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贩私盐35(1 / 2)

张天仁并未直接踏入话题的核心,而是巧妙地将话锋一转,将聚光灯投向了一直以来较为低调的苏万年。“苏万年,你曾在私盐行业中摸爬滚打,不妨与我们分享一番,这行当的运作机制及其背后的巨大利益链。”

苏万年闻言,虽略显局促,却也未加推脱。今晚的氛围异常融洽,众人围坐于张天仁这位新任上司周围,心中都揣着对未来道路的深切关怀与期待。毕竟,谁也不想让这初露锋芒的小团体再次沉沦于过往的困苦之中。

在片刻的沉吟后,苏万年终于开口,将私盐行业的秘密和盘托出,言辞间透露出对这一行当的深刻理解。他解释道,盐民们通过熬煮海水所得的盐,仅是盐利链条中最基础的一环。这些盐被送往浮山盐场后,便摇身一变成为官盐,由盐大使掌控其销售。在此过程中,军户们辛苦熬制的盐,每石仅能换得三钱银子的微薄收入,而官盐在掺入沙子后,售价却能飙升至三两,这其中的利润差距,足以令人咋舌。

然而,官盐因品质不佳且价格高昂,往往只能成为穷困潦倒之人的选择。而在胶莱一带,百姓更偏爱质优价廉的海盐或粗盐,其价格虽低于官盐,但盐的质量却更胜一筹。

至于私盐,则是由各地豪强与有背景的商人操控,他们从小商贩或巡检司手中低价收购私盐,再经过层层转手,最终到达百姓手中时,价格已翻了一番。这背后,私盐的命运实则掌握在那些大世家、豪商、地主以及胶州城盐政巡检的手中,他们共同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利益网。

特别提及的是,巡检冯三宝,这位在私盐界呼风唤雨的人物。他手下养着三四百名盐丁,其中不乏亡命之徒,对私盐贩子的管控之严,可见一斑。没有冯三宝的默许,私盐贩子难以在胶莱地面立足,一旦触犯其利益,后果不堪设想。

整个胶莱地区乃至青州、登州等四府,私盐的流通量惊人,年销量可达二十万石之巨。加之冯三宝在盐场与盐大使勾结,低价收购官盐再行转卖,其一年所获之利,保守估计也有十万两白银以上,甚至可能更为可观。

在崇祯年间,国家盐税收入寥寥,全年不过几十万两白银,鲜有突破百万大关之时,而这区区之数,竟不及一个巡检官员一年的非法所得,此情此景,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知晓,恐也要为之咋舌,震惊不已。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至崇祯十一年。去年,龙椅之上的皇帝数次于平台之上召见群臣,探讨国家大计,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军饷与财政之困。遗憾的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儒臣们,虽能口若悬河,阐述治国大道,却难以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正能够扭转乾坤的治国良策更是难觅其踪。

这一年,大臣杨嗣昌更是提出了增加田赋的提议,意图将国家危机转嫁给无辜的百姓。在他们眼中,百姓除了揭竿而起,别无他法,而造反之事,彼时已屡见不鲜,至于那些受灾地区的民众,其生死更是无人问津。张天仁翻阅着去年的邸报,心中不禁涌起阵阵寒意。他读到某地数百万民众遭受天灾,而朝廷的所谓“赈济”,竟是崇祯皇帝从内库中拨出的区区三千两白银,这哪里是赈灾,分明是在火上浇油,将更多的百姓推向了朝廷的对立面。

崇祯十年,国家不仅在外失去了朝鲜与皮岛,更在内失去了民心。因加派赋税,西北烽火连天,中原腹地的河南亦是动荡不安,民众造反之心日盛,愿意投身反抗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愿意耕种的百姓。对于素来以忍耐著称的中华民族而言,这无疑是改朝换代的先兆。

然而,这些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在场的大多数军户却知之甚少。至少在山东这片土地上,他们的生活尚算安稳,心中所想的不过是仕途升迁与财富积累,而非推翻朝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