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火器打造进展45(1 / 2)

三月底的沿海地带,春意盎然,温暖的气息已悄然弥漫。四周群山披上了翠绿的盛装,与远处那片碧波荡漾、蓝得深邃的大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画卷,难怪后世将其誉为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

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里,张天仁偶得闲暇,便会策马于堡墙之上,或是巡游于海边的烽火墩之间,目光穿越无垠的海面,心中思绪万千,深邃难测。他的内心世界,如同这浩瀚的大海一般,复杂而难以捉摸,旁人无从知晓,也无需妄自揣测。

如今的张天仁,生活与往昔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他麾下的亲丁队伍日益壮大,装备焕然一新——鸳鸯战袄光鲜亮丽,铁网裙与长皮靴坚实耐用,红缨笠帽与牛皮腰带更添几分英武之气。这支队伍行走在路上,无不引来众人侧目,张家堡副千户亲兵的威名,早已传遍四方。

新衣新貌,加之严整的军容与独特的军姿,让张家堡的亲丁们士气高昂,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的形象赢得了周边军堡百姓的广泛赞誉与好评,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私下里更是赞不绝口,甚至带动了向张家堡亲丁提亲的热潮。

反观当初选择煮盐的人们,如今却多有悔意。相较于亲丁训练的辛苦,煮盐的繁重劳动显得更为不堪,且待遇远不及亲丁。一日三餐的供应、衣物鞋履的发放,以及每月一两五钱的饷银,都让煮盐者心生羡慕与不甘。他们纷纷打听张天仁是否还有招募新人的打算,却只能带着失望而归,因为受限于现有的地盘与财力,张天仁已无力再扩大队伍。

面对这样的局面,张天仁心中不免生出几分焦躁。他已出招,但对手的反击却显得异常疲软,这让他感到既憋屈又无奈。他深知,无论是登州还是胶州,都不会允许他过度扩张势力,因此他只能暂时将方家集纳入囊中,而巡检司的大部分地盘,依旧掌握在冯三宝手中。

尽管冯三宝已元气大伤,失去了众多部下,但只要他头顶的官帽未摘,只要他不主动犯错,张天仁便无法继续发难。这种蓄力待发却无处施展的感觉,让张天仁倍感压抑。他坚信冯三宝绝非善类,定在暗中蓄力反击,只是这反击的形式与时机,却如同海上的迷雾一般,难以捉摸。

“大人,大人,急事禀报!”

正当张天仁驻足于村口东侧,那座废弃墩堡之前,凝视着它与大海之间微妙的连接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喘息声由远及近。他转过身,只见小旗官张世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来,脸上却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

“何事如此慌张?需知稳重乃为将之道。”张天仁语带责备,眼神中却透出一丝温和。

张世强连忙收敛笑容,恭敬地解释道:“大人,此事非下官之过。乃是匠户老林,急寻大人不得,焦急万分。下官追问缘由,他却守口如瓶,故而只得亲自前来通报。”

言语间,张世强不自觉地吐了吐舌头,显然是对自已差点脱口而出“小人”二字感到后怕。张天仁曾严令部下,尤其是小旗及以上官阶者,须以“下官”或“卑职”自称,违者严惩不贷。

“你啊,跟了我这么久,还是这副急躁模样。”张天仁佯怒瞪了他一眼,心中却知张世强虽年长几岁,但在自已面前总像个孩子般纯真直率。

他深知老林的性格,若非有要事,绝不会如此急切。于是,他当机立断:“走,去看看老林究竟有何急事。”

一路上,张天仁心中盘算着亲丁队伍的扩建计划。虽然人数未增,但后勤与装备的准备却从未停歇。铠甲虽昂贵,难以大规模打造,但护腕、护胫等小件防护装备已备足数百套,静待时机统一下发。长枪与直刀的锻造工作亦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生铁与柴炭的供应从未间断。

此外,张天仁还注重工匠的培养与技艺的传承。五家匠户不仅为军队打造了精良的武器与防具,还改善了堡中的农耕工具,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他更是派遣了十几名年轻学徒前往学习,意图将这份宝贵的手艺发扬光大。未来,一旦资金充裕,他计划大规模培养铁匠、皮匠与木匠,为张家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