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毫无意义的工作7(2 / 2)

上帝是否真的不公平、不良善?如果他是,那么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岂止萨列里一人。可以说,历史上能与莫扎特匹敌的音乐家寥寥无几。但是,萨列里的反应出奇地阴暗、绝望,因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建立在对音乐的梦想以及由此而来的名望中。他从一开始就让上帝背上了债。

当我父亲真诚地祈求上帝保护他的生意的时候,我暗暗地以一个小男孩所能想到的最自豪的方式祈祷。主啊,求你让我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让我通过音乐来荣耀你,并使我成名!亲爱的上帝啊,求你让我在这个世界上扬名,让我永垂不朽!在我死后,让人们永远因着热爱我写的音乐而谈论我的名字!

“不朽”一词成为萨列里内心想法的核心。他的野心成为他错位的救赎。因此,无论多大的成就也无法使他满足。他经历的不仅是超乎一般的失望,更是疏离和痛彻心扉,因为他的成就不如莫扎特。

“人的一切劳碌和操心,就是他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呢?其实终其一生,他的担子既痛苦又烦恼,在夜间也不能安。这也是虚空。”(传2:22-23)悲伤和痛苦甚至让他无法体息:这就是一个将自己灵魂完全建立在工作上的人的境况。在这个令人心酸的画面中,作者有意识地将我们与那在劳作后拥有真正安息的上帝相比(创2:2),并下意识地与能在风暴中熟睡的耶稣(可4:38)相比。

工作带来疏离的另一个原因是,任何社会系统都存在着不公和丧失人性之处,这也经常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本质。例如在《传道书》5:8,传道者说:“如果你在一省之中,看到穷人遭受欺压,公正和公义被夺去,也不必因此惊讶,因为高位者之上有较高的照应,在他们之上还有更高的。”旧约学者迈克尔?a.伊顿( michael a eaton)写道,传道者考虑到难以忍受的官僚主义带来的挫败感,因为它无止境地拖延和推责任......层级制度使得公平丧失贻尽”。在传道者的时代,唯有政府机构足够大,オ可以产生官僚制。然而在近两百年中,我们看到了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公司的兴起。卡尔?马克思在十九世纪早期欧洲工业革命最鼎盛的时候,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异化劳动”的理论指出,“上千的工人拥挤在工厂中,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做着身心俱疲的工作......即使在最好的状态,工作也不过仅仅是一种为了果腹而克己的残酷的生存方式。

当然,几个世纪以来,大多数人为了生存忍受着极其辛苦的劳作。在一些小型农场或商店中,人们至少能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可是在工厂中,工人要在三十秒之内将螺母安装到车轮防滑钉上,日复一日,不停地重复这样的工作。在《工作》(working)一书中,作者斯塔德?特克尔(studs terkel)采访了许多工厂的工人,麦克就是其中一位。麦克的工作是将钢制零件放到机架上,然后浸到颜料桶中,再将机架从颜料桶中提上来,最后把零件取下来。“'放上去,取下来,放上去,取下来。我在这中间甚至都无需思考'。麦克从事的是一份典型的生产流水线的工作,即使公司白领的工作亦是如此,因为这些办公室的工作出于提高效率和产量的缘故而被简化、细分成一项项琐碎的杂事。”

从工业经济到知识和服务型经济的伟大转型已经极大地改进了许多人的工作环境,却又使得无数人从事低薪的服务业工作,这些低薪的服务业工作也令人经历同样的疏离,与工作成果或产品相分离。甚至是在诸如金融业等许多领域,工人工资尽管比“血汗工厂”高出许多,但现今全球化公司的复杂程度,已经让即便是高管们,也难以完全了解自己所生产的到底是什么。小镇上发放抵押按揭和小企业货款业务的银行家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工作的目的和成果,而将上千次级货款打包、买卖的银行职员相对更难回答“你为何而工作?”这个问题。

工作甚至让我们彼此疏离。“有人孤单无依,没有儿子,没有兄弟,仍劳碌不体,眼目也不以自己的财富为足。他问:我劳劳碌碌,刻薄自己不去享受,是为谁呢?这也是虚空,是劳苦的担子。”(传4:8)这个人因为工作,变得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在世独居。工作能够让你相信自己是为了家人和朋友而努力,但恰恰你被事业心引诱,忽略了他们。工作让人们“失去”一些东西——延迟的喜悦和牺牲。但他问道:“我到底是为谁而劳苦,并剥夺了自己的享受?”最后,他发现为自己工作并不值得。解经家德里克?基德纳说:“我们可能过分要求努力工作带给我们祝福,这幅孤独、亳无意义、忙碌的图画,给我们的要求泼了盆冷水。

传道者说:“人最好是吃喝,在自己的劳碌中自得其乐;我看这也是出于上帝的手。”(传2:24)讽刺的是,如今许多人之所以感到工作不满意,是因为与以前相比,现代人有更多权利去选择自己从事的工作。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最近在《纽约时报》上提到了一个由斯坦福大学教授主持、由在校和刚毕业的学生参加的在线讨论。讨论议题是为何大部分最优秀大学的毕业生都选择从事金融或咨询类的职业。有些人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做出辩护,有些人则抱怨道:“最聪明的人应该致力于消除贫困、消灭疾病并服侍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布鲁克斯说,这个讨论十分具有启发性,但其中不言而喻的假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许多学生在做选择时思路狭窄。投资银行虽然粗俗但却富有。非盈利机构薪酬虽低但却高尚。而新兴的高科技公司最迷人,既能提供财富又很酷。但是甚少有人对政府部门、军队、教牧工作、学术研究及其他无数领域感兴趣。此外,绝少有学生对制造业工作感兴趣......

社区服务成了道德补丁。如今许多人不知道应当用什么样的词汇来描述美德,品德到底由何组成,以及如何成为优秀的人。因此,人们仅仅谈论社区服务......无论你从事哪个领域,你都会面对贪婪、受挫和失败。你会发现你的人生遭遇到抑郁、酗酒、悖逆上帝、愚蠢和自我放纵的挑战......此外......你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你是否能够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还是将人生看做实现自我成就的过程?......你可以将生命倾注到社区服务,成为一个傻瓜。你也可以将心血投入到华尔街,成为一名英雄。要理解英雄主义和傻瓜主义,不需要excel表格,而是需要多读几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和《约伯记》。

布鲁克斯第一点谈到的是,许多大学生择业时并非按照自身能力和才华来考虑,而是根据自己脑海中所想象的如何利用这份工作来提升自我形象进行选择。能够给人带来高地位的工作只有三类:高薪,能够直接满足社会需要,以及那些令人感到很酷的工作。由于对所有工作都具有尊严这种观念缺之有效的共识,更意识不到所有工作都是服侍人类社会,只不过上帝是借着我们的手来服侍。所以在这些大学生看来,自己的择业面十分有限。因此,许多年轻人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或是进入一个竞争异常激烈、多数人无法胜任的行业。由此而导致很多人备感不满,或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

或许这一现象与现代城市文化中较强的流动性,以及随之而来的社区的瓦解有关。但是在纽约,许多年轻人将择业视作建立自我形象的过程,而非发掘自己恩赐和激情并将这些贡献给人类社会的过程。一位年轻人曾这样解释道:“我之所以选择管理咨询的工作,是因为这个行业里有很多聪明人,而我喜欢同聪明人在一起。”另一位说道:“我觉得如果我呆在教育行业,那么毕业五年同学重聚时,我会感到尴尬,所以我计划到法学院进修。”我们的父辈可能以家庭出身生活成长的城市亦或某一教会或俱乐部成员身份定义自我,而如今的年轻人则以工作的地位定义自我。

那么圣经在择业观上给了我们什么智慧呢?首先,如果我们能够奢侈地自由选择职业,我们可能会去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这份工作应与我们的才华和恩赐相符。选择能够胜任的工作就如同在土壤肥沃的花园中栽培我们自己一样,这为最大化地成为称职的工人留出了空间。其次,因为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服侍这个世界,因此我们应选择对他人有益的工作。我们需要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能够帮助他人变得更好,还是迎合了对方人性中最不堪的一面。此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实际上这个答案会因人而异。在一本关于基督徒职业选择的着作中,作者约翰?伯恩鲍姆(john bernbaum)和西蒙?斯蒂尔(simon steer)举了黛比的例子。黛比在科罗拉多阿斯彭的一家室内装修公司工作,收入颇丰。室内装修和建筑或任何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能够积极地造福人类。但是黛比发现自己使用资源的方式常常不能与追求公共利益相符。最终,她辞去室内装修的工作,之后先是在教会工作,后来为一位美国议员工作。黛比说:“室内装修的工作并不需要我说谎或是做非法的事,但我的工资主要由回扣而来:大概占到毛利的百分之三十。有位客户花了两万美金(在八十年代初)装修一间十二平方米的屋子。我开始质疑自己鼓励客户花巨资买家具的动机。所以......我毅然选择了辞职。”举这个例子,并不在于论证室内装修工作是否有价值,或拿回扣的激励机制是否妥当;而是要表明,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如何服侍他人有清晰的认识。

面对同样的处境,有些人会选择留下,专注于为客户打造漂亮的房屋,而把回扣看做是装饰之美所带来的价值的合理体现。

第三,如果可能,我们不仅仅希望为家人、为整个人类社会以及为自己带来福利,同时也要为所从事的领域本身带来利益。在《创世记》1-2章,我们看到上帝不仅栽培万物,而且创造了更多的栽培者。同样,我们的目标也不应仅仅是作工,而是要提高人类耕耘上帝所造世界的能力。如果可能,为自己所在领域作出贡献是个十分有意义的目标,即找到一个更好、更深刻、更公平、更专业、更高尚的方式来从事自己的工作。多萝西?塞耶斯在她着名的《为何工作?》一文中也论到此观点。她承认我们应该为了“公共利益”和“他人”而工作(就像我们在本书第3章所看到的),但她不希望我们仅止于此,她认为工作的人必须“服侍工作本身”。

时下最流行的说法便是每个人都有责任服务社会,但......其实服务社会实则是工作的一个悖论,因为如果将工作的目的直接设立为服务社会,那么这本身就歪曲了工作的意义......其中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何有此悖论:如果只想到服务他人,你就开始认为别人应为你所承受的痛苦负责。你就会自以为有权对社会做出要求。开始讨要回报和别人的喝彩,一日没有获得认可便心怀不平。可是如果你的思想是建立在服侍工作本身,那么你就会明白,你别无所图,工作能给你的回报就是专注于完满地完成工作而带来的满足感。工作的回报就是它本身。而服侍工作就是出于纯粹的爱的劳动。

唯一真正服务社会的方式就是真正理解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然后服侍工作。工作就是服务社会,而工人作工就是服侍工作本身。

塞耶斯的观点易于获得认同,但却常被误解。我们很容易想象由于自己所做的工作十分受欢迎,所以自己是在“服务社会”,至少一段时间内会是如此。然而,你可能实际上并不是在服侍社会,而是以此感到自己被赞许。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十分出色,因着上帝的恩典,你的工作帮助了那些可能永远不会感谢你的人,或那些会比你做得更优秀的后起之辈,那么你就能真的体会到自己是在“服侍工作”了,而且真的是在爱自己的邻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