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窥玉之缘(一)1(2 / 2)

真是造化弄人啊。

苏照只能自嘲似的安慰自己:

权当这是某种特殊意义上的“上岸”吧。

但她完全不可能为这次特殊的“上岸”而充满欢喜。

主观而言,轮到谁都不可能为一“上岸”就倒在血泊里开心的。

客观而言,这个世界庞大而未知。许多人都对庞大而陌生的东西拥有近乎本能的恐惧,苏照也不例外。

由于她极度恐惧倒在血泊中的场景再次发生,所以她现在只想知道原主为什么会遭遇那一切。

正这样想着,苏照感觉自己被很小心地扶了起来,靠在了堆起的绵软枕头上。

她凝了凝神,缓缓睁开眼睛,看见面前有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正拿着一个盛满药的碗和勺子向自己靠近。

双手的食指上都带着一枚扳指,白玉扳指外镂刻着一层黄金,黄金上精致地雕刻着几朵白玉兰。

这扳指的工艺,和她昏倒前看到的那副眼镜的工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白玉上镶嵌黄金,像是同一个人的审美。

手指虽然修长又白净,但一点儿也不柔弱,反而十分劲俊有力。

此人身上淡淡的草木香,也和那天晚上抱起她的人身上的味道相似。

他胸前有一副玉链挂着的白玉金丝框眼镜——

直到看到这副眼镜,苏照才百分百确定他就是那天救下自己的人。

顺着那双洁白的手往上看,一件月白的圆领长袍进入了苏照的视野。

月白长袍上有夹竹桃暗纹。

这些缠绕的夹竹桃暗纹,精致得让苏照暗暗称奇。

暗纹精致,但远不及他清润的面容。

尤其是那双眉眼,稔腻如碧玉,天生的温雅,让人看一眼就要沉进去。

“苏御史,你醒了!”他笑得温和,眼中泛着细碎的光。

和他的笑相比,倾世无双的连城珠玉,也不过地上随处可见的卵石,“方才还说你没醒来,不方便喂你喝药,这下你醒来了,正好。”

“来,先喝药。”

顿了顿,他微笑着解释道:“我知道苏御史素来不喜欢与人触碰,那天晚上,我贸然与你接触,全然是出于救人心切,还望你见谅。”

“……”

苏照沉默着思忖:他说话很客气,看来他和原主的交集并不深。可是,既然他能及时赶来救原主,就说明他和原主一定有某种联系。

不妨顺着他这条线,探探消息。

于是苏照摆出一副呆滞的模样,怔怔地看着他。

“……”

“苏知影?”

“……”

“苏照?”

“欸……”

听到原主的字“知影”时,苏照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她听到自己名字“苏照”时,猛然兴奋起来,以为自己穿回自己的世界中了。

只是须臾,她醒悟,只不过是原主的名与她撞了而已。

她摇摇头,语气中微微带着些歉意,道:

“抱歉,林少卿。那天的事给我吓得不轻,到现在还有点惊魂未定。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我一句都没听清。请你见谅。”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顾恤的神色,显然是信了苏照这通乱扯。

“苏御史,别害怕。这里都是可以信任的人。那些想要谋害你的人,不会知道你在这里。”

联系上林少卿的话,那天差点将她淹没的恐怖火海和从胸前不断渗出的鲜血,瞬间在她的脑海中重现。

苏照感觉脊背发凉。

直觉告诉她,这场谋杀和原主的“御史”身份有关。

御史,拥有“风闻言事”的权利。

所谓“风闻言事”,即在听闻有官员犯罪时,无论是否有确凿证据,御史都可以直接弹劾,就算该官员确实无罪,御史也不会因此背负诬陷的罪名。

然而,这种带有监察、巡视、反贪腐性质的官员,遇到打击报复的几率总会比别的官员大一些。

须臾,她冷静地问:“谋害我的人,是民间的强盗还是某些人派来的刺客?”

“是朝中某些人派来的刺客。”林少卿答。

一口气从苏照喉中沉沉地叹出,几丝愁绪爬上了她的眼睛。

林少卿从怀里拿出一颗子弹,“这是射伤你的子弹。

这颗子弹制作精良,不是民间的空中强盗用的子弹能比拟的。

何况这还是近期新研发的型号,它只可能来自朝廷的军队。

刺杀你的人将自己伪装成了劫财的空中强盗,目的就是掩人耳目。”

苏照真希望原主只是遇到了普通的空中强盗,而不是搅进了朝廷内部官员的利益纠纷中,更不希望原主掺入了什么党派之争。

一个只读了十九年书的、还没出社会的、甚至连学生会都没加入过的普通学生,如今却要和那些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到权利之上的老鸟比手段气力和城府心计——

苏照怕自己被他们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可如今,她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得不面对自己已经入局的现实。

“所以,这表面上是一件空中强盗劫财事件,本质上是蓄意谋杀‘同僚’咯。”苏照说得苦涩。

林少卿微微蹙眉,道:“陛下派三司来岳北道调查江州(1)水库坍塌案。我与刑部侍郎赵洁前脚刚到江州,你就在来江州的路上遇刺了。

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苏照点头,仔细听着他的话。

好歹是一个学古代文学的硕士研究生,苏照对封建时代的官职,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听到了“三司”二字,她立马意识到:

“三司”,即御史台,刑部,大理寺。

原主苏知影,这位御史台的御史中丞,被她魂穿前即将和大理寺的林少卿、刑部侍郎赵洁聚首,开始“三司会审”江州水库坍塌案。

只有极其重大的案件才需要三司会审。

看来,坍塌的江州水库必然导致了不少百姓死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