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徐家闹事24(1 / 2)

“国华啊,你日后有何打算?不如来所城助我一臂之力如何?”周炳林换上了一副更加亲切的神色,言语间透露出对张天仁晋升副千户后的新身份的高度认可。如今,张天仁已是他名副其实的副手,这份亲近自然多了几分真诚与期待。

张天仁躬身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回禀大人,下官心中所想,乃是先着手整顿张家堡的武备。海盗势力错综复杂,相互勾结,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此外,屯田的梳理、墩堡的加固以及道路的修缮,皆是繁重而紧迫的任务,需得下官亲自坐镇方能确保万无一失。因此,恳请大人准许下官继续驻守张家堡。”

周炳林原本打算将张天仁调至所城,一来可借其年轻力壮分担些许重担,二来也希望在徐效祖面前增添些制衡之力,自已则可坐观成败。然而,此刻望着张天仁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他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惭愧之情。回想起即墨县百姓为感激张天仁所赠的牛酒,更觉自已先前的念头有些狭隘。

于是,他爽快地点了点头,道:“国华言之有理,张家堡的防务与建设确实需要你的亲自督导。那就先留在那里,把百户堡和四个墩堡都整治得井井有条,待一切步入正轨后,再回到所城协助老夫。”

“遵命!”张天仁面露喜色,应声道,“待张家堡诸事完备,下官定当不负大人所托,前来所城效力。”

张天仁心中明镜似的,他深知所城并非自已的舞台,与徐效祖的争斗也非他所愿。张家堡,才是他真正的根基所在,是他能够说一不二、建立自已功业的基石。小丈夫或许可以没有万贯家财,但大丈夫岂能无权无势?以副千户之尊,在张家堡行使百户之责,这份实权与影响力,是任何金银都无法衡量的宝贵财富。

“国华,你确有壮志凌云之气。”刘景曜望着张天仁,眼中满是赞许。尽管他心中明白,在山东登莱这片土地,农耕资源稀缺,张天仁所提的“梳理屯田”等计划实施起来将是何等艰难。海洋资源丰富,但淡水与耕地却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即便是未来数百年,胶州半岛亦非以农耕闻名,更何况当下。加之财力匮乏,墩堡修缮亦是重压之下,张天仁欲重建海防,恐怕需自掏腰包,这份决心与担当,实属难得。

刘景曜深知官场陋习,那些碌碌无为乃至贪腐之徒往往能坐享其成,而真正有志之士却往往需自食其力,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他自已也是从基层一步步走来,对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深恶痛绝,因此对张天仁的坚持与努力尤为赞赏。他笑着鼓励道:“国华,若你真能将张家堡焕然一新,我必亲自前来验收,届时,升官进爵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张天仁谦逊一笑,道:“大人言重了,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酒宴渐入尾声,刘景曜以酒力不支为由宣布散席,并特意叮嘱张天仁无需多礼送行,承诺其功劳必会如实上报。随着这位最高长官的离去,其余官员也纷纷告辞,场面一时之间变得空旷起来。

周炳林在离开时,特意留意到张天仁的部下,只见他们持枪而立,队列整齐,虽衣衫褴褛,但那股子精气神却远非一般杂兵可比。即便是他麾下那五十名家丁亲兵,在气势上也显得逊色不少,更不用说那些懒散惯了的即墨营士兵了。他不禁赞叹道:“国华,你这支队伍,真是训练有素,令人刮目相看啊!”

张天仁再次抱拳,谦逊地回应:“大人谬赞了,他们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周炳林哈哈大笑,道:“你这还叫差得远?那我可真是孤陋寡闻了。好吧,我就等着看你练成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到那时,再来好好瞧瞧。”

随着两人对话的深入,宴会厅内的气氛逐渐变得微妙,其余百户与所城官员纷纷找借口悄然离席,徐氏叔侄也混迹于人流之中,悄然退场。周炳林的目光在徐氏叔侄离去的背影上停留片刻,随即转向张天仁,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国华,我听说那徐家在堡中给你使绊子,还拉拢了不少人离开?”

张天仁坦然以对,语气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确有此事。不过,在我看来,人心向背,强求不得。愿意留下的,我自会珍惜;不愿共事的,便让他们另寻他处,从此与本堡再无瓜葛。稍后,我会派试百户张世福前去传达我的意思,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

周炳林闻言,微微颔首,似乎对张天仁的处理方式颇为认可,他轻拍张天仁的肩背,笑道:“如此甚好,国华你行事果决,老夫也就放心了。不过,记得常来所城走动走动,别让这里成了你的陌路。”

“千户大人放心,天仁铭记于心。”张天仁恭敬应承,随后抱拳行礼,准备告退。此时,日已偏西,鼓楼上传来的报时鼓声宣告着午后时光的流逝,他心中盘算着,若能即刻启程,定能在夜幕降临前返回张家堡。

正当他大步流星地迈出官厅,身后三十余名张家堡的军户在张世福的带领下,也井然有序地跟随而出。然而,刚跨出门槛,张世福便愣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