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谈判54(2 / 2)

至于张献忠,则因左良玉的连战连捷而岌岌可危,覆灭之日似乎指日可待。流贼之患,历来是士大夫心头大患,他们深知历朝历代多因农民起义而覆灭,故而对于能否根除流贼,尤为关注。明朝虽已显露衰败之象,但立国二百六十余载,根基尚深,再撑数十年亦非难事。至于未来的路,则留给后人去走,而他们,只愿在有生之年,不见国破家亡之景。

这样的想法,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颇为普遍。

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有一群对星宿运行与屠龙奇术抱有异常热忱的“智者”,他们日复一日地沉浸在推演之中,试图窥探明朝龙脉的兴衰年限,以及自已何时应“出山”救世。这样的“人才”不仅存在,而且为数不少。一个国家的脊梁,往往在于士绅阶层,若这一群体心生异志,国家之根基便岌岌可危。历史镜鉴,前元之覆灭,正是因刘基、李善长等士绅精英的背弃,不久便被朱元璋引领的起义军逐出中原,蒙古铁骑的辉煌终成过往云烟。

时至今日,大明虽未至土崩瓦解之境,却也难掩颓势,不容乐观。林秀才作为旁观者清,认为只要剿灭流贼之核心——李自成与张献忠,其余如革左五营、曹操之辈,不过是土鸡瓦犬,不足为患。尤其是李自成,此人野心勃勃,非寻常盗匪可比,其志在天下,而非一城一池之得失。

在中国历史上,怀揣异志者多如过江之鲫,然而,能同时具备异志与实力的,则寥寥无几。李自成便是其中之一,他善于练兵,驭将有方,战术多变,令官军疲于奔命,束手无策。当前局势的相对稳定,实则是洪承畴与孙传庭师徒二人多年苦心经营的成果,换作他人,未必能维持此等局面。

张天仁对林秀才的这一见解颇为认同,他虽历史知识有限,却也知晓洪、孙二人在明末的支柱地位。尽管他们的结局不尽如人意——洪承畴终降清廷,孙传庭则饱受磨难,复出时已老态龙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任期间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与担当,远非当时那些庸碌无为的官员可比。

然而,林秀才与张天仁的共识仅限于明朝内部局势。他们未曾料到,关外正有一头饿狼悄然壮大,不时侵扰中原,每一次入关都是对汉地的残酷掠夺,城池沦陷,军民遭殃,金银财宝更是被劫掠无数。这便是后金,一个已建立政权的强大敌人,而大明上下却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仅将其视为嘉靖年间骚扰边境的俺答汗之流,以为其势终会自消。

殊不知,俺答汗与后金虽有相似之处,但后金之患远甚于前。它不仅多次兵临北京城下,更将整个辽东纳入版图,成为大明王朝难以忽视的致命威胁。

这种观念在林秀才心中根深蒂固,当张天仁提及对后金的深切忧虑时,他只是淡然一笑,轻轻摇头:“建奴之患,不过是小打小闹,何需国华兄如此挂怀?”见言语间难以达成共识,张天仁也并未强求,毕竟此番与这位州官幕僚的长谈,已让他对明朝国内的政治军事格局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此番交流,让张天仁对明朝的看法大为改观。他曾误以为这个国家尽是些目光短浅、局限于自身小天地之人,而今却发现,明朝之中亦不乏英才。他心中不禁感慨:“与国华兄此番长谈,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夜色已深,林秀才猛然意识到秦知州还在府中等候,自已竟因谈兴过浓而忘却了时间,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歉意。“明日一早,我必亲赴州衙,向知州大人禀报。”他诚恳地说道。

“理当如此,相信会是一番宾主尽欢的景象。”张天仁回应道,语气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

“哈哈,这一切还得仰仗先生周全。”林秀才笑言,对张天仁的机智与远见充满了敬佩。

此次会面,对两人而言皆是收获满满。林秀才惊讶于张天仁这位年轻军官的广博学识与敏锐洞察力,而张天仁则对林秀才在军事、地理及朝野局势上的深刻见解深感钦佩,心中萌生了招揽之意,却又自知目前条件尚不成熟,只得暗自思量:“此事且留待将来。”

夜色渐浓,两人在星空下拱手作别,各自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对张天仁而言,成长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接下来便是要大展宏图,稳固根基,壮大实力。崇祯十一年,距离明王朝的落幕仅有六年之遥,时间紧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