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崇祯(2 / 2)

反正这朝上了跟没上一样,

从世庙开始算,老朱家就没几个认真上朝的,也不怕多他一个。

再者新帝登基,各种前任遗留问题就要扑面而来,加上朝堂上的勾心斗角,让才受过一次太祖打击的朱由检不太想面对。

有些事情他肯定要做,

但不能匆匆忙忙,毫无准备的去做。

于是接下来的十天,因为九千岁魏忠贤被勒令居家思过,从而信心满满,想要一鼓作气做掉对方的大臣们,悲伤的发现他们心目中的“圣君明主”竟然也不上朝!

怎么回事!

不上朝竟然是老朱家的遗传特质吗?!

新帝以前的名声,不是挺好的嘛,怎么一上位就学祖宗摆烂呢?

而朱由检在做什么呢?

他正在按照脑子的知识,进行日常锻炼。

每天清晨起床跑步做操,吃饭休息一段时间后,就让宫里侍卫中的好手教自己些简单的手脚功夫,下午检查下王承恩跟方正化的查账成果。

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就是每天亲眼目睹皇帝从奉天殿前小跑过去的大臣心里极为难受。

皇帝……

是故意的吧?

文臣们心里郁闷,觉得之前的想法怕是不行了。

还以为以新帝曾经“好儒”的性格,一上来就能提拔自己这些名士,想不到是个装出来的。

倒是一小撮勋贵武将们看了,忍不住一喜——

皇帝爱搞运动,岂不是他“好武”的表现?

自打土木堡之变以来,大明朝武将勋贵的地位是越来越下滑,已经快要变成文臣的形状了。

如今局势危难,若是赶上一个倾向自家的大领导,何愁家门不重振!

不过这种想法,他们也不敢嚷嚷。

毕竟皇帝还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意思,他们顶多在心里乐呵一下,要真说出口,只怕要被文官找麻烦。

其他臣子只能憋屈的上奏疏,请求皇帝不要“不务正业,效法祖辈”。

而对这些没用的奏疏,朱由检统统略过,顶多在锻炼结束后,让人念给自己听,当个笑话打发时间。

反正这辈子,他不会再为了这点小事上心。

名声这玩意,就跟脸皮似的,处于一种阶段性存在的状态。

好时便有人吹捧,坏时便有人贬低,跟本人其实没多大关系,无需牵挂。

至于那些国家的正经事物,朱由检会认真看一遍。

人生重开后,朱由检除了知道了很多东西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便是精力十分旺盛,力气也翻了好几倍。

他对美色没有太大追求,加上这时候不管是朱由检本身还是三位后妃,身体仍然在发育期,不适宜做太多加油运动,所以多出来的精力,就被朱由检发泄在看奏疏上。

如今魏忠贤被关在家,徐应元之流,因为皇帝刚登基就出了意外,醒来后更是脱胎换骨,所以也没来得及升职加薪,被任命为某某掌印太监,王体乾更是伪装成空气,生怕皇帝戳一下自己。

于是内阁那边呈上来奏疏,也不用司礼监批红了,朱由检直接给解决了。

内阁那边也不多嘀咕,

对阁臣们来说,皇帝即便不上朝,可还会看奏疏,是个好兆头。

起码不像真摆烂帝神庙那样,连六部大臣缺位了,都懒得提拔一个新的。

一时之间,在看奏疏这件事上,竟然还有了点太祖时的架子。

等到王方二人勉勉强强把宫内资产清点了一遍,并且呈交御览时,朱由检放下手中的《贞观政要》,知道又该轮到他登场了。

他不动声色的将资产清单草草看了一遍,做作的叹息道,“大内之物,繁杂万千,看来还是需要一位熟知内情的老人来处理。”

王承恩和方正化实际上,做的并不差。

前者年幼入宫,至今已有十多年,还是曹化淳的干儿子,宫廷斗争的经验还是挺多的,知道不少隐秘。

而后者虽然年轻,入宫也就两三个年头,却是有一腔胆气,属于物理上断了根,心理上没有断的勇士。

听说方正化刚入宫当小太监的时候,还打过好几架,硬是把同级别圈子里的太监们给揍得服服帖帖。

这两个人配合下去,一刚一柔,加上皇帝圣旨在怀,三位娘娘也支持,十天下来不说把事情办的方方面面,但的确揪出来了一批暗地倒卖宫内物件的宫人,顺带整顿了下宫内风气。

都这样了,要是还只得了皇帝这样的评语,两人怕是要哭晕过去。

好在他俩没在,此时跟着朱由检身边的,就一个自认为是大太监的徐应元。

徐应元顺势就想起了赌友魏忠贤说过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