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岂曰无衣42(1 / 2)

紫微宫中的九洲池位于皇帝寝宫的右侧,是宫内最好的赏景去处,池中的水由宫门边的洛水引入,水中央有亭台楼阁点缀,是夏日赏景避暑的一大胜地。

太平仰卧在小舟上,吩咐着身旁的宫人划入湖水中心的亭子,她手中把玩着那枚玉章懒懒问道,“婉儿最近在做什么?”

青梅轻摇着团扇回答,“上官大人前几日领了国子监庶生选拔的差事,最近许是忙着这些事务。”

仰卧在船头的人将团扇覆在自己脸颊之上遮挡着刺眼的阳光,“怪不得最近未在宫中见着她。”

“是,如今大人甚是得宠,身边宫人的口风也严得很,就这些还是妾跟大人身旁的姝儿拿殿下珍藏许久的桃花醉换来的…”

玉扇面下的人轻笑悠悠说道,“桃花醉而已,再同她多送一些。”

“诺。”

“你刚刚说她在宫外选什么来着?”

“回殿下,国子监庶生选拔。”

“在哪个坊?”

“回殿下,听说是在正平坊。”

宫人缓缓将船撑到了湖心亭台,从这个位置向整个九洲池看过去更是一望无际,太平起身整理了洁白的衣裙,提着裙裾踏入亭台。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还有清风送来的阵阵清荷香,让人醺然其中。

“前几日听工部的人说新建的公主府是不是也在正平坊?”太平落座在茶案前说道。

“回殿下,是。”

太平摇着团扇,发丝在额前徐徐而动,双目望着远方不知道思考着什么。

正平坊在洛阳定鼎门附近,离皇城门相去甚远,距南西两市也不算多近,好在清静离孔子庙也近,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国子监位于整个正平坊的西面,旁边便是孔庙,上官将马驻在大门前,看向东北面在大兴土木,大有建造宫殿的意味。

大门的孔夫子石像下站着一位身着紫色官袍的男子,上官上前行礼道,“王大人。”

男子叫王洵,任国子监的祭酒,主持监内的日常事务,本是下三品职位,仅次于当朝的宰相,但上官婉儿皇命在身,故而老远相迎。

王洵亦是拱了拱手,对来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二人穿过甬道进到正殿后,上官问道,“东北方向为何在大兴土木?”

男子笑道,“那是在修建太平公主的府邸。”

“府邸豪华,占去了正平坊的一半面积,怕是要修些时日了。”

上官点点头,言归正传,“天后是命下官前来为嵩山封禅选一些学子祭祀。”

“不知大人有没有可以推荐的人选。”

王洵端起茶杯沉稳道,“国学中倒是有一学生,就是出身低了些。”

上官摇摇头,“无妨,天后用人历来只注重才华。”

王洵笑了笑,“此人名叫张说,策论尤为一绝。”

“那便请大人将此人引来一见吧。”

片刻后着绿袍的官员便在殿门口引入一名男子。他身着布衣,发髻干净利落,面容儒雅随和,双手合拢交叉放在腰间,步伐沉稳,进来后先是对着二人行礼,而后问道,“不知道老师召学生来此是为何?”

“这位是天后身边的上官大人,此次来是为封禅遴选祭祀人员,大人问什么你答什么便是。”王洵捻着胡须说道。

“诺。”

说完后便低头转向上官婉儿的方向,女子开口道,“听闻你策论一绝,便以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为题做一篇文章吧。”

管夷吾与孙叔敖均出身低微,但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事业。

张说走到书案前,拿起管笔,上官在一旁点上线香,然后耐心的等候在一旁。

大约一炷香燃过男子便碰着宣纸走到上官跟前,“大人,学生写好了。”

上官接过后,通篇看过去字迹工整,词藻华丽,观点亦是新颖,里面指出题目原句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寒门学子大多经历过心智或者□□的磨炼,其磨炼更能够促就坚毅的心智成就一番大的事业,但也并没有过低的贬低贵族,相反还直言贵族有着许多寒门学子没有的广阔胸襟。

在上官眼里这就是一篇两头不得罪的策论,倒是挺会做人。

她将宣纸放下,“你叫张说?”

“回大人,是。”

“王大人的眼光果然不错,是入仕的好苗子。”

上官婉儿说完之后便从殿上离去。

走出国子监的时候李嫣儿在身后说道,“那篇文章分明就是左右逢源,毫无立场可言。”

“朝局如此严峻,不左右逢源早不知掉多少次脑袋了,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方为天下式。”

永淳元年六月

洛阳城中乌云密闭,雷声滚滚,天空中似乎被捅下一个窟窿般,任由着雨水从那里灌下来,上官婉儿站在乾元殿上看着檐壁顺流而下的雨水,心思早已飘到千里之外,洛阳的百姓已然有近千户流离失所,再如此下去…

武后在榻上撑着身子眉头紧锁,殿下的大臣亦是焦虑不安,泄洪的缺口到底有没有堵上,到底要不要炸堤分洪…

“报…”

殿外传来金吾卫洪亮的奏报之声,武后立即呵道,“呈上来!”

士兵从殿外疾步跑上前跪下说道,“回天后,安西坝的缺口金吾卫围堵了三天三夜都未成功,如今士气低迷,姜师度姜大人请旨是否要炸堤分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