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佛堂(1)1(1 / 2)

辛酉2041年,寒露。

有仙山位于城郊,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雨水还丰沛,心安理得地终年吞云吐雾,遇到阴天,白花花的雾能蒸到山腰,像只巨大的笼屉。

相传有仙山是真的有神仙,是座名副其实的仙山,其实这说法的可信度就跟嫦娥奔月等乱七八糟的民间传说一个样,具体是说山顶上有块几千年历史的石像,那石像精雕细琢,几经风雪未有半点损坏,至今仍栩栩如生,该是位衣袂飘摇的仙人所化。

当然,这传说是真是假无可考,因为如今知道这说法的人要么忘了要么死了。

越往这山上走,风和雾就越来越呛人,偏生它们还结伴一股一股地往肺叶子里灌,满满的烟尘味不像是有神仙庇佑,更像是神仙刚死了老婆。

“哥,就是这里。”

说话的是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人,手里拿着一个缩小版罗盘模样的青铜色物件,上面的指针疯了似的转了几圈,她死死地盯着,直到指针稳稳当当地指向面前破败的寺庙。

这个小圆盘学名叫量子密度测量仪,简称量测仪,它能够准确测出空间扭曲度,方便出勤人员与官方所给出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该空间是否发生了二次扭曲,省得出勤人员白白送命。

女人把表盘大小的量测仪扣回腕带上,转头看向名叫闻冕的男人:“扭曲度百分之五十,空间恢复过程期间预计上下浮动范围不超过零点零三。”

碍于有女士在场,闻冕吐出嘴里叼着的一直没点燃的廉价香烟:“行,在可控范围。”

闻冕刚向寺庙走了两步,想起了什么,又退了回去,拍了拍还站在原地的瘦瘦弱弱的小眼镜,语气轻松地安抚道:“没事小孩儿,跟紧我,别怕。”

他们每一次出勤都没有固定的队伍,一般是熟悉的几个人随机组——方才高马尾的女人叫方嘉柯,算是闻冕的妹妹,几乎每次出勤都和闻冕一起,但外面都传方嘉柯是闻冕的小情人,两人澄清过几次,发现流言反而愈演愈烈后就放弃了;再比如站在方嘉柯旁边剃了平头的硬朗男人叫赵越岭,和闻冕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而现在面前这个腿还有点哆嗦的小眼镜名叫温故,是个新人。

他们所处的机构全名是全球异常空间现象管控局,异管局的工作太高危,对个人能力要求极高,点儿背的时候一年都收不了一个人。

出勤的高死亡率和低招新率成反比,处理空间扭曲现象的专业人员在空间扭曲度越发高的情况下不断减员。所以每当收到一个新人,高层都会在他第一次出勤时把他塞给经验老道的老成员,尽量避免发生人刚收就没了的惨剧。

闻冕带过好几个了,但头一次见还没进去就吓得快哭出来的新人。

这边闻冕一句安慰话的功夫,那边方嘉柯已经走到红漆斑驳的庙门前,拉起满是锈迹的门环轻轻扣了两下,然后用力推开了庙门。

厚重的门向两侧退开,吱吱呀呀的刺耳声响剐蹭着每个人的耳膜。

闻冕迈开长腿,在确定温故没注意他时,凑近赵越岭飞速低声问了句:“这小孩儿怎么进的异管局?”

赵越岭的耳后有一道细小平整的疤,一到阴雨天就痒的不行,如今再加上扭曲后这些淹没有仙山的不干不净的雾气,可以说是一对王炸,直接炸得赵越岭晕头转向。

他有些暴躁地伸手抓了抓伤疤,同样低声道:“这小眼镜就是胆子小,遇到事了他能边撕心裂肺地嚎边把事情完成的漂亮,你不用费太多心,他跟得上节奏,死不了,顶多出去了吐到胃痉挛。”

闻冕回头瞄了一眼依然一副窝囊样子的温故,心里对他肃然起敬。

四人迈过门槛,朱红色的门在身后缓缓关上,闻冕落在最后,顺手拉了下门。

方嘉柯和赵越岭同时递过去一个询问的眼神,闻冕会意,轻轻摇了下头。

在确认空间内量子密度恢复到正常前都无法离开的情况后,老油条三人组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只有温故小白菜的脸色雪上加霜。

这座寺庙建造的很工整,重要建筑集中在一条视觉线上,越往里级别越高,是最传统的建法。

寺庙破败,但透过掉漆的门和缺角的屋檐不难看出往日的宏伟,朝拜时熙熙攘攘,佛前的香火不曾中断,供奉着人们各色的欲念。

庙里此时的时节应该是晚秋,寂寞的暮鼓声里,干枯的黄叶铺满了地面,踩上去又脆又响,窸窸窣窣地变成一堆粉末。

庙里有正在洒扫的僧人,在他们刚进来时就迎了过去。

“进入者四十五人,目前幸存者六人。”闻冕眯了眯眼,盯着逐渐走近的僧人,沉声道,“小心行事,别忘了幸存者死线。”

幸存者死线是异管局的一条死规定,指在扭曲空间内的量子密度达到均值后,该空间最终幸存者人数不得低于初始幸存者人数的百分之八十,若无法取得整数,则只舍不入。

比如说,这次空间内的初始幸存者人数为六人,那么最终幸存者人数最低为四人,如果低于四人,他们用命挣的钱会被全部充公,但不会被停职,因为能干这活的人太少,异管局不会放着这种优质的羊不薅羊毛。

换工作这套更是痴人说梦,从异管局出去的人,即使找个名不见经传的餐馆端盘子,也无人敢任用。可人生在世,有钱才能使得鬼推磨,想过正常生活,就只能踏实呆在异管局,博得个表面清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