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4(2 / 2)

 她是夏贝,夏家的宝贝,她要把两世的勇气和努力都用上。

 原主所待的村子,叫夏口河村,往南一里地就是大海,这里大部分住的安家在这的渔民。

 新中国之后,经过几次政策变动,现在夏口河村是一个生产队,渔民集体捕鱼,禁止个人捕鱼,要是私自下海捕鱼,被人举报按个挖社会主义墙角、偷社会主义财产的帽子,那就等着吃牢饭吧。

 等生产队捕完鱼,上了岸之后分理清楚后,再送往供销社。

 而且捕鱼也是按工分的,分鱼分米都是靠工分来,船上有专门的会计,谁干什么了,干多少都记得清清楚楚。

 但是这个时候的船不像现在的那么发达,就是铁壳船,也是少有的,最好的也就是机油船,也就是加了柴油机的木船。

 70年代,天气预报和通讯设施很差,没有雷达、单边带,还没有探鱼器。

 不像现在,有风天提前用对讲机让你返航回港避风,有雾,用雷达看到跟晴天一清二楚,

 在这个年代,下海的渔民要是避不了海上的风险,一个台风过来,一船的人也就没了,所以船上都坐着一个有着几十年下海捕鱼的老渔民,有没有风,有没有鱼都听他的。

 不过前两年那次,最有经验的老渔民,夏河口生产队队长他爸,就和夏贝她爸一起进了大鱼肚子里。

 那次事件发生后,夏河口生产队就勒紧裤腰袋,去农业合作社用三袋米面加上两头猪,八只鸡,把村里的一个木质中船换了个铁皮船。

 夏贝他们家,那次下海意外,不光她爸没了,她爷也没了,一下子失去了两劳动力,生活质量直线下滑,加上夏老太太就是个心狠抠门的,一天到晚想的就是扣东西,占东西,压榨起来赔钱货,眼都不带挣开的。

 所以随着夏贝越来越大,日子越发难过,刻在她骨头里的便是一日一日的劳作。

 因为工作量大,出力多,体力消耗巨大,她每天都是饿着肚子,喝着照的人影的米汤,咽着拉嗓子的糠菜团子,睁眼闭眼都是日复一日、不断增多的活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