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探望伤兵32(2 / 2)

张世福扛着沉重的担子,原本轻松的步伐此刻似乎也变得沉重起来,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

“大人此举,真是……难以言表啊!”张世禄,一个身形精瘦、皮肤黝黑却浑身透着力量的小旗官,平日里言谈举止干练果决,此刻却像被什么哽住了喉咙,半天吐不出完整的话语。他心中涌动的是对张天仁深深的敬佩与感激。

“大人这份心,足以让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孙良栋性格直爽,毫不掩饰内心的情感,话语一出,便赢得了同样性情豪爽的钱文路的点头赞同。“咱们这些无牵无挂的光棍汉,跟了大人,往后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我,钱文路,是铁了心要跟大人干了!”

张天仁见状,不禁对孙良栋的直性子报以一笑,随即轻描淡写地踢了他一脚,转身对众人笑道:“今晚我请客,你们一个都不许溜,都得给我到场!”这话虽带着几分玩笑意味,但众人听后,神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纷纷抱拳躬身,齐声应道:“遵命,大人!”

按常理,此时张天仁应留在官厅,迎接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与亲近之人共聚一堂,分发红包,享受节日的温馨。然而,张家在浮山所历史悠久,虽族人众多,但近支亲戚却寥寥无几。张天仁的名字虽与“世”字辈有所不同,但他对此并无介怀,反而暗自庆幸,避免了可能因名字而起的麻烦。

此刻,张天仁决定外出,这一举动在街面上引起了不小的议论。“看副千户大人这架势,怕是要去所城给千户大人拜年吧?毕竟千户大人对他赏识有加,新年伊始,上门拜年也是情理之中。”有人猜测道。

“可他们挑着担子,又没骑马,这么走到所城,得花多少时间啊。”旁人提出了疑问。

“那倒也是,不过咱们堡里,还有谁能让副千户大人亲自上门拜年呢?”众人纷纷摇头,表示不解。

“哦,我明白了!副千户大人定是要去拜访那几位秀才之家吧?毕竟读书人受尊重,大人此举也是情理之中。”有人恍然大悟,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谈及明朝之习俗,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道尽了时代风尚。对于军户人家而言,更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谚语流传,深植于民间观念之中。即便是身为本堡主官,兼任副千户之职的显赫人物,在那些书香门第的秀才面前,也不免要谦逊几分,礼数周全方能显其尊重。

追溯往昔,曾有举人与参将、副将平起平坐之盛况,足见当时文人士大夫地位之尊崇。即便是当下,张天仁欲往那几位秀才府上拜年,从礼数上讲,亦是合乎情理,不失身份之举。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恰巧被一位姓孙的秀才之邻居耳闻。他急匆匆赶回家中,气喘吁吁地喊道:“孙秀才,不好了,副千户大人怕是要亲临贵府拜年啦!”

孙秀才,年不及三十,却已是十五岁中童生,二十一岁便跃升秀才之列,这在以军堡军户身份求学的子弟中,实属凤毛麟角,其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明朝之时,国家命脉系于南人之手,尤其是苏、松、常三府,经济繁荣,政治权重,更兼世家大族林立,世代传承书香之气。这些家族的孩子,自出生起便沐浴在更为优越的教育环境中,考试时更是占尽先机,无论是试题范围的获取,还是考官的青睐,皆非普通考生所能比拟。

此等现象,虽非明目张胆之作弊,却也在无形中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令众多北方军户人家的子弟望尘莫及。

正因如此,孙秀才自恃才高,平日里便是一副不可一世之态,对旁人少有正眼相看。而今闻得张天仁来访,他不过淡然一笑,悠然自得地言道:“他乃本堡之主,来访自当以礼相待,但一杯清茶足矣。若他另有他想,那只能是自取其辱了。”言语间,尽显其高傲与自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