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为人师长17(2 / 2)

穆棱问得直接些:“那么按照你的标准,哪个建筑师最符合你心目中所想?”

成名的建筑师,都有各自的风格,有一个参照,会比较容易沟通。

陆安迪却脱口而出:“我觉得你就很好啊!”

穆棱愕了一下,然后失笑:“你这样想想就好了,说出来我会尴尬!”

陆安迪一向不会奉承,所以在穆棱听来,这反倒是最厉害的奉承了。

陆安迪的表情却很认真:“穆先生,我说的是真话!前些天我整理资料的时候,看到你设计的青年保障住宅,一直印象深刻。”

“哦?”

“那个保障住宅,虽然套内面积只有十多平米,高度只有三四米,但却做了两层,利用空间错位,上面站着,下面可以坐着,上面躺着,下面可以站着,一层做出了两层的使用功能!……虽然牺牲了一部分舒适,但我想了很久,确实只有这样设计,才符合保障住宅的本意,它保障了最基本的安全与私密,让那些辛勤工作的年轻人有机会买得起房子,拥有自己的家——因为对多数中国人来说,租来的房子,都能不算个家。”

资料上说,上海每年有十几万高校毕业生,加上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年轻人,上海每年要接纳几十万就业青年,而这几十万人中,大部分人的年薪都不够在市区买一个平方。

“为了上班方便,他们在市区合租一个几室一厅的房子,从两人到四六人一套,厨卫公用,如果运气不好遇上房东要卖房,大家都得立刻搬走,有室友换工作离开,也得在网上找个人转租,你甚至都不知道跟你住的是谁......”

“这样的房子,没有安全感,没有**,也就没有尊严,更谈不上家的温馨,也许,这就是在大都市生存的代价吧。”

上海就像一个梦,让无数年轻人飞蛾扑火,但最终能在这座都市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的,又有多少?

虽然总会有成功的精英,但陆安迪更愿意关注普通平凡人的当下,尽管以她实习生的微薄收入,连普通大众的及格线都差得远。

如果不是有方睿姿,她就连留在上海找工作都不可能。

“穆先生,这个设计,您一定费了很多心思吧?”

若非如此,哪能每一方寸都尽其所用,以她的水平,就算绞尽脑汁,也无法把其中一个垃圾桶挪到一个更合适的位置。

除了很牛逼,没有别的形容。

穆棱露出一个笑容:“确实,那个方案,我自己也相当满意。”

他语气轻淡,“不过,这个方案并没有通过专家评审,后来我又设计了另一套方案,降低密度、减小容积,去除所有夹层,恢复标准层高,加大套内面积,最终成为所谓的标准小户型。”

换而言之,之前的方案全部推翻,后来的方案与市场上所有经适房没太大分别。

陆安迪瞪大眼睛:“为什么?”

“因为上海的保障住宅可以转卖。”穆棱解释说,“我设计的户型太小,按国内人的使用习惯,根本无法转化为可以流通的普通商品住宅,开发商怕影响销售。”

保障房并不以保障为目的,开发商考虑的第一位永远是利润,能流通的商品才有价值。

这一次轮到陆安迪茫然了,这是她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她一直以为,房子最终是为用户设计。

穆棱还没有告诉陆安迪,这个超小户型不仅开发商极力反对,施工图单位也反对,因为它太新鲜,太独特,让他们没了可以轻松拿来套用的现图——你如果动了别人的利益,阻力几乎是必然的。

建筑设计是一门带着镣铐起舞的艺术,即使你通读所有规范,拿着白纸黑字的设计合同,往往也无法预知真正的障碍在哪里。

陆安迪沉默得有些久,重新抬头的时候,语气有些忐忑:“穆先生,我没有什么见识,只了解一些处境跟我差不多的人。我刚才所说的,都是心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你会不会……觉得我不知天高地厚、眼高手低又操心太多?”

毕竟,上司都喜欢脚踏实地而不是夸夸其谈的下属。

穆棱目视前方,并没有因为她的问题停留脚步:“你师母弹的琴曲中,有一首叫《黍离》,它出自诗经,原诗里有一句话。”他慢慢念出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而从这一刻开始,他才真正将她看作一个未来的建筑师。

这时已经快要走到停车场入口。

“那洛依呢?”

穆棱忽然淡淡问,“你跟着他也有一段时间了,你对他有什么看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