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喜宴1(1 / 2)

彻夜落雪,白日才稍稍停歇。

未融尽的白雪压在含苞的红梅上,像山楂果子上化不开的糖膏。

“十三!十三哪去了?”沈老爷抻开了脖子喊两嗓子,左转右转都望不见人,颠颠地跑过几道游廊,腆着肚子叉腰,大白塔似地立在前厅。

喘匀了气,沈万山才抬手招来正在屋檐下扫雪的小厮:“去书房看看,少爷是不是还在读书!让他赶紧换衣裳!别误了吉时!”

“哎,老爷!”腰间系着根红布的小厮松烟应了声,把扫帚搁在墙角,快步跑向书房。

曲曲折折的回廊通向宅院深处,书房就在众多院落中最安静雅致处。

松烟笃笃地敲了两下房门,没应声,侧头一瞧,窗户没关,少爷正倚窗看书。

虽然是白天,但天气晦暗,少爷没点灯,就开窗借着天光翻页。看得认真,侧着脸垂着眼,浓密的睫毛向下一罩像闭了眼在睡觉,安静沉稳五官润朗,玉人似的。

但少爷肯定没睡。

睡觉也得看书。

少爷是文曲星下凡,落在金山银山上了。

松烟缓步走过去,估摸着少爷看完一页正要翻篇才喊了一声。

松烟还没说是什么事,他便将书一合,骨节分明的手收进袖中,眉眼一弯,薄唇启出个无奈的笑:“老爷让出发了?”

小厮让这一笑晃得一愣,隔着窗台,半晌才点头:“是,老爷让……哎,少爷——”

崔萑很快收拾停当,走出书房,踏下阶梯,穿庭过院。

年轻人挺拔清瘦的身材,长腿快步却不显匆忙,举止从容温润,石青底袖领滚绒的长袄让朔风卷起下摆,碎雪拍在绒毛上,清冷又蓬松。

崔萑来到前厅,沈万山一看他周身穿戴就急了,拍着圈椅蹭起来:“衣裳不是早送你房里去了?怎么还没换?眼看着时间来不及了。”

崔萑摇头:“只是去观礼,不用换大红的衣裳吧?抢了主人家的风头有失礼数。”

沈万山吹胡子瞪眼:“这能叫抢风头么?你到场就算他们最大的风头。你穿红的好看,俊俏得紧……别人也许失礼,你是举人!多少人读书到死都是个秀才,山里人家哪辈子见过举人?”

语气中略带苛责,但更多的是自矜得意。

说话间沈万山顺手递过一杯还翻着热气的参汤给崔萑,语重心长道:“请到你是那家祖上积德,他们沾些文气么,你也沾些喜气才算公平。”

崔萑接了,浅饮一口然后抬眉:“这也要公平?”

“沈家的人吃不得亏。”沈万山把双臂一摊,眼风带过大屋华居,“不精打细算,哪来这么大家业?宅子田地,还有矿……十三啊,这些以后都是你的。你记住,凡事算清楚,我方有多少本钱,能从对方那得到什么。赔本的买卖不做,也别净想着占便宜。公平么,生意才做得稳妥又长远。想当年,我手里只有父亲留下的五两银子,可以算白手起家……”

这是说过许多次的话了。见崔萑不耐听,沈万山一面叫人套好马车,一面等崔萑饮完参汤便推着他边往外走边道:“罢了罢了,也来不及换衣裳了,虽说惯例是压床童子要穿红的——”

崔萑默背着文章,脚下顿停,抬头双眼略睁:“不是只去观礼么?压床童子?我?”

“难道你不是?”沈万山翘了翘两撇胡子盯他,盯得崔萑鼻头的红爬到耳垂,才呵呵笑道,“你读书这些年不敢松懈,也是耽搁了。这次进京,得了官,就把事办了。双喜临门。”

崔萑明白说的是什么事,未置可否,只是想到十八岁的七尺男儿要做压床童子就郁闷又尴尬,看着披红挂彩的马车问:“一定要去?有这凑热闹的时间,不如多看两本书。”

“你的学问,不差这一时半刻。”沈万山“嗳”了一声,把崔萑送进马车,紧接着自己也钻了进去。

放下轿帘,沈万山低声对崔萑道:“早就答应了的,不好临时推辞。是有些委屈你了,你道那家人什么值得让你去的?祖祖辈辈多子多福,这一辈八个儿子都活到成人了,个个身强体壮的。十三啊,泼天富贵不如儿孙满堂,我就剩你这么一个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那么些都没留住……”

崔萑上车落座摸出袖中书本,刚开始看便听见这哀沉语气,转头正要安慰,沈万山已经仰头靠着车壁,张嘴呼呼大睡了。

崔萑:“……”

马车发动,能工巧匠打造的轮毂行进中让人丝毫不觉颠簸。越往山里走,路越崎岖,又是下了雪地上格外泥泞,但马车依旧行进平稳,在车厢中看书不会觉得不适。

约莫走了一个多时辰,黄昏时终于到了地方,赶上永昌县郊隆重的婚礼。

崔萑收了书,摇醒沈万山。

“哦到了?”沈万山擦擦口水,掀开帘子由小厮桐墨扶着下车。

崔萑将书放在车上,紧随而下。

一抬眼,朔风寒气扑面而来,隐约还夹杂着丝丝腥气。

风吹过后,所见不过遍地爆竹炸裂红纸,被重重叠叠的脚印碾进雪泥里。

抬眼,门楼上挂着红绸和灯笼,喜气盈盈,欢快的乐声随风送出。

办喜事的主人家姓李,祖祖辈辈住在山里。原先是猎户,后来靠贩卖皮草山珍置换钱财攒下几十亩田地。虽说远远比不得沈家富裕,在当地十里八村也算有名气。

赵国南方部分矿藏允许民营,永昌县盛产丹砂,沈万山包了座丹砂矿,这半年都在永昌县照看生意。

今日李家幺儿娶亲,请了沈老爷和其外甥崔举人到场观礼,满门欢喜。

山庄张灯结彩,门口赴宴的宾客欢声贺语,喜气热闹非凡。

“大喜大喜……哦,同喜同喜……”沈万山一露面就很快和主人家搭上话,喜笑颜开地拱手,客气中又不忘身价,“……是,外甥中了举人,是要进京准备明年会试了……里边请……中了就是进士了嘛,自然是要做大官的,到时候也要办婚事了……大喜啊……”

崔萑没有这番游刃有余的应酬手段,跟在沈万山身后,少作言语。旁人投来目光他便抬首温和一笑,也不知对方是主人还是客人,反正道声恭喜总不会失礼。

宴席设在宽敞的天井上,足有十来桌,众人就等着沈家舅甥到场便正式开始。新郎和父母高堂并七位兄长都出来相迎,说话间簇拥着沈万山与崔萑入了上席。

天差不多全黑了,跳跃的烛火燃在四面八角,烘出席间暖黄的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