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感慨75(2 / 2)

沿途所见,商铺稀少,仅有几家香烛铺和杂货铺内透出微弱的灯光,生意冷清,店内的人也是无精打采。

张世强骑马经过时,店内的掌柜和伙计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又低下头去,丝毫没有招揽顾客的意愿。

这一切,都是军阀的野心与官僚无能共同酿成的苦果。

若是以前的张世强,或许不会生出如此多的感慨,但如今的他,却不知为何心中充满了对这座城市命运的悲悯。

“真是奇了怪了。”小旗官心中百思不得其解。在那些训练结束后的总结会上,以及张天仁在灯光下为他们小旗官和亲丁们讲解诗书、练习写字的夜晚,张天仁已将民族大义、军人的责任与做人的情怀,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每个人的心田。

这半年多来,每个人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变化显而易见,比如身份地位的提升、财富的积累、家庭状况的改善,以及个人体质和能力的飞跃。这些外在的变化,不仅自已能够感受到,连外人也能一目了然,尤其是能力的提升,几乎让每个人都能亲眼见证。

经过亲丁队近乎魔鬼般的训练,每个人都变得体能过人,跑上十几里的山路也毫不费力,翻墙爬树更是不在话下。擒拿格斗成了基本技能,刀枪火铳乃至火炮的使用也游刃有余,更不用说识字书写了,这些都是以前那些贫困军户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然而,这些只是外在的变化。内心的转变则是更加微妙而深刻的,它们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或许连当事人自已都未必能完全察觉,更不用说外人了。

如果张世强能回到半年前,与那时的自已相遇,他一定会惊讶于自已的巨大变化。

曾经的他,缺乏责任心,只图眼前的小利,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简单生活。他依附于百户张天仁,因为张天仁是堡中最有权势的人,而其他人则不屑一顾。

那时的他,腰板从未挺直过,与人交谈时总是畏畏缩缩,缺乏自信。

他对浮山以外的世界知之甚少,超过二十里的地方对他来说就是一片未知的黑暗。

半年前,张世强做梦也想不到自已会骑马前往登州,更别提求见兵备道大人了。

这一路虽然辛苦,早晨摸黑出发,晚上摸黑到达,第二天又要摸黑返回,紧接着还要继续操练他那支一百多人的亲丁新军,但这样的劳累却让他感到充实和满足。

他意识到,只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才能真正体会到以往那种像土拨鼠一样庸庸碌碌的日子是多么的无趣和乏味。

那样的生活,一百年和一年又有什么区别呢?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道路,他就再也不会回头。

诸多领土后,昔日庞大的登莱如今仅余两府,且其中一府满目疮痍,这样的巡抚与总兵设置,确实显得多余。

此等风声不胫而走,城中人心惶惶,更添几分破败景象。

当张世强匆匆赶到刘景曜的兵备道官邸时,立刻察觉到了异样。官邸四周,人群散乱,或站或蹲,甚至有人盘腿而坐,形成一个小圈子。

圈子中央,几人坐在小凳子上,正斜倚着头与人谈笑风生。

暮色四合,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旱烟味,红光点点闪烁,这是辽东人钟爱的消遣方式。

由于登州与辽东交往频繁,这种辽东的稀罕物在登州也颇为流行,不少登州人因此染上了抽烟的习惯。

然而,这样的场景若出现在市井街头或商铺之外尚属平常,但在兵备道府邸门前出现,则显得极为不妥,甚至是荒谬。

尽管朝廷“以文制武”的传统正面临挑战,但兵备道作为按察司副使,乃是从三品的文臣高官,其地位甚至在巡抚之上,府、州、县官员更是远不能及。

兵备道府邸理应戒备森严,有兵丁护卫。

而眼前的这些营兵,身着青灰色军服,站没站相,蹲没蹲相,更甚者还大声喧哗,荤素不忌的笑话不断,将府邸周围搞得如同市集一般喧闹无序。

这等无视规矩的行为,简直是将负责监管兵丁将领的兵备道大门当成了兵痞子的聚集地,若此事传扬出去,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