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君思我兮然疑作33(1 / 2)

这个冬季太过漫长,终于让人盼来了春日,在梅边,在柳梢,在融化的湖面上均能望见那一抹春意。

上官穿过清晨的露珠,走到弘文馆的书斋中,初春的第一天授课,生徒们难免有些兴奋。

“你们知道吗?太平公主马上就要下降薛绍了!”

“这谁不知道?”李承志手拿着一把折扇,单手潇洒展开,眉头一扬颇有些说书人的样子,“薛绍的哥哥薛顗还私下跟我调侃…”

说到这里便戛然而止,身旁一位生徒凑上前慌张问道,“什么?”

男子神秘一笑,轻飘飘说道,“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哈哈哈哈…”

意思是娶了公主为妻,就相当于在家中平白无故的多了一级官府来约束家族,指不定哪天还要遭灭顶之灾。

话音一落,书斋中平添了许多爽朗的笑声。

“不知道公主殿下今日还会不会来读书啊?”

“都是马上要嫁作人妇的人了,在闺阁之中学习相夫教子才是正途…”李承志悠悠说道。

书斋门口一清脆悠扬的声音响起,“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这是论语中孔子被人诋毁,子贡的回答。

用在这里便是意指,太平有日月之光辉,即便薛家不想与她沾上半分关系,于她而言又伤得了什么呢?一群宵小之徒不自量力的在背后嚼舌根而已。

李承志转身看向说话的人,正是上官婉儿,他恨恨的瞪了她一眼,“上官婉儿你什么意思?!”

上官抬起衣角在书案前坐下,“字面意思。”

男子还想纠缠,教授却从书斋门口进来,而走进来的男子并不是此前的刘祎之,但年纪看着相仿,也十分喜爱捻须…

他在书案前轻咳了几声,“咳咳,刘大人公务繁忙,此后书斋的教学便由我来担任。”

“本官姓魏,名玄同。”

随后便翻开书案上的汉书,“好,今日我们来学汉书的党锢尹勋传。”

上官婉儿看着旁边空着的书案,不禁有些失神,自上元节之后便许久都没有再见过她,许是还气着…

“家世衣冠,宗族多居贵位者,作何解释?上官婉儿来说一说!”

这一声提问将失神中的人拉回,她转头看向魏玄同,男子正目光如炬的看着自己。

她将手中的管笔放下,起身行了礼说道,“家世衣冠,无非是接受家族荫蔽多居贵位,拿我朝举例,许多贵戚子弟,小小年纪便早早求官,腰配银印青绶,甚至有束发还在两角的年龄,便已经承袭高位。”

“但是,他们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吗?”

李承志起身说道,“你怎知没有,况且没有不可以学吗?”

她摇摇头说道,“左传有云,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意思是我只听过先学习而后从政,从未听过先从政而后学的人。”

“国家选官而不任贤,上不能辅佐国君,下无法安抚百姓,久而久之国家定会乱象丛生…”

崔湜起身附和道,“尚书亦有云,学古做官,议事以制。”

“学生同意婉儿的说法。”

说完便看了一眼一同站起的上官婉儿,上官也对他颔首微笑。

魏玄同捻着胡须微微笑道,“只是讨论,大家各抒己见。”

一名身形消瘦的男子亦起身说道,“孔子也说过,学而优则仕,学生以为任用人才为国之根本,与百姓安危相关,若是不加考核便任用权贵之子,那便是至百姓于水火!”

“所以学生也同意上官大人的说法。”

男子看着比其他生徒年长一些,魏玄同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俯首回答,“学生名叫魏元忠。”

上官透过屏风看向他,原来他就是魏元忠,天后准备提拔的那个御史…

说到这里众人都不再接话,魏玄同低沉道,“那今日就说到这里吧,下课!”

教授说完便走出书斋,李承志却走到上官的书案前,“你就是因为出身掖庭所以才对高门贵族有如此偏见!”

上官将宣纸,砚台装入书筐之中,淡淡说道,“此前或许是有些偏见,见到您便不见得是偏见了。”

接着对挡在眼前的人说道,“请让一让。”

李承志气的面目狰狞,狠狠将手上的扇子摔在书案之上,咬牙切齿的说道,“上官婉儿!我们走着瞧…”

上官走到弘文馆门口,将手中的书筐交到一直等在门口的嫣儿手上,“我们走吧。”

身后却传来一男声,“上官大人!”

上官转身看到是崔湜朝这边走来,她微微颔首,“崔公子。”

崔湜亦还了礼,“大人方才的见解与不才一拍即合,朝廷选才任贤便应该择优入仕,而家族荫蔽的贵族子弟也应该适当考核才对!”

“崔公子说的是。”上官抬眼看了看天边快要下沉的晚霞,不想再与他在此逗留,“若有机会再同公子探讨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