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计划7(1 / 1)

大明王朝的卫所制度,在其初创之时,曾是国家军事体系的坚固基石,然而岁月流转,至中期以后,这一制度却如同风雨中的危墙,几近崩塌。时至今日,无论是边疆驻守还是对外征战,营兵已然成为了主力军,挑起了大梁。

卫所军,承载着世袭的荣耀与责任,一旦家族中有人被授予百户之职,只要家族成员恪尽职守,未遭贬谪,这份荣耀便可世代相传。然而,卫所内的职务与营兵体系中的晋升之道,却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譬如戚继光家族,世代承袭卫指挥佥事之职,虽为中高级武职,但戚继光初入京营时,仍需从最底层的小武官做起,凭借赫赫战功,方能逐步晋升至高位。

卫所制度下的军户,同样遵循世袭原则,他们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之上,不得轻易迁徙。平日里,不仅要履行兵役义务,还需耕作土地,将收成上缴国家,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法纪逐渐松弛,部分将领利用职权,兼并军户土地,将他们视为自已的佃农,肆意驱使。直至万历年间,朝廷实施养廉田制度,并重新赐予军户土地,军户的生活状况才略有改善,但即便如此,也远不及普通民户那般安逸。

相比之下,营兵则显得幸运许多。他们从普通百姓和军户中精心挑选而出,享有丰厚的待遇:安家费、口粮、俸禄银子一应俱全,足以让数家军户艳羡不已。因此,在大明中期以后,九边防御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这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营兵肩上。

然而,营兵的壮大也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在和平时期,或许还能勉强维持,但一旦战事频发,国库便迅速枯竭。如今,即便是营兵,也常常面临欠饷数月乃至半年的困境,生活难以为继。

即墨营,这座嘉靖年间设立的海防重镇,曾以强大的战斗力闻名遐迩。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即墨营却因军饷短缺、营兵逃亡而陷入困境。营中士兵不足三百,且多为混日子的无赖之徒,他们披着营兵的皮囊,却在乡间横行霸道,真正遇到战事,却往往靠不住。

面对此情此景,周炳林心生忧虑。他深知,仅凭浮山所现有的兵力,难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海盗威胁。于是,他决定向即墨营借兵。即墨营距此不远,且负有海防之责;再者,他与即墨营的游击将军有着深厚的交情,相信能够借到一批可靠的兵力。当然,他也清楚,要想让这些营兵出动,必须付出不菲的赏赐——每个营兵至少需二两银子的激励,否则他们宁可留在营中混日子,也不愿冒险出战,甚至可能趁机骚扰地方。

周炳林深知此次借兵非同小可,但为了浮山所的安全与稳定,他决定不惜血本。五十名精锐的营兵加上千户手中掌握的几十个能征善战的军户,虽然人数不多,但在周炳林的精心部署下,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这个计划构思巧妙,但张天仁心中早已另有筹谋。他深知,此番行动的首功非他莫属,而后续的每一个功勋点,他都打算牢牢把握,旨在通过剿灭海盗来锤炼队伍,进一步巩固并扩大自已的实力与声望。周炳林的方案虽不乏亮点,但在张天仁眼中,其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已这位千户大人的手中,周炳林的角色,恐怕只能沦为辅助,难以占据主导,这无疑让张天仁的视野与格局显得更加高远。

环顾四周,会议室中仅寥寥数人,皆是周炳林的心腹亲信。张天仁嘴角勾勒出一抹淡笑,对满怀期待的周炳林缓缓说道:“大人之策确有独到之处,但下官斗胆进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若只为防海盗而长期驻军,恐怕非我浮山所财力所能持续。且海盗狡猾,知我有所准备,必会蛰伏以待,届时,这百余人马岂非成了无用之兵?”

此言一出,周炳林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原本打算借此机会一举成名,解决登莱地区长期困扰的匪患与海患问题,特别是若能成功剿灭海盗头目韩六的余党,自已或许能借此晋升守备之职,从此在军界扬眉吐气。然而,张天仁的冷静分析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的熊熊烈火。

海盗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们在陆地上遍布眼线,对周炳林的举动早已了如指掌。一旦得知浮山所加强了防备,海盗们自然会选择避其锋芒,等待时机。而长期维持这样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对于财力有限的浮山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周炳林开始意识到,自已或许真的有些急功近利,忽略了长远的考虑。

他无力地看向张天仁,眼中满是自责与敬佩:“张天仁啊,你果然思虑周全,老头子这次是真的看走眼了。既然你已洞察先机,那么此事该如何妥善解决,还请不吝赐教。”

张天仁闻言,精神一振,正色道:“此事说来简单,海盗报复的矛头原本就指向我处,无论早晚,我都需面对。

张天仁展现出一种非凡的气度,他坦然面对,毫不回避自已的责任,言谈间条理清晰,语调平和而坚定,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决心,这样的他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钦佩,包括周炳林在内,都对他投以赞许的目光。

他的话语,仿佛自带一种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信服。然而,当张天仁进一步阐述自已的计划,表示将亲自率领麾下数十精锐,日夜戒备,誓要将来犯之敌拒之门外,并提及对火器和先进兵器的需求时,气氛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周炳林的神色由赞赏转为疑惑,甚至带有一丝责备,其余百户们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不解与轻视。显然,他们认为张天仁的想法过于天真。海盗,那可是装备精良、武艺高强的亡命之徒,单凭几十人,即便是全副武装,又如何能与之抗衡?

周炳林心中暗自摇头,他深知浮山所的实际情况:虽有一千二百军户,但真正能调动的精锐不过数十,且多为紧急时刻的备用力量。平日里,这些军户大多忙于生计,疏于训练,真正能战者寥寥无几。张天仁此刻的豪言壮语,在他们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张天仁,自然清楚这一切。他明白自已的提议在旁人眼中或许显得不切实际,但他有着自已的盘算。他深知,要想在未来站稳脚跟,必须拥有属于自已的军队和强大的财力支持。韩六的余部,是他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而且,他决心依靠自已的力量来完成这一壮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