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存在感低61(2 / 2)

所以要想对太监约束,必须依靠制度才行。

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清朝太监的制度和官位,让大家有个更好的了解

康熙在的时候,设立了专门管理太监的机构,敬事房。

这个机构估计大家在影视剧里面也见过,只不过这个敬事房里面,全部都是由太监组成,而敬事房则隶属于内务府。

内务府的权力在整个清朝都是很大的,这个机构,我们以后会单独来介绍。

康熙除了重新设置太监机构以后,还规定了太监的官职和品级,比如我们前面说的敬事房,敬事房的首领太监为五品总管,下面是五品太监,下面还有六品太监。

由于顺治的时候,十三衙门闹出来的动静太大,所以大臣们肯定会反对,针对这些大臣们的问题,表面上是担忧太监借机来干政,实际上则还是权力的博弈。

康熙则是这么解释的

“今宫中使令,无太监不可,故使之耳,朕岂肯以权假此辈”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我就是用这些太监们来传个信,不可能将权力给太监。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你们放心就好了,我心里有数。

顺治时候的十三衙门相当厉害,康熙设置的敬事房无论是在地位还是规模以及职权上面,都压根没有办法和十三衙门比较,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敬事房上面还有内务府,而十三衙门的作用是直接取代了内务府。

到了雍正的时候,太监们的品级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雍正限制了太监的上升渠道,直接将官位给定死了,再厉害的太监到四品也就到头了,到达这个品级之后就再也没办法升了。

而乾隆这个人和他爹不对付,他爹同意的乾隆基本都反对,所以在乾隆登基之后还是觉得老爹对太监们太好了,觉得这帮太监势力发展的过快,于是就让人将有关太监规定编成了一本叫《国朝官史》的书,这里面关于太监的一切乾隆都说的很清楚。

而乾隆这么费劲心思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防止太监乱政,而我们前面也说过了,敬事房的上面是内务府,而内务府身为太监们的上级,自然就对太监的势力能够起到制约作用。

内务府因为负责承办宫内的一切事务,无所不管,这样一来就直接削弱和剥夺了太监的权力,绝大多数太监们只能做些杂活了,真正意义上成为了皇家打工人,每天干活就行了,还想着权力,梦里可以想想,睡醒就继续干活!

乾隆年的时候,有个太监在背后讨论国家大事,并且直呼了当时官员梁国治的名字,而内务府大臣当时是和珅。

和珅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生气,先是让人打了这个太监几十大板,然后又让人拖着这个太监去向梁国治叩头认罪,这个事情才算完。

这样的例子还有,比如在光绪年间,当时的内阁学士溥顾因为开会的时候迟到,结果被太监贺进喜给臭骂了一顿,内务府大臣福锟知道这个事情以后,二话不说直接将贺进喜给抓起来,问都不问先打了一顿,然后革去了梁进喜的领导职务,分到下面去干杂活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内务府总管大臣基本都是皇帝非常信得过的人,这些人忠诚上面绝对可靠。

内务府的存在,对宫中的太监来说,那绝对是致命的存在,光是内务府给太监们制定的犯罪规矩都高达50条之多,在这种制约之下,清朝的太监们别说想权力了,能活着都是一种幸运了。

上面说的这些不止针对小太监,就连大太监来了也是白给,下面还得说一下安德海。

安德海曾经出去借着为同治采办龙袍的事情到地方上吃拿卡要,这个事情本来是一个肥差,结果途经山东的时候,安德海遇到了狠人,山东巡抚丁宝桢!

安德海直接被逮捕,丁宝桢马上以太监不能随便出宫(雍正规定了,太监的品级不能超过四品,没有命令的话,是不允许擅自出北京的,违反规定可以直接杀,而当时的安德海是一个六品太监,出来的时候,身上也没有带着任何能够证明自已身份的文件,所以丁宝桢就不承认安德海的身份)的祖制将安德海处死,并且将安德海的尸体暴尸三日。

最后,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慈禧也不能说啥,毕竟人家按照规矩办事,安德海就这么没了。

除了安德海这种狂的没边的太监之外,太监里面也有高人存在,李莲英因为非常受慈禧的宠爱,慈禧为了赏赐李莲英,不惜违反了祖制,赐给了李莲英二品顶戴。

这要是换成一般人,那肯定嚣张的不得了,但是李莲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明白一个人身居高位,做事情要谨言慎行,所以李莲英对待上面的王公大臣那是礼敬有加,对下面的人则是客客气气,混了几十年依然混的相当好。

有一次,李莲英跟着醇亲王奕環去检阅北洋水师,去的时候,李莲英为了避免太招摇,特意摘掉了自已的二品顶戴,还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一路上从来不出头,就老老实实就呆着车里,谁来拜访都不见,到了晚上的时候,还亲自为奕環打洗脚水,让奕環本人都很震惊。

当然了,李莲英之所以如此卑微,那也不是没原因的,因为奕環虽然只是一个亲王,但是人家的儿子可是皇帝,也就是光绪,更关键的是奕環还娶了慈禧的妹妹。

人家这叫亲上加亲,所以李莲英客客气气也是应该的,这也说明李莲英这个人和人打交道的能力相当厉害。

知道什么人能够得罪,什么人得巴结。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清朝的太监不存在什么大的权力,不同于明朝,而历史上太监权力最大的也不是明朝,而是汉朝和唐朝,太监是可以废皇帝的存在。

所以,以后我们再说下去的时候,大家就不要再提哪个哪个太监了,因为太监在清朝压根就没有显眼的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