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辽东匠户18(1 / 2)

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却有几丝阴霾悄然笼罩。张世强悄悄靠近张天仁,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忧虑:“大人,方才我进来时,得知一个不妙的情况。有消息说,那十几户姓徐的,还有苏家的几户人家,在我们外出不久,趁着夜色匆匆离开了,家当收拾得一干二净,看样子是打算长久迁居,而非临时避难。”

“什么?!”张天仁闻言,脸色骤变,怒火中烧,眼中仿佛有烈焰在跳跃。军户擅自离开驻地,无异于叛逃,往昔在国初之时,此类行为定会受到严厉惩处。然而,自明朝中期以来,随着募军制度的推行和边防重心的转移,卫所军户逃亡虽不再被严令禁止,但今日之事,无疑是对他治下秩序的一次公然挑衅。

他深知,嘉靖至万历年间推行的“养廉田”制度,本意是为保障卫所军人的基本生活,防止将领侵夺军户土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军户的心态,减少了逃亡现象。可如今,在自已的管辖范围内,竟有十几二十户军户不辞而别,这不仅削弱了本百户的力量——尽管他目前更侧重于精兵的训练,对人口数量尚不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严重损害了他的威信与威望。

“此事定与徐以显脱不了干系!”张世强愤愤不平,言辞间透露出对总旗官徐以显的深深不满,虽未直接指涉副千户徐效祖,但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逃离的军户中,徐氏族人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段历史仿佛一部循环往复的剧本,张、徐两家在百户之位上轮流坐庄,二百余载光阴流转,百户之职更迭十数任,张氏与徐氏各领风骚,平分秋色。张天仁初掌此职时,因能力尚显不足且缺乏坚实后盾,徐以显觊觎其位,本也合乎情理之中的权谋较量。然而,如今张天仁已非吴下阿蒙,徐以显却仍暗中作梗,此番挑衅,张天仁自是不会轻易放过。

决心既定,怒火渐熄,张天仁转而以平和之态面对众人,挥手示意:“诸位辛苦了,早些回去歇息吧。”言罢,人群逐渐散去,各自归家。

待夜幕降临,老仆张贵精心准备了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前来请张天仁用餐。这位年轻的百户官这才意识到,自已早已疲惫不堪,全身酸痛。尽管他拥有前世坚韧不拔的意志与今生习武练就的强健体魄,但实战的紧张与体力的极限消耗,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也难以幸免。

餐桌上,四菜一汤,一壶温酒,在寒风中更显温馨诱人。尤其是那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烩面,让张天仁大快朵颐,疲惫之感也随之消散大半。正当他欲称赞张贵厨艺之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吵闹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那是邻家男子醉酒后的暴怒与妻儿无助的哭泣。

那喧嚣声,似乎是邻家男子酒醉后的暴行,对妻儿施暴,这样的场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并不罕见。张天仁轻轻皱眉,心中暗自叹息,随即整理思绪,准备早些就寝,以便明日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计划中。

手中有了银钱与物资,军心也已稳固,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便是着手进行军队的正规化训练。身处这明末乱世,正值明亡清兴的转折之际,张天仁,这位融合了现代与明朝双重军事经验的将领,深知手握强兵的重要性。无论未来风向如何变化,唯有实力才是立足之本。

而这份实力,他誓将用于守护这片土地与民族,对于清朝,他内心有着不可动摇的排斥与抗拒,这是他的原则,也是他身为军人的底线。

然而,正当他沉浸在对未来的筹划中时,外界的喧嚣却愈发激烈,似乎还伴随着女子的哭泣与孩童的惊恐。他不得不打断思绪,高声呼唤:“老张贵,老张贵!”

老仆张贵闻声迅速赶来,关切地问:“大爷,有何吩咐?”

在这家中,张天仁被尊称为“大爷”,这是多年的习惯,也是对他家主地位的认可。张贵脸上的皱纹似乎在这一刻更深了几分,透露出他对主人深深的敬意与忠诚。

“外头究竟是何人在喧闹?”张天仁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