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报道胎死腹中,调查出师未捷【续一】17(1 / 2)

{萧遥}

吴铭打的回到住处,放下双肩包,外出超市采购干粮、饮料、零食。连琐酒店的房间有方便面、咖啡等小食品,他大采购干嘛?原来,他为闭关撰稿准备食品。他打算,今日下午和明日一天足不出门,弄完稿。期间,就靠这些食品填肚子。

此前闲逛步行街的时候,他留意到一栋商厦的地下一层有美式品牌大型超市。步入这家国际大超市,吴铭直奔食品饮料区。比起面包,他从小更喜欢蛋糕。可是,他最早吃的是面包,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1980年代早期。第一次吃面包的事,他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站在面包架旁,吴铭的思绪沉浸到遥远的回忆里。

那是一个仲春的下午,繁花簇锦,太阳正好。商贩骑车载着面包桶,入村穿巷叫卖。新鲜的面包透过盖着的白纱布,飘出香喷喷的面包味儿。在晒谷场,商贩停车,售卖每个一毛钱的巴掌大面包。五岁的乡下娃吴铭哪里认得面包,只嗅到香气扑鼻的味道。小小孩儿被勾走了魂,一门心思就想吃到香气可口的东西。其他玩耍的小朋友们纷纷围拢过去,个个像馋猫似的,两三岁的小娃们甚至流出长长的口水,拖成线。面包忒诱人,有的娃娃急得跑回家,拉着爸妈过来买。看着小伙伴们喜滋滋地吃面包,不馋食的吴铭禁不住诱惑,忍不住缠着长他两岁的三姐,悄悄回家想法子。他怂恿姐姐,从零用钱盒子里偷出两毛,互相打包票,千万别外泄。姐弟两窜返晒谷场,一人买了一个面包。拿到酥软、飘香的面包,吴铭舍不得一下子吃掉。他好像猫咪吃食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咬着,不肯像上周六晚进口电视剧《西游记》里猪八戒囫囵吞人参果。

那一刻,小吴铭觉得,面包是人间最美味的食品,意味深长。数年后,他上县城重点高中逛街,再吃面包却索然无味。见异思迁,从此喜欢上香酥甜香的蛋糕。也算得上情有独钟,迄今爱吃蛋糕。

收回美好的童年记忆,吴铭购买了一大堆蛋糕、饼干、泡面、榨菜、可乐、椰汁和花生等吃食,足够一天一夜吃。他心满意足回住处,即将整稿大干一场。想着下午正式撰文,他步履匆匆又出门吃午饭,随便找了一家苍蝇馆子,吃炒粉解决肚子。重新回到住处,吴铭午休到14点,养足精力。打开笔记本电脑,正式写稿。

首先,他仔细整理今天上午采访广南省华洋医院及其知情人的录音,不能出纰漏。弄了一个钟,总算搞定。接着,他继续梳理前三天采访的录音文字,谨慎核对,别搞错任何关键或重要的细节,也用了一小时。接下来,他撰写当天采访的内容。整篇稿子的文风不是平淡无奇地记叙,吴铭记者用心构思,如何把文本写成悬疑式结构,情节跌宕起伏。到底按时间顺序写华洋医院知情人孔繁盛医生和医院宣传科,还是将二者穿插叙事?一时,他还没想好到底咋处理。停下敲键盘打字,思忖再三。吴铭觉得,报道文本要好看吸引人,第二种写法知力推知情人与医院双方对垒,使情节激烈碰撞,让读者明显地感悟当事医院该不该隐匿怪病?并懂得,怪病影不影响人们的健康以及日常生活?

理清了禅山市和江源市两个怪病的执笔思路,吴铭记者从而顺畅地写作广南省华洋医院的采访经历。在这家医院没有碰到轻慢对待,于是,他行文保持零度情感,平实弄稿。穿插叙述孔繁盛和华洋医院双方的不同反应,吴铭越写越有味,舒畅犹如水银泻地,一泻如注。写了多久的稿子,吴铭投入忒深,不知不觉。坐久了脖子有些酸,他站起来转动颈、扭扭腰,放松片刻。瞥一眼窗外,天色暗黑。从桌面摸起手机,一瞧已经他长吁口气,过得真快。

这时肚子咕咕叫,向他强烈“起义”。从桌面角落的食品袋,吴铭拿出一个桶装碗面和一包榨菜,准备烧开水泡面吃。手机忽然响起,吓了他一跳。他瞧了下,刘乐打来。一接听,对方爽朗的声音就传过来:“阿铭,广南省华洋医院采访怎么样?”

与禅山、江源市两家人民医院一样,广南省华洋医院也拒绝采访,不过态度委婉,不暴躁。

“那么,你今日白天结束了广南省怪病调查采访。四天来,你急匆匆赶赴三地采完新闻,今晚歇一歇。快出来,我和白洁、曾瑶三个人在粥家馆等你吃晚餐,顺便慰劳你搞定采访。”

哥们,我中午去超市买了干粮和饮料等食品,给闭关弄稿准备粮草。下午正式写稿,现在就不出关了。谢谢你们的美意!

“你不用急着赶稿啦,要到后天中午12点截稿,别把自己搞得紧张兮兮。何况,你在前三天整理好了每日的采访录音,写稿就轻松多了。大家开聊,也许能助你谋篇布局有启示。别磨磨唧唧,出来!”刘乐还是那么热乎劲,“我估计你明天整一天稿,不打搅你,因此我们仨才今晚约你总结采访事宜。”

人家说到这么体贴的份上,吴铭不是榆木疙瘩,不会不通情理,从而应承:“盛情难却,我立马过来。”

到了老地方,吴铭首次凑齐白洁和曾瑶两个靓女。他刚落座,刘乐端起一杯可乐,爽快说:“兄弟,我们祝贺你高效率采访完怪病,祝你早发报道。”两位美女端起椰汁,跟着祝愿。吴铭也端起他们已倒好的可乐,回应:“多谢大家给力相助,使我顺利采访,尤其感谢刘乐!要不是他穿针引线,我还找不到头绪采访呢。”

白洁说:“我们只是引荐,采访还是你双脚跑出来的。听刘乐说,你到两家医院采访被粗鲁对待,我们今晚约你吃饭,算是给你压压惊。”

记者采访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正常。只要步危及到生命,我都尽量从容应对,不被对方惹火上当,破坏采访。

曾瑶补进:“我也听刘乐讲,有一家医院嘲讽你,不应该。对方不接受记者采访就算啦,何必嘲讽?自个掉价。说句实在话,丢人现眼。”

那家医院无理羞辱,我有理有节反驳,不跟对方争锋相对,不丢记者的脸。

吴铭点了一份牛腩粉,刘乐要了牛杂粉,两位女记者叫了干炒牛河、湿炒牛河。今夜,我们一起食广南省的特色米粉,不点面和粥品啦。

“吴铭,你准备怎样结构这篇深度报道?”谁问了一句,吴铭没注意。

下午,我思考了蛮久,决定以悬疑式风格行文,抓住读者的心。开篇引子,设置一个谜局,点出广南省禅山和江源两市出了怪病,一小部分民众担心,而其它城市生活如常,安居乐业早茶照喝,二者之间形成鲜明的生活反差。进而设问,两地相差甚远,而且两地病人没有交际,那么,两种怪病是同一种传染病吗?在开篇部分,迅速吸引读者阅读下去。

这三名《南国都城报》记者都称赞悬疑式开头,交口称赞。刘乐进一步盘问:“正文,如何结构?”

下午,我想好广南省花样医院部分的写法,把知情人和医院方交叉叙事,让他们碰撞激起火花,让读者一目了然晓得医院不对外公布怪病不妥。前面关于禅山市人民医院和江源市人民医院的采访内容,也运用对撞法叙述,一步步引导读者认清怪病的高传染性以及危险性,提高预防意识。

“你分别去两地病人村庄采访的外围信息,怎么融入稿子?”

禅山市舒立豪的村民们讲述的事,作为背景材料放在前头;江源市王幸浩的村民们披露的事,作为补充材料放在后头。这样写,让稿件的节奏摇曳灵动。

“你,在何处归纳这两种病例是同一种病呢?”

在详实叙述两地怪病的事实后,我在稿件末尾插叙越州市传染病医院院长的专业判断,明确两中怪病是同一种可能严重的传染病。这部分情节,用意在于提醒广大读者及时提高警惕,严加防范这种传染病。

“两地怪病故事,你通过什么写法串联?”

两地病例大致相同的病症,我打算进行类比:高烧不退,头疼肺部似火烧,呼吸极度困难,快速传染。据此,从禅山市病例,自然而然,过渡到江源市病例。

“读者看了你的深度报道,应该会问这究竟是什么病菌还是病毒引起的另类传染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