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一次随军远征(1 / 1)

《永乐大典》编纂的过程中,不少人因为过度劳累而牺牲,几百个人没日没夜的查资料,抄写,就是为了快速完成皇帝交代的工作。期间,有一些资料不太齐全,朱棣知道了立刻命人去全国各地搜集书籍,不惜重金收买,在修书这件事上,朱棣可谓是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要啥给啥。终于在1407年(永乐五年)十一月,《永乐大典》全部编写完成,全书包括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全书都是手抄,一笔一划一个字的手抄。《永乐大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珍贵的瑰宝,是最完美的书。如果没有编纂这部书,很多书都已经消失了。所以解缙这个名字,值得名垂千古。

解缙帮助朱棣完成了他的伟大理想,在他当皇帝期间,完成了这部最完美的书。按理来说解缙的人生之路应该因此越走越顺,越来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解缙编完这部惊天动地的大书以后,他认为仗着朱棣的偏爱就可以加入没有硝烟的残酷政治斗争,但解缙没有想到,朱棣并不会因为他完成了《永乐大典》就一直偏爱他。

1404年(永乐二年),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太子之位的争夺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朱高煦有赫赫军功,朱高炽有正统的身份,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册封的燕王世子,最后经过一番博弈,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就在解缙认为自己官运亨通,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他自己竟然不知天高地厚的做了一件事情,最终让自己命丧黄泉。

1404年(永乐二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仍然没有放弃,他凭着朱棣的宠爱,开始越来越放肆,不把太子放在眼里,吃穿用度都跟太子一样,甚至超过了太子,而且用的礼仪和轿子也跟太子一样,这分明就是大不敬。朱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朱高煦。解缙看不下去了,他向朱棣进言:汉王朱高煦举止僭越,对太子殿下不尊重,皇上应当制止汉王的不当行为。朱棣本就宠爱朱高煦,他不管朱高煦是因为他没看到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不想管,皇上都不管的事情,你一个大臣管什么管,你以为你是《永乐大典》主编,就可以管皇家的家务事了吗?朱棣听完解缙对朱高煦的批评,用冰冷的语气说:下去吧。这个时候一般人都能领悟点什么,接下来应该对皇上言听计从,乖乖听话,让你往东别往西,可这个大才子解缙不信这个邪,非要背道而行。

不久,朱棣决定出兵安南(今越南),也叫交趾。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安南国是中国的属国,朱元璋册封安南国国王陈氏,从此以后,安南国每年向大明朝贡。而且国王的继任等大事要向大明皇帝报告,得到正式册封以后,国王的身份才能合法化。到了朱棣时期,安南国开始捣蛋了,越来越调皮了,朱棣决定出兵安南,让他们老实点,别一天天的整些幺蛾子。这是皇帝的决定,召开大会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可是解缙就偏偏要出头,他反对朱棣出兵安南国,因为他觉得安南国在大明的边缘,也不富裕,每年的贡品也只是一些土特产,就算设置了中央政府,也很难控制,更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去攻打他们,劳民伤财,最后还是老百姓承担了所有苦难。解缙说的没错,道理是对的,朝廷大多数人也是这样想的,能够在朝廷当大官的人,智商都是够用的,但情商就不一样了,人家也知道是这个道理,但是都不说,因为不想得罪皇帝陛下。这个仗不是非打不可,而是皇上要打,就必须打,你一个知识分子逞什么能呢。你以为你还是当初最得宠的主编吗?时过境迁,当时你有用,皇上当然会听取你的一些意见,并且对你赞不绝口,现在呢?你已经完成了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换句话说,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你的价值就是《永乐大典》,现在只是留给你一个官位,不要再得寸进尺了。朱棣听了解缙的话,又是一脸冷气。此后,朱棣对这位永乐第一大才子越来越烦,越看越讨厌,就把他贬去了广西,此时的解缙已经是第二次被贬到偏远地区,由于第一次他有机会回到了京城,所以这一次他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伤心,他以为他还可以像第一次那样东山再起。没想到他被朱棣一贬再贬,越贬越远。

1411年(永乐九年),解缙按照规定,进京汇报工作,这个时候恰好碰巧了朱棣不在京城,他正带领着五十万大军远征鞑靼。解缙汇报完工作以后,就顺便去拜访了太子朱高炽,拜访完以后就离开京城直接回去了。这件事又被朱高煦抓住了,他向朱棣告状:解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意思就是解缙专门趁着皇上外出不在京城的时候去拜见太子,故意破坏国家规定,不像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事情,根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朱棣听了勃然大怒,立刻下旨逮捕解缙。朱棣认为这是解缙勾结太子的证据,有可能趁着皇帝不在京城谋划什么,本来解缙就多次忤逆皇帝,跟皇上对着干,现在直接下大狱了。在严刑拷打之下,解缙被逼招供,还被迫说出太子身边的很多大臣,说他们都对皇帝大不敬。于是,太子身边的辅佐大臣纷纷下狱,朱高煦用这种方法狠狠地打击了太子以及辅佐太子的大臣。

1415年(永乐十三年),有一天,明成祖朱棣在看一个单子,一个大狱里的人员名单,突然问:“缙犹在耶?”这句话有很深的意思,有可能是问解缙是不是还在大狱里??也有可能是问怎么过了这么久,解缙还活着。一般情况下皇上问这种问题有两种情况,第一就是释放,第二就是杀掉。显然朱棣问解缙这句话不是第一种情况。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一听就领会了其中的含义,他知道皇上要杀解缙了。

纪纲回到狱中,他不想对解缙施以酷刑,因为在他心里,这位大才子是值得敬重的,所以他想给这个明朝第一才子最后的尊严,他想了很久,想出了一个既可以让皇上满意,又可以保留解缙尊严的方法。纪纲走过来对解缙说:”我请你喝酒吧。”解缙当时应该想到了自己的结局,就跟着纪纲出去了。他们喝酒当天,外面飘着鹅毛大雪,一片一片的雪花慢慢的落在草地上,落在地面上,落在树枝上,落在南京大明宫殿的每一个瓦片上,顷刻间,皑皑白雪就把南京大明宫殿覆盖了。解缙意识到这就是人生最后一次喝酒了,索性就喝个痛快吧,解缙一瓶接一瓶疯狂的把酒往肚子里灌酒,他喝下去的不只是酒,还有多年的委屈,无法实现的抱负,还有对这个世界不公平的怨恨,也有对人心的迷惑和不解,带着这些种种的情绪,解缙醉倒在大雪中,一片又一片洁白的雪花把这个大才子埋葬了,一代才子就此陨落,有且只有雪花参加了他的葬礼,他们仿佛也在为这个大才子感到不值,专门选择今天为他送行。至此,大明王朝第一大才子解缙与世长辞。

1412年(永乐十年),皇太孙朱瞻基十三岁。为了培养皇太孙朱瞻基的军事才能,以及实际演练的能力,朱棣派兵部从全国各地选拔了两万名青年,这些青年的标准是:年龄17岁到20岁,英武健壮,身怀技艺。选拔完以后,被选中的青年被送往京师,组成“幼军”,这些幼军将成为皇太孙朱瞻基的随从,简单说就是他的私人卫队。平日里这些幼军陪同朱瞻基一起接受军事训练,偶尔还会举行一些小规模的军事演习,其中包括军事演习和检阅队伍,当时成为“演武”。“演武”实际上就是两万名军人手持兵器、身穿铠甲,在各色旗帜的指挥下来回穿梭,不断地排兵布阵,就像真的打仗那样,场面真可谓是非常壮观。这种军事模拟演习对于十三岁的朱瞻基来说,当然很有吸引力。这些大大小小的军事演习活动,使朱瞻基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提高,在类似于真正的战场上,朱瞻基领兵打仗的技能也随之提高。

朱瞻基喜欢骑马射箭,有一次在南京城外狩猎,朱瞻基看到一只山羊,看准时机以后,他轻轻的拿起弓和箭,一边骑着马站在原地,一边准备放箭,这时,一直野猪跑了过来,朱瞻基骑的马受到了惊吓,前面两只马蹄突然失控,眼看着朱瞻基就要被甩下马了,一直跟随着朱瞻基的宦官王振南立刻扑了上去,当做肉垫接住了朱瞻基,朱瞻基受了轻伤,那个宦官被砸的躺在病床两个多月才好。类似这种事情还有很多,所以朱瞻基同这些贴身宦官的感情很深厚。

除了培养朱瞻基的军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外,朱棣还经常让夏元吉等大臣带着朱瞻基到农村走走看看,去了解农事。一年春天,夏元吉又奉命带皇太孙朱瞻基去城外的农村体验生活。他们步行来到了田地旁边,看到一些农人在耕地,夏元吉跟皇太孙朱瞻基说:“殿下,陛下命臣等带您来到农田,为的是让您体恤百姓的艰辛,时刻牢记组训,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任何时候都要爱护他们。陛下还想让您亲自体验一下农耕,了解一下农事。”朱瞻基明白自己皇爷爷的用心良苦,立刻学着那些农人,卷起裤腿,脱下靴子,一脚踏进泥泞的农田里,全身都是泥巴,朱瞻基还学着农人的样子推动那些农具去播种,很是认真。可是毕竟是第一次下田体验,两只脚陷在土里很难拔出来,更别说还要推着农具往前走了,但是皇太孙不放弃,用力从泥土里拔起一只脚,往前走,没想到刚要落脚,就滑倒了,摔了一身泥,朱瞻基没有生气,只是觉得很搞笑,旁边的人也都跟着笑了。皇太孙虽然摔倒在泥土里,但是依然很努力的学习一些农事,没有皇家少年的高高在上的架子,身边的大臣都为之称赞。这些事传到朱棣的耳朵里,朱棣对这个皇太孙更加宠爱了,这才是我大明的储君应该有的样子啊。

朱瞻基精于骑射,因为他喜欢这些事情,所以隔三差五就出城狩猎。一天,朱瞻基又带着随从外出狩猎,树林里一直野鸡飞过,朱瞻基迅速的拿起弓箭,一箭射中,夏元吉还专门为此写了一首诗来赞美朱瞻基,可见这位皇家少年拥有了常人没有的天赋,不愧是天选之子。

朱高煦眼看着这位侄子一天天长大,势力也一天天崛起,就加紧对太子的打击,加强自己的各方面势力。不过,虽然朱高煦从靖难之役开始,就不断地用各种方法打击朱高炽,直到朱高炽被封为太子也没有放弃,但这位王爷好像从来都不敢对朱瞻基怎么样,因为他知道自己之所以敢嚣张狂妄,那全都是仗着朱棣的宠爱,但是伦宠爱,纵观整个紫禁城,谁又能比得上皇太孙朱瞻基呢,那可是谁都不敢得罪的一个人。而且朱瞻基天资聪明,不管是文,还是武,都非常优秀。不管是从相貌上,还是能力上,都比朱高煦更胜一筹。朱高煦看不起朱高炽,因为朱高炽腿脚不灵活,还是个大胖子,形象不如自己,领兵打仗不如自己,受到的宠爱也不如自己,但皇太孙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虽然是晚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能力日渐突出,最重要的是由朱棣的宠爱,谁都不敢动他,所以朱高煦也是柿子专挑软的捏,他只敢对付朱高炽,不敢对付朱瞻基。有一件事情可以体现出朱瞻基对朱高煦的绝对碾压。

一天,朱棣带着朱高炽朱高煦、朱瞻基一起去南京城外拜谒孝陵,南京孝陵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从起点下马坊到地宫宝顶,长达2600米,沿途有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还有一些石雕像,从山脚下登上孝陵要走很长一段路,而且都是上坡。本来就腿脚不便的朱高炽,要走这么长的路,这么多的台阶,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虽然有宦官搀扶着,但还是左摇右摆,很是艰难。不巧的是,那天还下雨了,台阶变得很湿滑。走着走着,突然,朱高炽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还好有宦官扶着,没有受伤。朱高煦看着朱高炽这副模样,就差笑出声了,直接嘲笑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话音未落,朱瞻基就立刻回应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听到后回头看了一眼朱瞻基,朱瞻基的眼神凌厉,表情严肃,声音铿锵有力,这让朱高煦大惊失色,不敢再继续回应。

朱棣一行人走路的顺序,按照辈分和地位,朱棣走在最前面,朱高炽第二,接着是朱高煦,后面是朱瞻基。听到二人争吵,朱棣和朱高炽同时都保持了沉默,这就说明朱棣是偏向朱瞻基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尊敬长辈是很重要的礼仪,朱瞻基这样回怼自己的叔叔,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但朱棣和朱高炽都保持了沉默,说明朱棣默许了朱瞻基这种行为,朱高煦也就不敢再继续争吵了(谁最得宠谁厉害)。对于朱高炽而言,自己一直受到朱高煦的打压,诬陷,各种明里暗里的嘲笑和贬低,自己没有力量跟朱高煦去斗争,但是自己的儿子有能量,而且能量比朱高煦能强大,所以朱高炽可以借着自己儿子的力量回怼朱高煦。自此以后,朱瞻基每次看到朱高煦欺负自己的父亲,都会毫不犹豫的出言帮助父亲,可以说皇太孙朱瞻基为太子朱高炽增加了很多的势力。

1413年(永乐十一年)二月,朱瞻基十四岁。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去北京过端午节,他们从南京出发,历时四个月到达北京。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天,朱棣带领群臣在东苑举行娱乐活动,其中包括“击球射柳”这种传统游戏。那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朱棣邀请了一些外国来使以及周围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前来观赏。“击球”游戏开始了,只见朱瞻基纵身一跃,帅气的骑上骏马,一只手牵着马绳,一只手拿着击球的杆子,快速的找准时机,一边骑马一边对准球门,挥动球杆击球,球被击起,飞到空中,直接穿过球门,周围的人们拍手称赞,朱棣也非常自豪,龙颜大悦。朱瞻基接下来又连续进了好几个球,而且在接下来的“射柳”游戏中,朱瞻基也是连连获胜。可见朱瞻基的骑射技术很好,这得益于平日里的勤加训练,这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人家本身就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这样的人不成功谁成功”,朱瞻基就是这样的又优秀又努力的人。宴会期间,朱棣还出了一个对联:万方玉帛风云会,朱瞻基不假思索,立刻对出下联:一统山河日月明。朱棣听了又是对朱瞻基一顿猛夸,不愧是我最宠爱的孙儿啊。

1414年(永乐十二年),二月,朱瞻基十五岁,瓦剌部落不断骚扰大明边界百姓,朱棣下诏亲征瓦剌,这一次带着朱瞻基一起去。前面讲过,鞑靼和瓦剌都是蒙古的一个分支。1410年(永乐八年),朱棣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鞑靼,大败鞑靼部落,鞑靼首领在逃跑的过程中被瓦剌首领杀掉,因此瓦剌部落被大明赏赐了很多财物。此后的几年,瓦剌部落不断侵占其他部落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强大,因此开始不断侵扰大明边界。朱棣听闻,立刻下旨亲征,你敢惹我,我就敢打你,什么时候惹我,就什么时候打你。这是朱棣当上皇帝以后第二次亲征,这一次,他带上了皇太孙朱瞻基,目的是为了让朱瞻基看一下将士打仗的辛苦,体会征战的不容易(朕长孙聪明英睿,勇智过人,今肃清沙漠,使躬历行阵,见将士劳苦,征伐不易)。还嘱咐胡广、杨荣等人在行军的空闲之余,给皇太孙讲经史子集,告诉他们,不管是文还是武,都要不断地学习锻炼,不能偏废。(每日营中间暇,尔等即以经史于长孙前讲说,文事武备,不可偏废)。朱瞻基对治乱兴亡的历史事件比较感兴趣,经常就这些问题向胡广等人请教。于是,十五岁的朱瞻基白天跟随朱棣行军,看到朱棣作为军中最高统帅是如何指挥大军,如何安营扎寨,如何处理军务,学习到很多实际的军事才能。晚上听老师讲学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增加各方面的知识储备。这是朱瞻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征,一路上,他看到了荒凉的沙漠,险峻的山岭,还有时常出没的野兽。朱棣偶尔也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朱瞻基出去狩猎。一天,大军在前行,朱瞻基看到一只野兔突然窜出来,此时朱棣和朱瞻基都骑着马,朱棣说:“瞻基,快射箭。”朱瞻基就快速的搭起弓箭,一箭射中那只野兔,周围将士齐声欢呼,为朱瞻基的高超射艺喝彩。朱棣看到也特别高兴,自豪感满满的说:“射箭虽然不是一件很难得事情,但是一箭射中也实属不易,非常人能及。”朱棣下令让士兵捡回野兔给将士们加餐,然后还选了一匹自己曾经骑过的战马送给朱瞻基,作为对他的奖赏。

瓦剌首领马哈木(马哈木一点也不马大哈)听说皇帝要亲征,并不害怕,因为他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他的计划是这样的:把明军引到一个地势较低的地方,自己的骑兵潜伏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等待明军到来,数万骑兵从高往低冲下来,冲垮明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