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突然出现的俏丽身影70(1 / 2)

为了方便匠人们日常进出,特别开辟了一座堡门,并修筑了一条便捷的小路直通堡东的主干道。

在匠人们居所的核心区域,也即这条道路的尽头,紧挨着几十座工棚的最北端,此刻正静静地矗立着一个造型奇特、对胶东人而言极为罕见的装置。

“大人,这件物品完全按照您的设计图打造,分毫不差。”

林重贵满面春风,兴奋得眼睛都亮了起来,他指向那长达十几米的物件笑道,“虽然咱们没有实际经验,但幸好有这儿顶尖的铁匠、木匠,还有手艺了得的皮匠老张,大家集思广益,竟然真的把它做出来了!”

“好!好极了!”张天仁同样难掩喜悦之情,他望着眼前的杰作,大声笑道,“明天咱们全员出动,把这台翻车安置到那个大池子旁边去!”

张天仁口中的大池子,即是精心设计的蒸发池,拥有巧妙的进出水系统,但需人工维持池内水量的标准。

在现代化盐场,这类任务交由电动水泵轻松完成,但在此情境下,他们依靠的是更为传统的方法——大型水车。

有趣的是,尽管北方多地缺水严重,历史上常遭旱灾侵扰,导致农民起义频发,但相应的水利工程却显得极为匮乏。

张天仁深感,与其寄希望于明朝政府兴修水利,不如祈祷老天爷多下几场雨来得实际。

眼前的翻车,乃是南方水车的放大版,其浆叶宽大,踩踏省力,预计能满足盐池调节水量的需求。

张天仁计划不仅建造这一架,更要充分利用人力,多造几架,让无法直接参与战斗的青壮年轮流操作,以确保盐池的稳定运行。

与传统的煮盐法相比,这种盐池生产方式不仅在效率上提升了百倍乃至千倍,更保证了海盐的高品质。

得益于科学的蒸发、调节、结晶等流程,结合烈日暴晒与人工搅动,最终产出的海盐质地优良,数量可观。

想象着本堡及周边盐池的年产量轻松突破几千万斤,张天仁信心满满。

从蒸发池到调节池,再到结晶板、结晶池,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布局,巧妙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了海盐生产的高效与优质。

与后世苏北的大型盐场相比,除了规模上的些许差异及现代技术的加持外,其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几乎如出一辙。

每当想到那洁白如雪的盐粒,仿佛泥土般轻易就能用木铲铲起,转瞬便能换成银两,张天仁的心中就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简直是乐不可支。

在这个时代,作为穿越者的他,无疑占据了先机。

晒盐这种既简单又低成本的方法,虽然直到清朝嘉庆年间才逐渐为人所知,清末才广泛普及,但在他手中却提前绽放出光芒。

反观明朝此时,虽然也有井盐晒制,但技术原始,产量有限。

而海盐如淮盐、鲁盐,更是依赖世袭的灶户们夜以继日地煮海熬盐,不仅成本高昂,产量也难以满足需求,这也是明朝百姓吃盐困难、盐商利润丰厚的重要原因之一,归根结底还是技术瓶颈所致。

然而,张天仁并没有打算将这项宝贵的技术轻易外传。

他深知盐池看似简单,实则蕴含诸多门道,从布局设计到进水结晶,都有讲究。

因此,除了最信任的几位心腹,他并不打算轻易透露这些关键技术。

他打算在自已拥有足够权势和力量之后,再考虑是否推广晒盐法,以惠及更多百姓,而非让那些唯利是图的盐商趁机渔利。

“明日便安装这水车,并调集人手继续打造。

除铸炮团队外,所有参与者每日都将享受鱼肉米面的供应,每月更有二两银子的工钱。老林和你们几位老手匠人,每月可领五两,年底还有额外红包!”张天仁留下这番激励人心的话语,心满意足地离去。

回到家中,张天仁吩咐老张贵点亮油灯,备好笔墨,借着微弱的灯光,他开始认真地书写一封重要的“八行”书信。

作为一名武将,他的书法却异常工整,甚至可以说有些过于精美,这在武人中实属罕见。

明朝时期,纸张资源相对匮乏,即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浮山原始森林,也未能有效转化为纸张产量。

因此,人们格外珍惜字纸,流传着许多敬惜字纸的故事和箴言。

张天仁自幼习字,从未间断,虽以颜体为主,略显呆板,但在这个时代,他的书法已算得上是上乘之作。

为了符合时代特征,他特意将字迹写得略显粗糙,字间距拉开,用笔也更为有力。书写完毕,他举起纸张,在昏黄的灯光下仔细审视,确保每一笔都恰到好处。 “嗯,这字写得还真有几分气势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