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症结探究(2 / 2)

见李子房仍有思疑,谭先洋接着解释道:“在法治社会中,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意识是法制,个人权利和责任泾渭分明,有法可依。而我们神鸥人的仁礼思想和利益与共的观念,使得我们在社会活动中更注重个人的道德自律。余烨啸把法治社会基础上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我们神鸥城,自然会产生严重的倾轧反应。”

听完,李子房下意识地看向茶几上的报告,神色逐渐凝重,感慨道:“想不到我们和西方世界的差异如此巨大。”

谭先洋:“城主,您还记得齐伯屿部长当年为什么极力反对您对外发展的决策吗?”

李子房:“齐部长是担心复杂的外来文化会侵蚀我们的文化传承。”

说罢,李子房从沙发上起身,转身到窗户前,抬眼看着远处说道:“我们的祖先是为了子孙免于世间无休止的战乱和纷争,才来到这个与外界关山阻隔的海岛。1700年了,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同了,早就不是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了,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真实样子,神鸥人也有权利知道神鸥城并不是全世界。”

谭先洋从沙发上起身来到窗户前,看着面色凝重的李子房说道:“城主,齐部长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和士开就是一个例证。”

李子房沉默了,他深知和士开现象的发生,与对外发展带来的外来文化影响有着难以切割的关联。

沉默片刻后,李子房语重心长地说道:“对外发展是我们神鸥城必须坚持的大略方针,其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计的风险,但面对神鸥城的长远发展,神鸥人的未来命运,除了踔厉奋发,迎难而上,我们别无他途。”

前任文礼部长齐伯屿在任时,极力反对李子房对外发展的方略,反对持续了将近二十年。

作为齐伯屿的爱将及接班人,谭先洋却深刻地领略李子房对外发展方略的正确性和历史必然性,站在了李子房一边坚决拥护对外发展。

同时,谭先洋也深知齐伯屿的顾虑并非杞人忧天。当看见老上司曾经的顾虑已然成了神鸥城正在面临的现实时,他不得不道破齐伯屿当年讳莫如深的真正顾虑。

谭先洋面露艰难之色,缓缓说道:“当年齐伯屿部长坚决反对对外发展,还有另一层原因他始终都没有跟您道破。”

李子房:“哦?是什么原因。”

谭先洋神色凝重、缓缓说道:“西方世界的民族根基是血统认同。而我们的先祖早在东方大陆生活时,就根据自然秩序和理性提出了仁礼思想,又基于仁礼思想的共同观念在广袤的地域建立了庞大的民族体系,我们的民族根基是文化认同。齐部长顾虑的是神鸥城的文化传承一旦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会存在民族分裂的隐患,这就是他始终难以说出的真正顾虑。”

25年前,李子房任职城主后,便开始大力改革,神鸥城上上下下在他的号召下一同筑梦,一同憧憬美好未来。

身为文礼部长的齐伯屿,出于恪守文化传承之责,坚决反对李子房对外发展的方略。

虽然齐伯屿的反对坚持了将近二十年,但却从未道破自己真正的顾虑。因为他所看到的忧患很遥远,且没有几人能看到。

若唐突道破,不光没人会相信他所谓的忧患,还会造成民众恐慌、影响民族情感,所以他只能于职责范畴内,化身“顽固派”阻挡历史前行的车轮,以至于他被神鸥人冠以“卫道者”的称谓。

得知前任文礼部长齐伯屿对神鸥城的长远忧虑和良苦用心,李子房不禁感慨、神情复杂地说道:“齐部长的顾虑是深远的,但是发展的问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年从东方大陆来到神鸥城的先祖不到600人,经过1700年的繁衍,神鸥城至今已经有200万人口了,现在的每个神鸥人早已血脉相通。只要是同文终究会同种,人类历史中的民族观念都是以文化认同而融合形成。极端、狭隘的血统划分只应存在于原始丛林里那些未曾进化过的野生动物。”

谭先洋将齐伯屿二十来年的忧虑今日道破,是想让李子房意识到对外发展带来的现实风险以及潜在隐患。

李子房此前虽然对齐伯屿的忧虑并不详尽的了解,但在他推动对外发展之初,就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风险的准备,以及坚持改革的决心。

谭先洋是对外发展的坚定拥护者,是神鸥城经济改革的忠诚卫士,二十来年追随李子房一同筑梦、一同见证神鸥城的飞速发展。此刻,他再一次见证了李子房坚持改革的决心和毅力。

二十五年来,神鸥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子房却依旧是那个步履不停的开拓者,不曾改变。

谭先洋:“城主,我理解您对外发展决策的高瞻远瞩。神鸥人只有勇毅前行、主动和谐的融入世界,才能驾驭未来。”

李子房:“面对未来的长远发展,面对与世界的各方交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兴利除弊措施。外来的精华要采纳,糟粕要抵拒,我们神鸥城的文化传承更要恪守!”

谭先洋:“对,兴利除弊!”

李子房:“余烨啸的就业问题并不是个体现象。自对外发展以来,神鸥城就有不少学子留学海外以期建设家乡,这是我们神鸥城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所以,余烨啸就业问题解决好,就是我们打赢了文化交融的第一战。”

谭先洋:“城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研究组,把各界学者和专家都请来,一同为我们在文化交融中探求一条出路。”

李子房:“好,你看看需要请哪些学者和专家,我与你一同去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