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被捕1(1 / 2)

1943年。

深秋季节。

北方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了,

与其说是深秋不如说是初冬。

透着寒意。

此刻在小木屋里,

四个人激烈的讨论着,

要去潜伏的情报人选。

“我坚决不同意让沈星回去,他是要搞技术的”,反对的人正是他的师父陈景安。

“你这个老同志脾气依旧这么火爆,我们只是提出要让他历练历练”,

副组长郑辉在旁边劝着他。

“那也不行,那是去接头不是去走亲戚”,

“你让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人,出哪门子任务?”,陈景安情绪依旧激动。

四个人分成了两派,各执已见。

副组长认为,此刻临江的情报网已经被一网打尽了。

必须需要组织新一批人接替,不然这要塞可就要被敌人切断了,

那可就是脖子被拧断了。

目前还需要一名潜伏的人。

算上原先交通站的老许,陈景安和另一名交通员,四个人的小组就成立了。

潜伏的人选此刻正进行着激烈的争执。

这一人员至关重要,需要潜伏进国民党内部,可谓是暗藏的利刃。

虽然现在是名义上国共合作时期。

可是上头的意思明显,一旦和谈崩了,到时候肯定会腥风血雨。

所以为了长期潜伏考虑,需要派一名有经验且有能力的老同志。

副组长则认为沈星回是留洋归来,在国民党有熟人,最合适的人选。

陈景安则认为,沈星回虽然一腔热血,可毕竟是一介书生。

日后可是要留在组织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这样争论不休,组长眼看也没有人选,索性提出要看沈星回自已的意愿。

“沈大哥,组长叫你呢!”,哨兵过来通知沈星回。

进到木屋明显暖和了起来,沈星回也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沈星回同志,眼下有这么个机会让你去实践,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啊?”。

“我愿意”,还不等组长补充沈星回满口答应。

话音刚落,三比一,少数服从的多数的原则就这么通过了。

他满怀期待的跟着师父出发了。

此刻的他犹如好奇的孩子般期待着即将发生的一切。

而已经在生死攸关时刻次次脱险的陈景安则一脸的担忧。

他不知道当初让他过来跟着他对不对。

如若没有他的再三劝说,钟老也不会让他这个难得人才推荐给他。

起初把沈星回要回来的目的非常简单。

组织需要造武器,需要技术人员。

原本向爱国盟会会长钟老借一个人才,正好撞上刚回国的沈星回。

那时的他整个一个忧郁的年轻人。

南京大屠杀让他一夜之间成了孤家寡人。

等他到南京时已经遍地狼烟,就连他哥哥的尸首都没有找到。

钟老爱才就留下了。

这不陈景安说服了钟老借人,又说服了沈星回让他自愿参加革命。

此刻他有些后悔了。

“师父,只有我们两个人吗?”。

“到了临江,会有人过来接头”。陈景安有些心不在焉的回答着。

他为了让他留在这里,甚至打报告到党中央请示了。

可结果依旧没能改变。

出奇的一致,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是有些惋惜,他原本可以拿笔的人以后要拿枪了。 觉得原本纯粹的革命者,终究是被这残酷的战争卷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