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12(1 / 2)

“夫人......何出此言?”

望着方寸大乱的吕雉,张良心下恻然,一时无言以对。

若刘季将戚姬封后,那么本就受他青睐的小王子刘如意,地位将顺理成章地更进一步。

无论老臣们如何力保现太子刘盈,以戚姬的手段与心机,更易太子只是个时间问题,毕竟,皇帝与皇后合力推行的事情,哪有办不成之理。

届时,无权无地位的吕雉,早就失去了保护子女的能力,人为刀俎,天下之大,却不会有任意一隅可供废太子刘盈安身立命。

作为最肥美的人形傀儡,只要他存活于世间一日,他特殊的身份便会吸引全天下的野心家与阴谋者,就像黑暗森林中吸引豺狼的懵懂羔羊。

纵使曾于逃命时数次遗弃孩子的刘季忽然转性,突发舐犊之意而宽待刘盈,戚皇后与逐渐长大的太子刘如意,会怎么想?

无论将刘盈关在监牢、囚入冷宫,抑或远远打发到偏远诸侯国,都不能使她们全然放心:

毕竟,幽暗阴深的监牢和冷宫内,依旧可以滋长阴谋,而诸侯国再山高水远,也无法阻拦野心家不远万里前去游说的步伐。

只有死掉的废太子,才是最好的废太子。

张良平生运筹帷幄,算无遗策,自然对这其中暗藏的玄机心知肚明,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吕雉今夜会直接与他点破道明。

他一直认为,吕雉富有韬略且毫无畏惧,是胸有激雷尚面若平湖的人,论起心狠手辣,断不输刘季;

但此时他醒悟了,眼前这个女人并非无敌,她与刘季不同,她的盔甲之下,也有软肋。

比起翻脸无情的皇帝,自己的生路,大概还是会系在心软的皇后身上,他这么想着,拿定了主意。

张良无声地叹了口气,

“事已至此,夫人还得从长计议啊。”

“我不想看着盈儿去死,我也不想看着鲁元将来被随随便便打发嫁出去。

这次,我,我一定要保住我的孩子们......”

吕雉嗫嚅着,有些语无伦次,她忽然想到九百年后那个襁褓中的小公主。

世人都说,狠毒的她为了登上后位,不惜扼死亲生女儿而嫁祸王皇后,可只有她知道,这种诋毁有多么荒谬,不仅是对她人性的贬低,也是对她智慧的轻视。

登上后位有千百种方法,而世间没有任何事物,值得她用孩子的性命来换取。

“老臣明白,夫人不必多言。

只是眼下,夫人计将安出?”

吕雉感到眼眶发热,她深吸几口气,努力把情绪憋回去,心中已模模糊糊有了对策,

“不用去求刘季,那是徒劳,还让他笑话。

趁功臣大将们都在,我豁出脸面,挨个求一求说一说。”

张良沉吟了片刻,

“老臣倒是以为,夫人此时不宜过多接近元老们。

一来,人多口杂,流传出去的话,夫人反倒落下个四处串联的罪名,授人以柄,若被陛下得知,于夫人大大不利。

二来嘛,以老臣对他们的了解,会替夫人出头去争的人,即便夫人不说,也必然会去争。”

“张大哥此言甚是,我一时情急,考虑不周。”

吕雉点头认同,十分感激张良的提示。

“只是,对于他们的劝谏,陛下恐怕早有准备了。光这些人,还不够......”

“确实不够,”吕雉细细咀嚼着这句话,忽然,她似想到什么,眼中精光大动,猛地揪住张良的衣袖,

“我可以去找韩信,请他帮忙。”

张良不动声色,

“夫人以为,时至今日,陛下还会听取韩信的意见吗?”

吕雉哂笑,

“张大哥,我只是一时惊慌,并非失智发疯。

陛下自然不会听韩信的。

或者说,对于韩信的话,陛下会反着听。”

“嗯,这是一步险棋,若与韩信商谈,夫人不能空手去。”

“张大哥放心,我手上大概握有一些让他害怕的东西。”

张良眯起双眼,嘴角重新挂上笑意,

“那老臣在此,恭祝我大汉皇后,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吕雉对他行了一个大礼,

“我纵粉身碎骨,亦难报张大哥今日出手相助之恩。”

“夫人过谦了,老臣其实什么都没说。”

吕雉手中握有的筹码,是钟离昧的下落。

钟离昧是项羽麾下的大将,于固城之战时重挫了一路凯歌追击的刘季,把他困在阳夏城,逼得刘季不得不忍痛割肉,对韩信及彭越重重封赏,才换得他俩千里来援。

因此,刘季对钟离昧的恨,可谓深入骨髓,不光因着战败,也因着被迫裂土封王的屈辱。

垓下之战后,清扫战场时,他上穷碧落下黄泉,死死找寻钟离昧的尸身,却遍寻不到,气得咬牙切齿。

根据九百年后武则天看到的史料所载,钟离昧于乱军之中逃脱,藏于故乡东海郡的伊庐乡。

入汉后,韩信被封楚王,伊庐乡成为楚国的领土,始终被通缉的钟离昧索性改头换面,秘密投奔了韩信。

明明是战场上势不两立的对手,为什么韩信最终会接纳钟离昧呢?

因为韩信,是钟离昧的老朋友。

他俩几乎同时加入反秦大军,年龄相仿,又都是旧贵族的后人,惺惺相惜,遂成为好友。

云从龙,风从虎,楚汉相争之时,韩信归汉,成为汉军中最猛的战神,而钟离昧始终留在楚营,极受项羽器重。

所以,走投无路的钟离昧,才会选择投奔楚王韩信,而出于多年的友情,韩信也秘密收留了他。

上一世的吕雉,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便暗暗疑惑,一员名将,在众目睽睽之下,是如何从万军中插翅而飞的呢?

她强烈地怀疑,早在垓下之战时,韩信便对这位老友网开一面,帮他逃匿;

这也充分解释了,为何后来钟离昧会毫不迟疑地再次找到韩信,求他庇护。

只不过,据《汉书》记载,钟离昧这次看错了韩信,东窗事发,刘季命韩信交出钟离昧,而韩信犹豫再三,还是奉上了钟离昧的头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