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朕的家被偷了?(1 / 2)

本来还有些许佩服的朱尚炳听闻几人之言,面露好奇在心中问道。

“几位何出此言?”

堂堂洪武大帝,封狼居胥,后世更有人将其与霍去病比肩。

谁知霍小将军本人却开口,直言其不过如此。

他心中带着期待,默默等候几人回应。

大佬们听闻大笑出声,并没有急着回答朱尚炳的问题。

等过了片刻后,李靖才笑着开口。

“其余人暂且不知,我就以皇上来做比,战术我等没有亲眼目睹,不好评价,但战略听小朱你说了许久,朱棣与皇帝犹如萤火与皓月。”

“在我等眼中,朱棣能胜,幸运占六成,四成得益于他的对手朱允炆。”

朱尚炳听闻陷入沉思,李二与朱棣的确是最恰当的对比。

两人都是皇帝,战功赫赫。

李唐半壁江山都是李二打下来的,而朱棣自然不用说。

但论登帝位,两者大同小异又相差甚远,前者玄武门之变弑兄夺位,但此为改变并非谋篡,而后者却是实打实将亲侄赶下皇位。

从这点两者便不同,而靖难之役,朱棣四年仅占三郡,只攻下南京,在李二的战绩面前真就不值一提。

朱尚炳的嘴角抽搐,细细想来仿佛明白为何脑中几位大佬煽动他造反,有这些外挂在,打败他们好像真的很简单。

脑中忽然传来声音,是李存孝,他开口调侃李二。

“若朱允炆是李建成,李二做梦都得笑醒。”

说完还不忘添上不厚道的笑,就连被说得李二听到这话都忍俊不禁与其余人一同大笑。

朱尚炳面上浅笑拿起茶杯遮掩,本想继续下棋,可那几位却铁了心要与他聊几次询问。

无果后,他们本打算放弃。

谁知朱尚炳突然主动开口,他实在摁耐不住好奇出声询问李二。

“皇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决朱棣?又或者化解靖难之役?”

话中人还未回复,陈庆之与张良便开口笑说。

“李二可不准耍赖,你麾下大将多如牛毛,与朱允炆可不同。”

“庆之所言极是,要以朱允炆的立场为主。”

先后两句,让本想侃侃而谈的李二欲言又止。

朱尚炳即便无法看见脸,也能想象出他那副想打又打不到的无奈表情,不禁轻笑出声。

李二沉默片刻,随后开口。

“我会削藩。”

麟德殿后院。

朱尚炳拿着茶杯呆怔在此,他曾设想过不少方法,但万万没想到是这个。

削藩?这不是走建文老路吗?

二哥,格局小了!

不仅是他,就连好几位都不太懂李二为何如此,起了劝阻之心。

朱尚炳刚想开口,谁知张良便出来替他们解疑,言语中夹杂着欣赏。

“要不说帝王心术,帝术讲究平衡之道,小朱你先前曾说建文削藩,但他乃是由弱到强,这便是最大的弊端。”

李二听闻轻笑,张良所言正中他下怀。

其余几位也先后明白,此削藩非彼削藩,但见朱尚炳迟迟未发声,李二便开口替他细细讲解。

“倘若是寡人,削藩必先从最强的几个藩王下手,让其与周边藩王旗鼓相当,互相牵制,且建文行事太过无情,吹毛求疵岂不令人心寒?”

“恩威并施才是上上策,一味剥削只会适得其反。”

李二三言两语概括建文为何削藩失败,言语中夹杂着对他的不屑。

好一个恩威并施。

听完此言,朱尚炳犹如醍醐灌顶,明白这其中深意,笑着对他开口。

“多谢皇上指点。”

做事还得端端水,平衡之术高深,不管用在何处都行。

见他如此,李二满意地点头,本来高兴得很,谁知旁边的李存孝再度开口,询问他。

“那如何打败朱棣呢?只是削藩就可以吗?”

脑中忽然穿来几声叹息,不怪李存孝,他是将才无疑,但并不通帝术,对此一知半解情有可原。

没过片刻,李二再度开口,说时语调微微上扬带着笑意,似乎已经想象到计谋实行时的模样。

“此言差矣,燕王爱斗那便让他去疆场杀个痛快,到时候封赏得宜,只可惜朱元璋没把蓝玉留下,否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岂不快哉。”

若两人对弈,朱棣落子只会让人觉得此局不错,能胜但中规中矩可看穿意图。

李二落子却是兵行诡道,看似不经意的一招却能摧枯拉朽,堪称神之一手,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孰胜孰劣,一看便知。

并非朱棣不可取,他用兵之术可称不错,但仅此而已,达不到登堂入室。

李二之强在于,他不费一兵一卒,让朱棣给自己打工不说,还没有理由造反。

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再提拔个旗鼓相当的武将,他高坐钓鱼台笑看风起云涌。

运筹帷幄。

朱尚炳脑中忽然想到这个词,不过比起这些他更想看见朱棣被李二摁在地上摩擦。

按照前者那四年三郡攻一城的战绩,估计会被打废吧。

原本在心中如高山般不可比的角色,他忽然感觉也就那样。

冥冥之中,脑中六位改变了朱尚炳的态度。

思及此处,他忍不住拍了下自己脑袋,暗骂了声自大,若永乐大帝还算不怎样,那他岂不是……

“那依几位看来,燕王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非也,天时地利人和,他运用得宜,何尝不是能力,若论幸运汉武帝有个后代,陨石天降那才叫真正的幸运。”

朱尚炳再度开口询问几位,李存孝听闻当即反驳,还推出了个例子。

提到最后哪位时,语气中带着浓浓的艳羡之意,知情人笑而不语,苦了不知情的几位,如丈二和尚般摸不着头脑。

如他所言,燕王笼络人心甚高,亲自在最前锋冲杀,已胜过不知多少人,礼贤下士更是惜才,劝降铁弦、方孝儒等人。

至少在这方面无可挑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开口感慨,只是话音刚落脑中便出现霍小将军的声音。

听到汉武帝后后者声量不知高了多少,兴冲冲地问。

“陛下?那位后人又是怎么回事?”

“日后再说与你听,朱棣之事也别再提有的是机会,小朱不如多和我们说些后世之事,明朝之后又是哪朝?”

霍小将军的问题被李存孝迅速带过,比起这些已知或者就在眼前的东西,他更好奇明朝之后,那又是怎样的朝代。

怎料朱尚炳听闻面上的笑容僵硬,甚至能想象到几位听见后的反应。

沉默半晌后,将视线挪到棋局上准备将此事揭过,但李存孝的大嗓门不是盖的,他又不想因为此事将其拽进小黑屋。

加之其余人满脸好奇,他深吸口气,将明末之事简单概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