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8章 曲径通幽 旁逸斜出13(1 / 2)

【萧遥】

采访禅山市人民医院,既然正面进攻失效,那就从侧面突击。告别石吭村村民们,吴铭记者拨打这家医院了解舒立豪病况的知情人的手机号。“你好!请问是高义(化名)医生吗?”

“是。你,哪位?”

“我是《南国都城报》记者白洁(刘乐的同事)的朋友,《京西信报》记者吴铭。下午,我约你聊聊舒立豪的事,怎么样?你定时间、地点,我过来会你。”

“吴记者,我下午事多,没空,改天啦。”

遵照国际传媒业行规,记者不能对外披露关键线人的任何信息,以维护媒体业的正常运营。因此,吴铭记者当然不能透露禅山市人民医院知情人的名字与性别等。

对方收线,吴铭还没反应过来,呆呆地拿着手机。他有点纳闷,莫非一剑封喉的绝招将施展不了?他猜不准,高义医生婉拒绝的理由,究竟是事实还是借口?这条从秘道突击的路子,难道走不通?“回去求助刘乐,这条羊肠小道必须走通,不能失败!”吴铭记者暗暗地给自己打气。

暂时约不到高义医生,吴铭记者还想打探舒立豪的姨妈一家三口的外围病况。想起舒志雄告诉说舒立豪姨妈住在附近的村子,他准备又打摩的前去。讲好价,吴铭抬腿打算上摩托车后座,忽然想到自己听不懂当地人的方言。于是,他放下腿,叫摩的佬稍等片刻。他拨打舒志雄的手机,邀请对方做翻译。刚好,他下午不用去附近工厂上班,便答应帮忙。两分钟,舒志雄骑着摩托到来,吴铭虽然不搭摩的了仍然掏车前给摩托车司机,搭雄哥的摩托车扬长而去。

在路上,吴铭记者与舒立雄商量好:自己是他的表弟,俩人作为当地乡亲来了解需要怎样防范怪病;雄哥问,我只听。二十分钟,俩人到了舒立豪姨妈的村子。雄哥问路,来到舒立豪姨妈的婆家。俩人跨进院门,看见一个老太婆。舒立豪开门见山:“阿婆,我是附近石坑村村名阿雄,听说你儿子一家三口上个月得了怪病,怎么会回事?”对方满脸不高兴,双手往外连挥几下,赶俩人,“你听谁说的?胡说八道,滚!”雄哥还想再问,见吴铭使个眼色转身就走,于是跟着离开。

走在村里,舒志雄埋怨到,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没谁希望对外传播坏消息,我看咱们不如打道回家。吴铭不甘心空手而归,出主意叫雄哥问这里的村民,舒立豪姨妈一家三口怎么感染怪病?拗不过吴铭记者,舒志雄只好带他到到村边小广场走走。不出所料,那里有人在聊天。舒志雄上前打招呼,照例发问:“下午好!我是附近村子的阿雄,你们晓得李菊(注:舒立豪姨妈)三口人怎么得病吗?”

村民们踊跃说,你一言我一语:她一家人,还不是和外甥一家聚餐了一次,就莫名奇妙生病了。病得很厉害!那天,有人看到她一家骑摩托车上医院,三个人都呼吸憋得慌,烧得也厉害。我们以为她一家三口当天就回来,哪知道住院了。

“在什么医院?”

咱们区的南水区人民医院。

“她家和我们石坑村村民舒立豪,也就是外甥夫妇,起先都住在区医院。舒立豪夫妻俩没住几天,就转去市人民医院。今天,听说住进ICU病房,看来病情十分严重啦。”

李菊三口人据说也转院了,但我们不知道她家住进什么病区?

“你们村,搞了什么卫生预防措施吗?”

没,蒙查查。反正,村民们都不从李菊家的门口走。

“和我们村一样,两眼一抹黑。”

“李菊一家,平时吃野味吗?”

有的村民说吃,另有的村民说不吃,还有的说不晓得。

吴铭记者觉得再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轻轻碰了下舒志雄的右脚,欲转身。雄哥会意,和村民们告辞。俩人骑摩托车返程,一路狂飙。吴铭感谢舒志雄的协助采访,叫他送自己到市区去省会越州市的主干道。萍水相逢,一见如故。舒志雄本来留他吃晚饭,可是吴铭急着晚上和刘乐商议如何搭上禅山市人民医院白洁医生的线,所以婉言谢绝。

半个钟车程后,吴铭打了回广南省会的禅山市主干道。舒志雄骑车回家,吴铭很快就打上车离去。在途中,吴铭打刘乐的手机,先简略地说了一遍采访事,

接着要他邀请同事白洁吃宵夜,商量怎么让高义接受采访。刘乐爽快答应:“你在禅山市人民医院被拒绝采访,小事一桩啦。今晚20点,三个人在乐陶陶附近吃牛杂面。”“我在采访,等下约白洁。晚上见。”

吴铭回到住处,放下背包,打开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将白天用手机录下的采访传入电脑。他做事没有拖延症,当天采访当天整理采访录音,有时间的话当晚写白当天的采访稿。待所有的采访结束,他将每天写的文字稿根据采访方向进行调整。根据采访逻辑,对文稿进行增删或结构调整,打磨文本。如此采写干活,让自己写稿的时间节奏张弛有度,不用开夜车赶在截稿前完工。不过,每个记者做事的习性不同,有的记者在采访全结束才自闭一天,匆忙赶稿,泡面、饼干、零食等干粮和矿泉水、饮料伺候。写稿昏天黑地,一定要在截稿时间保证交稿。吴铭自认为边采边写方式高效且不紧张,因此一贯做事。

他继续上多个媒体人PP群“潜水”,瞧一瞧有没有同行继续讨论广南省怪病。呆了一个多小时,各群里静悄悄,无人侃聊这个话题,不是在吹水就是发新闻线索或谈论国内新闻报道热点。吴铭依旧觉得非同小可,因为见没有自己想看的东东,就继续“潜水”。放下禅山市怪病患者舒立豪的事儿,他网络搜索另一个怪病患者——江源市病患王幸浩有没有新动态。

登录江源市的数个相关论坛,吴铭记者扫描查询,以敏锐的雷达般意识,不放过一丁点蛛丝马迹。在众声喧哗的一个热门论坛,偶然发现夹着的一条短帖:“据传,我们市的那个怪病患者转去省里治疗了。特此求证”不过,跟帖的网友寥寥无几,“灌水”的都不解其中味,无聊扯淡。我靠!他禁不住叫起来,王幸浩的病情怎么样了,居然在当地大医院都治不好?发帖人,到底是医院知情者还是病患家属?为了打探到深一层的信息,吴铭临时注册跟帖,求发帖人私聊。可是听停驻了两个钟,毫无回音。尽管没有回复,他没退出论坛,就待在里面。

接下来,吴铭开始打字写稿,将第一天白天采访的材料写成一部分深度报道。他左思右想构思文章的开头,争取吸引读者。当然,首先要吸引责编。通常,如果责编没兴趣,意味着记者的文笔则需要修炼。深度报道的文本,包括结构和文字功底,不像日常消息体或国社体通讯那么简单、呆滞或惯常。并且,记者在前方深入采访的时候,责编会在后方通过在线或电话(紧急情况)不定时与之沟通,商议要不要调整采访方向、协助突破采访、文稿结构有毛病、文字要不要斟酌、有没有人身安全危险、碰没碰到设局陷害、要不要帮助报警等事宜,掌控记者在外作业的大致情况。因此,一篇深度报道出炉,背后是记者和责编通力合作的成品,记者首功。

究竟怎样写开头呢?吴铭拟就了几个版本:

(1)温暖如春的嶂南12月上旬隆冬,人们依然岁月静好,为生计忙忙碌碌。谁也没想到,玉三角的禅山市乍然出现一种怪病。蹊跷的是,距离禅山市蛮远的地处广南省腹地的江源市,亦悄然冒出另一种怪病。当地表面平静如水,实际上激流暗生,两地民众暗地里人心惶惶。两城的怪病是同一种疾病吗?到底,是怎样的神秘病症?

(2)隆冬时分,嶂南地区依旧温暖如春。但是,在表面平静如水的生活中,玉三角的禅山市乍然出现一种怪病。蹊跷的是,距离禅山市蛮远的地处广南省腹地的江源市,亦悄然冒出另一种怪病。实际上,这两地的怪病,暗暗地打破了当地人一如既往的富裕而恬静的日常生活。然而,民众毫不察觉,继续安居乐业。两城的怪病是同一种疾病吗?到底,是怎样的神秘病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