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章 安乐9(2 / 2)

后来,西突厥终于接受了和谈,派使者来到京城遂安,宴会间隙的匆匆一瞥,葬送了安乐的整个人生。

方盈暄竭尽全力,也只能把女儿留到十四岁。

安乐十四岁生辰那天,礼部遣来的女官为她梳了好看的云髻,又插了满头珠翠。她问躲在角落的方盈昭:“今天的发髻梳得怎么样?”

方盈昭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后来许多次的午夜梦回,他都在后悔,应该赞她好看的,因为那一刻,她真的很美,比以往许多次的盛装都美。

走到门口,她又伫足回望,撩开盖头对他们笑道:“不用为我难过,听说塞外风光壮丽,顿顿好酒好肉,正合我心意,若不是嫁去那边,说不定一辈子都没机会去看看呢!”

她的母亲与侍女早已哭做一团,九岁的方盈昭默默上前,踮起脚替她整理好了红盖头。

这一别,山河路远,后会无期。

其实在那之后的许多年里,方盈昭已经几乎把这个美丽的侄女忘记了。人的记忆,是非常无情的东西,它让一切都随着时间淡去。她逐渐变为了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着和平与牺牲的存在。

直到去年——景鸿十八年六月。

安乐公主的陪嫁侍女拼死送出一封信,信用鲜血写成,经过一路长途跋涉,字迹已经变成了沉甸甸的褐色,所书内容触目惊心。

至此,他们才知道安乐经历了什么,才知道她早已死在了最好的年纪。

方盈昭举起酒坛,对着北方遥遥一敬,放下的时候发现柏舟站在那里,一脸担忧地看着他。

他忙开心地招呼柏舟:“你来得正好,陛下赐的酒,给你留了一坛。”

柏舟上前扶起他,他也不挣扎,只信手指了指石桌,道:“酒,拿着。”

见跟在柏舟后面的罗浮和春盎一人捧起一坛,才放心地倚在柏舟身上,飘悠悠往王府走去。

罗浮把已经石化的小内侍扶起来,他感觉自己在地上趴了一辈子那么长。

“小公公辛苦,一点心意拿去喝茶。”罗浮直往他手里塞银子。

小内侍现在听不得“小”这个字,铁青着脸推拒:“不……不敢不敢,都是奴才应当的!既……既然已经把殿下送到了,奴才这就告退了!”

春盎看着一溜烟跑远了的小内侍,奇怪道:“殿下怎么了?把人吓成这样。”

罗浮忧虑地摇摇头,抱起酒坛和春盎一起回府去了。

后来有新进宫的后辈问起小内侍,淮南王殿下好不好相与时,小内侍擦着冷汗道:“殿下脾气蛮好的,而且不怕冷,爱喝米酒……”

其实这里已经是平康大街上了,拐过弯去就能看到王府。方盈昭的身子像冰一样凉,柏舟脸色铁青,一路半拖半抱着他,好容易进了门,还没来得及走到床跟前,他就拽着柏舟往地上倒,柏舟连忙使了点力气把他抱起来放到床上。

思索了片刻,柏舟回身关上房门,解开方盈昭的衣服查看伤势。幸好,伤口没有裂开,纱布也完好无损。

柏舟放下心来,正准备拉过被子,方盈昭却忽然握住了他的手腕。冰冷纤细的手指扣在他的腕子上,让他的嗓音有些发涩。

柏舟喉头动了动,问道:“殿下,哪里不舒服?”

方盈昭目光灼灼,眼底起了一丝笑意,哑着声音道:“柏舟,我竟今天才发觉,你是不是……”

在那句禁语出口之前,柏舟猛然站直身子,硬着心肠把方盈昭的手从身上摘下来塞进被子里,他几乎慌张地开口:“我去给殿下煮碗醒酒汤!”

方盈昭却已经闭上了眼睛,带着睡意道:“不必了,醉着挺好。”

房间外,春盎和罗浮已经去后厨安置好了酒坛,回来想看看殿下有什么需要时,正看到柏舟一脸不自在地从殿下卧房退出来。

柏舟退出房间,抬头便遇上这两道探究的目光,整个人都僵硬在了原地。

罗浮看了他片刻,什么都没说,摇摇头走了。

春盎看看罗浮的背影,又看看柏舟,忽然起了一脸坏笑。

柏舟苍白地解释:“殿下喝醉了,我只是……”

不等他说完,春盎也对他摆摆手:“不必多说,我懂了。”

柏舟深深叹了口气,翻身上了他最喜欢的屋顶。

玄醴一手持棋子一手拎着个小酒壶,坐在屋顶呆呆望着他。

他望了望屋顶上棋盘的残局,一拱手:“抱歉,打扰了。”

跃回地面,柏舟竟生出了一种“王府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的感慨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