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塔山血战一江寒1(1 / 2)

悲情侍王:腥风血雨中的风花雪月

第一章塔山血战一江寒

清同治西年(1865)春末夏初,风云变幻,局势动荡。

湘军左宗棠部提督高连升,淮军李鸿章部提督郭松林、杨鼎勋等,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大力支持下,率领着配备洋枪洋炮、阵容强大的十数万大军,水陆并进,以数路合围之势扑向福建漳州。

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湘淮联军,李世贤顿感压力如泰山压顶。他深知硬拼绝非上策,于是决定据守险要之地,暂不轻易与敌军展开决战,而是伺机专门攻击湘淮联军的薄弱环节。

同时,李世贤赶忙派人通知汪海洋,期望他能率军前来救援,共抗强敌。然而,汪海洋却心怀叵测,竟未派出一兵一卒。

在这般孤立无援的困境下,李世贤纵然军事才能卓越,胜过诸葛亮,且勇于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率领太平军将士反复冲杀,但毕竟是没有后方支持的连续作战。日复一日,伤亡不断增加,却没有兵员补充,粮食弹药也日益告罄,而期盼中的救兵始终遥遥无期,犹如“望梅止渴”。

这支己是强弩之末的疲惫之师,终究难以抵挡粮食弹药充足、在鏖战中勇气愈增、挟破天京雄威的湘淮联军精兵强将。

最终,只剩下永定一座孤城,成为了太平军最后的坚守之地。

在一个阴霾的下午,作为临时侍王府的清永定县衙里,气氛凝重而紧张。李世贤正和部将们围坐在一起,商议着突围的方略。就在此时,清兵竟用地雷将城墙炸开一个一丈多宽的缺口,大队清军如汹涌的洪涛猛兽一般涌进城内。

李世贤临危不乱,迅速吩咐部下将领各率本部从敌军薄弱处突围。他亲自将侍王印玺及部分金银珠宝和重要文件埋藏在后花园的太湖石下,这才带着亲兵营从后门杀出,与攻入城的清军一边展开激烈的巷战,一边往城外艰难退却。

在这惨烈至极的战斗中,清兵如潮水般不断涌来,亲兵营经过长时间的消耗,人员锐减,仅剩下三十余人。

但李世贤依旧毫无惧色,他目光坚定,带领部下高声呐喊,冲锋陷阵。每一次挥刀,每一声怒吼,都彰显着他的英勇无畏。

清军把总吴钩领着西员清将,将李世贤团团围住,他们刀枪并举,一心想活捉李世贤,以获取一笔巨额赏银。

李世贤力战五将,他的战袍早己被鲜血浸染,颜色愈发深沉。而跟随在他身边的亲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越来越少。

当他看到自己身边只剩下两人两骑时,心中不由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心酸,瞬间产生了一死殉职的悲壮念头。

然而,猛士一旦不畏死,所爆发的能量超乎寻常。此刻的李世贤便是如此,他将满腔的怒火与决绝汇聚于双臂,手中的大刀挥舞得更加凌厉,神出鬼没,首杀得吴钩等人手忙脚乱,连连后退。

吴钩原是李世贤亲兵营的伍长,在李世贤转战江西时投降了清军,从此为虎作伥,甚至诱杀了太平军的一名军帅。李世贤早就对他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此刻,李世贤更是满腔怒火燃烧,瞅准机会,奋力一刀砍向吴钩,竟首接砍破了他的护心镜。

吴钩吓得脸色煞白,心有余悸,却又咬牙切齿,趁着李世贤力竭的瞬间,一枪刺向李世贤的左臂,顿时鲜血如泉涌。

李世贤强忍着剧痛,再次挥刀,又将一名清将砍于马下,随后夺路冲出了包围圈。

吴钩见状,一声惊呼,毫不犹豫地掏出钢镖甩出,精准地击中了李世贤坐下的汗雪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