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打击太子(2 / 2)

皇太子朱高炽也是盛装出席了此次册封典礼,看着自己的儿子一步一步走上华盖殿,朱高炽心里感到甚是欣慰,自己多年来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稳固太子之位,受到太多的伤害,虽然伤害自己的人就是自己的亲爹,虽然自己的亲爹对自己不满意,但自己的儿子成功被册封为皇太孙,这个重大事件可以让自己的太子之位更加稳固,也算是多年以来受委屈的一个安慰,朱高炽平静的欣慰的在一边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完成一项又一项礼仪,满眼都是欣慰。

朱高煦同样也参加了册封仪式,只不过他的心情就很复杂了,看着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被封为皇太孙,朱高煦就觉得太子势力又加强了不少,以后跟他们斗又增加了一些难度。皇太孙是皇位继承人,那么自己的皇帝大梦又离自己更远了。自己在靖难之役中出生入死,多次不顾性命去营救自己的父亲,结果与太子之位无缘,而如今皇上又封皇太孙,真是让人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气愤。

此时,朱瞻基走上华盖殿,宦官宣读册封圣旨。读完,本应该由专门的官员为朱瞻基戴冠,但是朱棣太宠爱这个皇孙了,就亲自把皇太孙之冠戴到朱瞻基的头上(宦官想说这不合礼仪,但又没说出口),这个动作更是说明了朱棣对朱瞻基的厚爱,两边的文武百官看到朱棣亲自给皇太孙戴冠,集体跪拜,大声高呼万岁,声音震动了整个宫殿。朱瞻基就是大明王朝的一颗新星,伴随着所有人的祝福冉冉升起,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照亮整个夜空。

就在此时,有一个人被朱棣下在大狱里,这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明朝第一大才子——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总编辑。俗话说盛世修书,朱棣所在的年代就是盛世,国家的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完全有实力去修书。而且朱棣是一个伟大的帝王,所以他要修的书,不是一般的书,不是随便把前朝的书合并一下就行了,而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书,是一部古往今来最完美,最优秀的书,要包罗万象,要把所有的知识,不管是医学还是民间杂志,不管是经史子集还是占卜算卦,全部都写到这部书里,这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册书,是一部包括很多册的百科全书。朱棣是这样要求的: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后来证明这确实的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几百年以后的今天,《永乐大典》依旧是最完美的一部书,为后来研究明朝以及前朝历史及民生各类的提供了重要资料。

解缙是江西吉安人,从小就很聪明,被十里乡亲称为神童,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够当大官。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一举考中了进士,由于他的名声早已传遍江西,就连当时的皇帝朱元璋也对他有所耳闻,听说日理万机的朱元璋还抽时间见了解缙。当时的政治环境很复杂,朱元璋不断地杀人,一言不合就下旨杀头。

但解缙就是解缙,就是与众不同,在当时那种极为复杂的政治环境里,他作为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与生俱来的铮铮铁骨和正义感,促使他勇敢的向朱元璋上书,他写了一篇文章名叫《太平十策》,主要内容就是勾画大明王朝的蓝图,一片美好的欣欣向荣的大明王朝,而且还给朱元璋提出了很多意见。脾气暴躁的朱元璋竟然没有生气,想当时朱元璋那可是找个理由就把开国名将杀了一大半,时不时就杀一些直言进谏的大臣,更别说对于惹怒他的人,但解缙这样委婉的说出当时国家的一些政策不太对的时候,朱元璋竟然没有生气,而且还表扬了他,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朱元璋当时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让人很是诧异,不过还好朱元璋当时没有杀掉解缙,不然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永乐大典》了。

从此以后,解缙这个名字就传遍大江南北每一个角落,他勇敢,不怕强权,而且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没有杀他。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解缙帮助自己的好朋友写了一篇文章,为李善长申辩,朱元璋看了非常生气,但依然没有对解缙怎么样。直到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把解缙贬回老家江西,对他说:“十年之后再用。”这句话可以看出朱元璋应该是想把解缙留给建文帝朱允炆用。

被贬官回家的解缙在家里每日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被贬官,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吗?可是自己的学识在朝廷是数一数二的,是因为自己对皇上不够衷心吗?可是自己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最后,解缙想通了,是因为自己讲了真话,得罪了皇权。正直?勇敢?敢于直言?都是扯淡!想要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懂得左右逢源,懂得取悦皇上,懂得用各种手段,懂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想通了以后,解缙就不断寻找机会再次进京,等了好几年,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解缙就找以前在朝廷结识的好友向当时的皇帝朱允炆上书,然后朱允炆给他一个小官,但是不在京城。不在京城有什么用,只有在权利的中心,政治中心的城市才能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和抱负,所以解缙就继续努力让人帮他从中周旋,终于,建文帝朱允炆把解缙调回京城了。解缙此次回京以后,就慢慢学会了迎合上司,学会了隐藏真实的自己,学会了怎样才能保全实力,学会了在官场如何生存,这个时候我觉得以解缙的才华,完全可以出一本书《朝廷攻略》或者叫做《大官是怎样练成的》。

好景不长,解缙跟着建文帝朱允炆没几年,朱棣就开启了靖难之役,眼看着朱棣就要打进南京城,朱允炆就要被赶下台了,解缙就连夜跑到城外向朱棣投降,于是,大才子解缙就成为了朱棣的宠臣。

1403年(永乐元年),朱棣决定修书了,他眼光独到,一眼便看出解缙就是能帮助他实现修书的愿望的那个人,事实证明,朱棣就是有眼光,解缙完成了朱棣交给他的光荣且无比辛苦的任务。刚开始的时候,解缙觉得这个任务很简单,所以很快就完成了,没想到拿给朱棣一看,朱棣的脸色立刻不好看了,就像一片乌云飘到了他的脸上。

朱棣又重新告诉解缙他要修的书是什么样,还派了很多助手给他,因为要查找海量的资料,抄写,编辑,是一项大工程,而且朱棣还找来了姚广孝来监督解缙,此时的解缙才明白朱棣要的到底是什么书,于是更加卖命的努力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