先,他们每天在朱棣耳边进谗言,黑太子,诬陷太子。不过当时朱棣疾病缠身,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这些有的没的,而且太子当时已经有很多实权,可以帮助朱棣处理大部分的政务。国家非常需要太子,所以朱棣就没理会他们。

但他们坚持努力不放弃,开始第二个计划。当时朱棣身体越来越差,朱高煦和朱高燧都蠢蠢欲动,将来谁当皇上还不一定呢,这个时候要找好靠山。朱高炽看不上我们,我们就另找大树栖身。

于是,黄俨和江保这两个宦官就把目光瞄准了朱高燧。他们暗中找到了赵王朱高燧,向朱高煦表明了自己的衷心和狠心,朱高燧一看是皇上身边最信任的两个宦官跟自己合作,自然是很开心的接受,大家握手表示合作愉快,三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俨和江保这两个宦官经常私下去见朱高燧,跟朱高燧商议夺权的大计。朱高燧也觉得朱棣身体大不如从前,经常糊里糊涂。而且此时朱高煦在乐安,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此时正是发动政变的好时机。

等了几十年,装了几十年的孝子贤孙,现在终于可以撕掉脸上的假面具了。时不我待,终于轮到我朱高燧出手了。

当时钦天监的一个官员名叫王射成,他跟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很早就认识,两个人交情不错。而孟贤跟宦官黄俨、江保又都是一丘之貉。

有一天,王射成跟孟贤在一起喝酒聊天,聊着聊着,王射成也不把孟贤当外人,

就说:“孟兄啊,我跟你说个事儿。”

孟贤说:“什么事?”

王射成说:“近日,我夜观天象,发现一颗新星逼近紫微星,将要代替紫微星的位置。”

孟贤说:“王兄,你这话是何意啊?”

王射成捋一捋自己并不好看的胡须,若有其事的说:“孟兄,这是天下将要易主的前兆啊。”

孟贤说:“王兄,此话当真?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王射成说:“当然当真,你我兄弟这么多年,有着深厚的情谊,所以我才把这件重要的事情告诉你。如果朝廷有什么变故,你也好早做打算。”

孟贤说:“多谢王兄提点。”

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钦天监的观测结果是全国最有权威性的。所以孟贤听了王射成的话,对那个夺权计划更有信心了,觉得是上天在帮助他们。于是,孟贤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黄俨和江保。黄俨和江保又把这个消息复制给朱高燧,朱高燧乐开了花,真是天助我也。

然后,经过他们多次商议,终于商量出一个完美的夺权计划。

计划是这样的:贤等邪谋益急,与其弟孟三,常山左护卫老军马恕、田子和,与州后屯卫老军高正,通州右卫镇抚陈凯等,日夜潜谋,连结贵近,图就宫中进毒药于上。候上晏驾,即以兵劫内库兵仗符宝,分兵执府部大臣。预令高正伪撰遗诏,付中官杨庆养子。至期从禁中议以御宝领出,废皇太子,而立赵王高燧为帝。

意思就孟贤跟宦官黄俨、江保等人见面越来越频繁,计划越来越详细。孟贤不仅把自己的老弟孟三叫过来一起商议谋反大计,还把老军马恕、田子和、高正和通州右卫镇抚陈凯等人都叫过来了。他们不分日夜,不要加班费,什么九九六、零零七,跟这些人比,还是差远了,为了谋反,他们才不怕加班熬夜呢。

找好这些人以后,他们决定收买朱棣身边伺候服药的那些人,趁着朱棣病的糊涂的时候,在他的药里下毒,毒死朱棣。等朱棣驾崩以后,就派兵去夺取内库的兵器和宝玺印件。同时兵分几路去劫持五府六部的大臣。然后让老兵高正拟一份诏书,交给宫中太监杨庆的养子来保管。到时候从大内凭着御宝领出这份遗诏,废掉太子朱高炽,改立赵王朱高燧为皇帝。

计划已经密谋好了,接下来就要付诸行动了。

宦官黄俨和江保首先登上舞台,他俩开始在宫中散布谣言,说皇上最近对太子朱高炽非常不满意,有意废掉太子,改立朱高燧为太子。要是别人说这些话,可能大家都不相信,但是黄俨和江保都是朱棣身边最信任的宦官,所以他们的话在大家眼里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听到这些谣言的大臣和宫里上上下下的官兵们,立场都开始左右摇摆了。

舆论造好了,计划也商定好了。这个时候呢,那个老军高正想拉自己的外甥入伙,就把计划告诉了自己的外甥王瑜,王瑜当时是常山中护卫总旗,是一个官职不小的锦衣卫。王瑜听完之后,感觉自己一家人要完蛋了,好好的锦衣卫指挥使要被这个脑子坏掉的老舅毁掉了,家族即将要蒙受灭族之灾,真是家门不幸啊。

然后王瑜就把自己几十年来所有学过的劝人本领发挥出来,从早上劝到晚上。老舅啊,这可是灭族的大罪啊,咱千万不能干啊。您老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应该退休回家,好好养老,享享清福了。就算咱不想退休,干点啥不好你非要跟人家一起造反啊。有句话叫做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你但凡回个头,我就当做不知道这件事,你也可以免去一死。

王瑜苦口婆心的劝,结果是,他舅真的没救了,非要跟着一起去造反。王瑜都跪下来求他舅了,他舅仍然是一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样子。

好吧,老舅,既然你心意已决,也就别怪我大义灭亲了。王瑜站了起来,拍拍衣服上的灰尘,挥挥衣袖,大步走向乾清宫。

王瑜拜见了朱棣,把朱高燧要造反的事情全盘托出。朱棣怒了,立刻派人把朱高煦抓过来。太子朱高炽和皇太孙朱瞻基也闻讯赶来。

现在的场景是这样的:朱高煦被五花大绑,跪在乾清宫。太子朱高炽和皇太孙朱瞻基站在一旁观看。

朱棣看了看他们伪造的诏书,一把甩在朱高燧的脸上。

愤怒的说:“逆子,你想干什么?!”

朱高燧吓的全身颤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燧惴栗不能言)。

朱高炽看到朱高燧被吓的挺可怜,就为自己的弟弟辩护:“父皇,高燧一定不会跟那些叛贼同谋,一定是三弟手下的人瞒着他做的。”

朱棣说:“你不要替他说话,一切交由文武大臣和三法司共同审理此案。”

然后将朱高燧押入大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