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4(2 / 2)

事业得意的顾乐娘直到二十五岁才挑中了在客栈做厨子的常大入赘,常大与顾乐娘虽然相差六岁,但两人婚后过得也算相亲相爱,恩爱和美,直到顾乐娘生下两人独子后外出进货时运到百年难得一遇的山洪,年仅二十八便香消玉殒。

当时顾掌柜已经退居幕后多年,女婿在厨房里面如鱼得水,对做生意经营客栈却是一窍不通,女儿留下的小孙孙年纪又太小,只能重新管理起客栈,只是当时顾乐娘花了客栈大半身家的货物在山洪中毁于一旦,客栈资金一时周转不来,顾掌柜年纪也大了,一时间有些力不从心起来。

顾掌柜本想向家族求援渡过难关,却没想到顾家族长和顾家众人竟然想将顾家客栈趁机纳入族产,又怎肯帮助顾掌柜。

顾家族人早眼馋这红红火火、日进斗金的顾家客栈了,只不过以前顾掌柜年富力强,后来的顾乐娘也经营有道,且顾家父女对族中大小事务的银钱也一向支撑,顾家族人没什么借口染指客栈。

但现在顾乐娘突然的离世后留下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顾家族人便支棱起来。认为顾家客栈是顾家的产业总不能让常大一个赘婿来管理,不然到时候顾家客栈到底是姓顾还是姓常就说不好了。

顾家客栈是顾掌柜的爷爷从一个小摊贩开始,到顾掌柜父亲发展成小门面,经顾掌柜三代人的寸积铢累才变成这座占地面积达二百平方米的客栈,直到顾乐娘彻底将其发扬光大。

顾爷爷出生后于皇朝末年,当时的皇朝已是强弩之末,百姓民不聊生,而顾爷爷的男性长辈被不同的起义势力抓走充军,生死不明。

顾爷爷的母亲靠着自己开出的一块贫瘠的荒地,在族人的帮助下饥一顿饱一顿的才带大了顾爷爷。

等顾爷爷艰难的到长大舞勺之年,差点像父兄一样被不知名的军队抓走,顾爷爷躲过了一劫可顾爷爷的母亲却在这场变故之中溘然长逝。

顾爷爷为瘦骨嶙峋的母亲整理好遗容,用家中仅剩的粗布和草席裹住已经去世的母亲,踉踉跄跄的将母亲抱入已经挖好的深坑中,就这样埋葬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个亲人。

无牵无挂后顾爷爷一个人一个破包裹,离开了家乡。

为了活下去,顾爷爷在乱世干过很多又苦又累的活,每次感觉自己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却又奇迹般的撑下来,就这样经历了千难万险顾爷爷在清河城才得以生存下来。

皇朝彻底大乱后,顾爷爷听说自己故乡即将被叛将占领,而且那个叛将还是一个酷喜杀人屠村、无恶不作的魔鬼,便赶回村庄协助顾家族长带着的族人弃家南逃。

顾家在当地本来是一个三百来人的大族大村落,可经过常年征战,严苛酷吏的剥削,顾爷爷带着族人逃至清河城后顾家一族只剩下二十几人,其中大多只剩下一些从前身强体壮的男人。

清河城当时水运发达,各地物资都选择在这里停留转运,顾爷爷就带领着这些男人从码头搬运工一点一点积攒银钱,等李姓起义军占领皇城后,又过了十多年各地终于安稳,顾家族人在清河城重新建设了家园,在城外购置了田地,就选择继续留在清河。

顾爷爷本就已经扎根清河城,现在又有族人的到来,比起见证了自己所有悲惨过往的村庄,在清河城的自己有妻有子,生活过得平静美满,顾爷爷不想再回到伤心地,因此在回乡祭奠了母亲又给家中长辈立了衣冠冢后便彻底留在了清河城。

在清河城里只要吃得起苦就可以养活自己,更何况顾爷爷更是吃苦中的佼佼者。

顾爷爷见多识广外加一股子干劲,和顾家其他族人拿到钱就全买地不同,顾爷爷只拿出一小部分银钱在城外购置了几亩田地,保证除了需要缴纳的税款和请人的工钱,剩余的产出足够自家一年吃食。剩下的大部分银钱都用来在清河城最为繁华的街道租赁了一个小摊做起饭食来,也就是顾家客栈的前身。

看着从爷爷开始就一砖一瓦构建的客栈,又想起曾经也和谐相处的族人,顾掌柜也不是傻子,其实当初顾掌柜将客栈交由顾乐娘时,顾掌柜便隐约察觉到了顾家族人的不满,只不过顾掌柜自问族中有人出事时自己都会施以援手,外加上顾家族人再看到顾乐娘的能耐后也没再闹过什么幺蛾子,想到爷爷经常念叨的和顾家族人逃难的一些事,顾掌柜也就秉承着家和万事兴没再想过这些事。

意识到顾家族人早就觊觎自家的客栈,本就因独女的突然离世而悲痛不已的顾掌柜更是心力交瘁。

可能是觉得顾掌柜一个人带着孩子迟早会妥协,顾家族人时不时来顾家客栈这看看那坐坐,仿佛顾家客栈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一般。

因为资金周转不开,看着客栈一天不复一天的人流量,顾掌柜渐渐的萌发出把客栈卖出去的想法。

就这样一直找不到合适客栈的顾横娘遇到了顾掌柜,看着两百平米的自带水井后院马厩的双层顾家客栈,又看向可以眺望清河主支流的客栈二楼,顾横娘狠狠心动了。

最终顾横娘以五百两白银的低价买进了顾家客栈,成为顾家客栈新的顾掌柜。

因为老顾掌柜希望常大可以继续留在客栈,而顾横娘虽然顶上了客栈主厨的位置,但一时间也找不到别的掌勺大厨,常大在清河城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厨子,也算了解当地人的口味,顾横娘便又收了一个徒弟。

不得不说顾家父女的眼光是真的不错,常大为人踏实在厨艺上也称得上精通,顾横娘对这个和她自己差不了几岁的‘小徒弟’也是比较满意的,毕竟顾横娘在御膳房收徒不看年纪是出了名的。

直到后来,常大带来了他那边的‘娘家弟弟’——常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