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反击53(1 / 2)

巡检司府内的喧嚣一夜未歇,待晨光未破晓,冯三宝遇刺身亡的消息便如野火燎原般席卷了整个胶州城。这起悲剧因添上了一名无辜小妾同遭不幸的细节,更添了几分桃色与悲凉的色彩,民间传闻也随之四起,纷纷扬扬。从贪色遭报应到情变引发的血腥复仇,种种版本不一而足,被百姓们添油加醋,传得沸沸扬扬,直至冯三宝的死因都被扭曲成了小妾毒手所致,早已远离了真相的轨道。

与此同时,城门的高处悄然出现了异样的景象,吸引着早起行人的目光。在官府尚未介入之前,一群识字的市民已蜂拥至城门下,或凝神默记,或奋笔疾书,更不乏义愤填膺之声四起。明朝社会特有的小传单文化再次显现其力量,从宫廷秘闻到街头巷尾的妖言惑众,无一不迅速传播,即便是在交通不便的时代,这些消息也能以惊人的速度遍布每一个角落。

然而,今日城墙上的内容却非寻常之物,既不是神秘的谶语,也非宫闱秘闻,而是直指胶州官场的一桩丑闻。从同知大人到知县、典史,三位官员的姓名赫然在目,紧随其后的,是他们受贿、贪赃枉法的铁证。不知何方神圣,竟能将这几位官员家中的账簿一一揭露,每一页都详细记录了他们收受贿赂、强取豪夺、徇私枉法的种种恶行,其手法之恶劣,令人发指。

这一幕,无疑是对明朝官场腐败现状的一次无情揭露。在那个时代,清廉几乎成了奢侈品,官员们早已深陷贪腐的泥潭,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利益网。海瑞式的清官早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官场,是一个利益至上的整体,任何试图打破规则、保持独立的人,都将面临无尽的打压与排挤。

然而,潜规则终究见不得光,一旦被公之于众,便如同被剥去了伪装的外衣,露出了其丑陋的真面目。

此刻,几位高官的罪行如同烙印般赫然贴于城墙之上,即便随后有官兵匆匆赶来试图清除痕迹,却也难以抹去这些官员即将面临的命运转折。一旦有哪位巡按御史决心以此作为政绩,一纸弹劾奏章上达天听,那等待他们的将不再是简单的离职,而是牢狱之灾的严惩。

正午时分,胶州城仿佛被卷入了一场风暴的漩涡中心。一边,巡检司内因冯三宝之死而忙碌的衙役们正急于破案;另一边,上司的雷霆之怒如晴天霹雳,责令他们即刻放弃手头之事,全力追查城门之上神秘出现的揭露官员丑行的元凶。这任务对于平日只擅长处理邻里纠纷的衙役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他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这高空作业的“高科技”,岂是他们这群只会抓小偷、调解家务事的衙役所能企及?调查?简直是笑话一场。

与此同时,远在客栈内静候消息的浮山所军户们,仿佛被遗忘在了喧嚣之外,无人问津。直至夜幕降临,正当众人以为又将在此度过一夜时,客栈外突然响起一阵骚动,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请安声,打破了沉寂。随着院门吱呀一声开启,一位身着儒衫、头戴方巾的秀才在众人簇拥下步入客栈,其身份一目了然,乃是州衙中举足轻重的林师爷,知州大人的左膀右臂。

客栈内,张天仁正与掌柜金某悠然品茶,话题围绕着山东的水质与各地名泉展开,气氛融洽。金掌柜眼尖,一眼便认出这位不速之客的身份,连忙放下手中瓜子,低声向张天仁介绍。随即,他快步迎上前去,于台阶之上躬身行礼,言辞间尽显恭敬,并欲以窖藏好酒款待,却被林师爷以公务为由婉拒,其温文尔雅、谈吐不凡,令人印象深刻。

这位林师爷,身为浙江诸暨人士,与绍兴府人一样,科举之路并非其终极目标,而是以此为跳板,成为名震一方的师爷,以智谋与笔杆子在官场中游刃有余,赚取不菲财富。绍兴师爷之名,在明朝官场上如雷贯耳,他们不仅收益丰厚,且风险相对较小,即便东家落马,他们也能凭借庞大的师爷网络,化险为夷,其影响力之深广,令人咋舌。

“老金,你太客气了。此番前来,乃是公务所迫,酒就免了,心领便是。”林师爷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生好感,其才华与风度,无疑是他能在官场中如鱼得水的重要原因。

“无妨,改日再掘一坛佳酿,让先生回府细细品味。”林先生婉拒了掌柜的热情,转而将目光投向张天仁,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深意。

片刻的静默后,他嘴角微扬,拱手一揖,正式而又不失礼貌地说:“学生特来拜见副千户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