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2(1 / 2)

03·杏树

宋衡在父亲的书院里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临着像孔夫子讲学时候会有的一株杏树。①

杏树很高,挨着院墙,一半的枝桠都探到了墙外的街巷里,轻轻地覆盖了一小片天空,却从未有人说过要将外侧的树枝斫去。

书院的所有孩子在入院读书前都要在杏树前的空地上对着孔夫子的牌位行拜师礼,额心一点朱砂。②其实他们那时候也不知晓谁是孔夫子,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认真地跪拜一棵树。可任是再顽劣好动的孩子,都会安安静静在蒲团上跪好,规规矩矩对宋审中行礼。

他们安静下来,也许是因为杏树看起来好像很老很老,像族中的长老。又或许是因为站在杏树下,以后要唤一声“先生”的人身形清瘦,一身半旧的浅灰色袍子从领口到袍角都整洁,头顶用一根乌木簪子将头发绾起,笑得那样温和,连眼角的细细纹路都显得温和,像他们在河边打水漂溅起的一道一道涟漪。蕴着的都是那时候孩子们一知半解的书卷气。

宋衡眼里的宋审中又和其他的孩子看到的不同。别人是“亦师亦父”,在他这处,是“亦父亦师。”

白日站在书舍里的是先生,先生会在他背不出书的时候拿着戒尺打在他手上,会摇着头说他坐姿不佳。

而书院散学后站在门前的是父亲,父亲会牵着他逛遍南城只为了给宋衡买他爱吃的饴糖,因为卖饴糖的老丈没有铺面,总是满城随意地吆喝。

父亲也会在杏树下教他认天上的二十八宿,教他哪里是摇光哪里是璇玑,告诉他牛郎织女隔得好远好远。还会把他举得好高好高,让他的视线能越过院墙围起来的四面天空,让他看一看宇宙苍穹。

三月宋衡生辰时,总是有漫天的雪白,开得那样绚烂又安然。

这一天书院是不讲学的,母亲会在树下支起八仙桌,做宋衡最爱吃的清蒸鲈鱼和各式各样精巧又不过分甜腻的糕点。

宋衡记得那时候母亲坐在桌前,父亲会折下小小一枝杏花簪在她发髻上,望着她轻轻地笑。

04·苏淮

宋衡记得是一个深秋。那个秋天的某一日,宋审中在出游归家时带回来一个少年。

宋审中进门时宋衡刚刚起身洗漱,端着半铜盆的热水预备净面,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迈过门槛去迎父亲归家。

他记得少年被父亲牵进书院门口时满眼的迷茫,神情也是初来乍到的手足无措。身上的衣料虽是上好的,却是几年前就时兴过头了的旧纹样和花色。

宋审中察觉到少年的局促,笑着唤宋衡过来,告诉他少年叫苏淮。

苏淮说:”我叫苏淮,紫苏的苏,淮安的淮。今年十四岁。”

宋衡端着盆,没法行礼,只得颔首示意。宋衡想了想,说:”我叫宋衡,宋词的宋,衡宇的衡。我比你年长两岁。“

宋审中在晚饭后告诉宋衡,苏淮的父亲是自己的同年好友③,调任为扬城知州。因着父母相继病逝,不得已投奔到宋家。

苏淮在院内收拾自己的包袱,抬头擦汗时不经意撞见了宋衡在看着自己,便冲他一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