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各方打点44(1 / 2)

“回禀大人,”两人并肩步入大堂,待坐定后,周炳林即刻命人奉茶。张天仁悠然自得地品着茶,轻描淡写地将今日之事娓娓道来,即便是提及斩杀近三百盐丁之事,也显得云淡风轻,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周炳林闻言,初时惊愕不已,面色数变,随后便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显得颇为为难。大堂内的气氛随之凝固,静得只能听见茶水轻触碗沿的细微声响。

张天仁对此并不着急,他悠然自得地吹着茶面上的浮叶,细细品味着千户府珍藏的佳茗,心中自有计较。他知道,此事虽对他而言意义重大,对周炳林而言,亦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巡检司豢养的盐丁众多,但历来被视为无足轻重。而今,一次性解决如此众多的盐丁,且处理得干净利落,无迹可寻,这在普通人眼中或许是大祸临头,但在有识之士看来,却是一场利益与风险的博弈。

“国华,”周炳林终于开口,直奔主题,“若老夫也涉足盐业,日后的账目又该如何分配?”

张天仁闻言,笑容可掬地望着周炳林,眼中满是真诚:“大人,制盐之业繁琐且耗资巨大,需雇人监管,又需自掏腰包。您又何苦涉足其中,劳心劳力呢?但请大人放心,无论下官日后的生意如何扩张,都定会为大人预留一成利润。”

“一成?”周炳林眉头微蹙,显然对这个比例不甚满意。他深知,区区百户所每月收益有限,即便全部投入盐业,所得亦不过尔尔。而今张天仁只提一成,在他看来,实难令人满意。

然而,张天仁却早已料到他的反应,微笑着解释道:“此番行动,下官共投入五百担盐,折合六百两银子。扣除成本及抚恤伤兵的费用后,尚余三百两净利。大人这一成便是三十两,我已带来,请大人笑纳。再者,登州兵备、莱州府、胶州、即墨县等各方,下官亦需打点,虽多寡不一,但皆是心意所在……”

“哦,原来如此!”周炳林听后,脸色瞬间由阴转晴,心中的不悦一扫而空。

尽管张天仁手头有三百两银子的盈余,但这笔钱在各方打点之下,至少需要削减一半,以确保各路关系顺畅,从而换得一份安宁。三十两银,看似不菲,实则已是深思熟虑后的分配结果。在那银价动荡、通货膨胀加剧的时代,三十两银已足以与清廉知县一年的俸禄净利相媲美,足以支撑普通百户家庭过上数年较为宽裕的生活,更不必说周炳林作为千户,能用它养活数名亲丁,充实自已的队伍。

在明朝的官场生态中,即便是向宰相级别的阁老送礼,五十两的门包外加二百两的红包,也足以解决一些寻常琐事。若欲行大事,则需更丰厚的银两作为后盾,一二千两便足以影响州县官的任免。大名士钱谦益为求复出,所费亦不过两万两之数,可见银两之威力。

周炳林身为千户,年俸虽有几百两,但开销亦大,能有张天仁这般稳定的干股收入,自是乐意合作。他激动之下,打断了张天仁的话语,面色潮红,仿佛醉酒般兴奋,拍板决定:“此事就此定下!本所作为守御所,地方上若有风吹草动,老夫自会为你挡在前面。若有人不服,让他们去山东都司申诉便是!”

明朝时期,地方间通讯不便,公文往返耗时良久。巡检司若欲告状,必经胶州或直接找千户所。张天仁深知自已在登州已有布局,胶州再稍加打点,便能形成两道防线。至于山东都司那种高门大户,冯三宝这等地方恶霸,又如何能轻易渗透其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