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归家9(2 / 2)

马车并未直接出城门,而是在金陵城转绕半圈至一处院子停下,门前写着“侯氏”二字。江氏令蕊娘执手书信进去,未几,几个彪型大汉便走了出来,行至马车下朝里面的人行礼,站在最前面的髯须大汉开口道:“侯安拜见姑娘。”

江氏的声音从车厢里传出,先是令他们起来,又吩咐此行终点,命他们几个速速去准备。侯安应下,忙叫身后跟着的几个人准备。不出半晌,一队人马便从正门出来,约莫十来人,各备干粮水囊集合待命。江氏满意地看着这只队伍点点头,遂命车夫驾车出城。

大周开国以来已百年,时下日子看着虽太平,但江氏却知晓这太平之下是逐渐张达的顽疾。前朝覆灭,虽是有末帝大兴土木之因,但难道各地世家就不该为这覆灭承担一部分原因吗?

百姓以农为生,希望拥有土地越来越多,世家亦是如此。前朝动荡之时,不少世家也跟着灭亡,无主之地自然增多。随着新世家崛起以及人口繁衍生息,他们对土地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然土地恒定,世家遂以各种手段从百姓农户中获取更多土地,或抢或骗。家庭分崩离析者数不胜数,不少人家卖儿卖女、远走他乡只为活下去。

长此以往,流民增多,以至各地通行路间流寇日长,出行不便。故朝廷虽不允许各家屯兵,但为保证行路安全,各世家私底下建立几只护送钱财珠宝的队伍在所难免。

侯氏便是当年老家主建立,于江氏新嫁时赠送于她的队伍。十几年来,江氏甚少离开金陵,是以这只队伍随同江氏一道留在金陵城。只是偶尔,江氏有什么信或物件需要传递时才会使唤这只队伍。

然,这只队伍里的人在金陵生活数年,有几人甚至以及在此安家立业,因此江氏也未强求他们随她一起回江家,只求一个路上平安罢了。

江氏搂住女儿,注视着韩佳萱靠在她怀中的睡颜,小心翼翼将她的一缕发丝勾到耳后。韩佳萱怀中抱住去年那盏破败了的兔子灯以及韩佳英给她的竹编球笼,眉头紧皱。江氏轻叹一口气,怀抱着韩佳萱的手有节奏的拍打着。

春日多雨,来往行路不好走。

江氏一行人走了四五日方至祁城。祁城是来往庐州与金陵必经之路,石砌的城墙斑驳,经雨水冲刷,墙体更显凹凸不平。

日近黄昏,守城士兵打着哈切接过江氏一行人的通关文书,见此群人要往庐州方向去,好心出言提醒:“近日雨水多,前头的路泥泞难行。你们不妨在祁城多呆上一段时日,等天晴了再行走。”

几个护卫牵着高头大马不吱声睁眼盯着他,士兵浑身发毛,只觉得是自己多嘴正欲放行,却听见那车厢里传了一极好听的女声:“多谢你,只是此番归家匆忙,怕是来不及多停留。”

这刚来城门口没几日的士兵乍听这如清泉般的声音颇有些局促,攥紧手中的长枪抿了抿唇道:“夫人客气了。”

那里面的妇人不再多言,其余士兵则自动退开放行,只剩那新来的痴痴地盯着那架马车,好奇声音这般好听的妇人究竟长什么样子。

那马车径直走着,并没有朝城中客栈行驶。拐了几个弯,于某一小巷深处民居前停下。

祁城细雨慢慢,蕊娘先下车将伞撑开,再将江氏母女扶。柳娘则撑着一把伞,轻叩门环。

“去去去,我们家没有多余的吃食给你,一边去!”从门口传来一老妪骂骂咧咧的声响,闻叩门声仍不歇,那老妪终究忍无可忍扯开木门,口中仍喋喋不休念叨,“都和你说了多少遍,咱家没有……”

待看清叩门之人容貌,老妪谩骂之声戛然而止,眸中意外欣喜之意溢出,惊诧道:“夫人?!”

江氏微笑点头,对老妪颇为敬重的样子。

一行人遂陆陆续续进了宅院。此处在外头看着虽然不大,但内里却是个三进院落,应是将邻里两处别院皆扩了进来。

侯安等人被老妪安排至前院居住,而江氏母女并两个丫鬟则被老妪提灯引着到宅院中最好的一处院落中。

“刚刚属实无礼,还望夫人不要怪罪。”老妪佝偻身躯忙不迭地道歉解释,“实在是前两日有一小子常来挨家挨户叩门要吃食,说是愿意帮我们做活。我瞅着那孩子可怜施舍他一两次,谁料这小子竟然赖上了。奴实在是没法子了。”

江氏笑听老妪说话,只牵着韩佳萱的手往里走,并不多加回应。

闻江氏不搭理她,老妪转而谈及其他:“奴已让丫头们煮了饭,夫人一路走来相比也累了,不若用膳后早些歇了吧?”

“好。”不知是不是到了自己的地方,江氏心情陡然转好,愉悦地回应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