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立太子(1 / 2)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即将登上帝位。

就在朱棣骑着战马昂首挺胸,阔步向着宫殿走去的时候,一个人拦住了他,这个人就是杨荣。走得好好的,突然出现一个挡路的,朱棣手下的人立刻紧张起来,上前保护朱棣,他们怕这些建文老臣耍花招。朱棣看着这个文官,只见杨荣脸上没有任何惧怕,也没有敌视,平静且从容。接下来,杨荣说了一句话:殿下是先去祭陵呢?还是先去即位呢?一句话把朱棣说的如梦初醒,立刻掉头去祭拜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而从此杨荣也成为了朱棣手下的重臣,所以有时候死并不是唯一的对抗的方式,也许不一样的选择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但我们永远赞颂那些面对奸恶势力不妥协的英雄,致敬他们的坚定、勇敢和真心。

建文帝朱允炆得知朱棣即将攻进大殿,就放火烧皇宫,携皇后一起殉国。但也有很多史料记载,朱允炆是从皇宫逃了出去,出家当了和尚。据说朱允炆出生的时候头有点扁,朱元璋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在朱元璋去世之前,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提前给朱允炆准备了一个锦盒,锦盒里面有剃刀,出家的袈裟,还有五十两黄金。听到朱棣已经进入皇宫的消息后,朱允炆慌忙打开锦盒,看到里面的东西,立刻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决定出家为僧。

朱棣登基以后,对黄子澄、齐泰、铁铉、方孝孺等人进行了非常残忍的虐杀,而且灭族。其中方孝孺被灭十族,接受了最狠毒的惩罚。朱棣进入皇宫后,要办理登基仪式,就让文官集团最有权威的方孝孺写一个即位诏书。为什么非要方孝孺写诏书呢?因为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最崇拜的偶像,从小就是大家口中的神童,不管是读书写字还是背诵阅读理解,都非常优秀,而且是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辅佐大臣,是专门留给建文帝朱允炆的智囊团首席官,早已名满天下。所以如果即位诏书是方孝孺写的,可以很有效的安抚人心。战争期间可以靠强权、靠打仗去制服不听话的人,现在刚刚登上皇位,如果继续进行残暴的行为,政权则会不稳固。综合考虑,让方孝孺写即位诏书。

在攻入南京城之前,和尚道衍就跟朱棣说过:殿下攻破南京以后,一定不能杀掉方孝孺,如果杀了他,就是断了天下读书的种子。

朱棣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宝座上,派人把方孝孺叫过来,方孝孺看着此刻坐在皇位上的朱棣,既没有行礼跪拜,也没有搭理朱棣,从容的站在大殿上。朱棣看着一直不说话的方孝孺,打破了这个寂静又尴尬的局面。

朱棣说:“我是效仿周公辅政。”

方孝孺大声说:“成王何在?”

朱棣说:“自焚而死。”

方孝孺接着说:“那成王的儿子呢?”

朱棣说:“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

方孝孺说:“那成王的弟弟呢?”

朱棣没有耐心的说:“这是我的家事。”

方孝孺在不断的逼迫之下写下了四个字:燕贼篡位。

朱棣愤怒了,带着凶狠的眼神对方孝孺说:“你不写诏书,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一身正气:“灭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果然灭了方孝孺十族,在古代,灭九族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朱棣灭了十族,把所有跟方孝孺有关的朋友,学生加入了第十族。没有最狠,只有更狠,朱棣是真狠。

结果只能找其他人写了诏书。为了尽快办理登基仪式,朱棣手下的人连忙赶制礼服和冕冠。在一片慌乱中,官员们安排了仪仗队,皇帝登基坐的大驾,以及奏乐的乐队,朱棣身穿冕服,头戴冕冠,在满朝文武的跪拜中,完成了简单的登基仪式。

新帝登基后既然是要更换一批官员,朱棣给自己的大将们都封官加爵,尤其是张玉、朱能,张玉虽然已经战死,他的爵位由他儿子张辅继承,爵位世袭。和尚道衍被封太子少师,且恢复本名—姚广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