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别丢掉》的自解19(2 / 2)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这是一首四行诗节的作品,每四行是一节,是徽因诗歌里最常出现的诗节作品(3--10节她都有涉足)。

16岁时的康桥(剑桥),在那个细雨纷纷、花树如海、碧波如茵的校园里,徽因遇上了志摩,第一个她生命中可以仰望的男人。懵懵懂懂的,应该算是她的初恋。虽然两人没有做成恋人,但他们却成了一辈子的挚友。

徐志摩对林徽因来说,并非初恋情人那么简单,他就像徽因生命里的一道光,因为他的照亮,她才会持笔写诗,才会时而愁情、时而欢快、时而憧憬美好的未来。徐志摩在《猛虎集》序言中说“在二十四岁以前,诗,不论新旧,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他为此还专门查过家谱:“从永乐以来我们家里没有写过一行可供传诵的诗句”。这位本将迈进金融界的经济学高材生,是什么样的生命把戏支配了聪颖的生灵,让诗歌之光照耀他的生命?

这是一个明知故问的问题!当然是对徽因的爱情!

很多人不懂,为什么后来,林徽因已嫁,徐志摩已娶,但他们却还能坦然往来,做心灵上的纯洁伴侣呢?其实读懂了这首诗就能明白,有一种感情是能超越爱情的。

“叫谁别丢掉呢?我在这里留下第一个悬念。”

徽因开始为大伙剖析自己诗的意境和本意,真是一个洒脱的不能再洒脱、勇敢的不能再勇敢、理性的不能再理性的新一代知识女性。

“在诗的一开头,我就开始交代,我不想让自己因为志摩的突然离去,丢掉了心中的一片美好、一片热情、一片向往。”

徽因一边陈述自己诗的意境,一边用力拽着自己将要失控朝着前方不停奔腾的思绪,它有点要偏离她对诗的陈述这个范畴。那个“外表有几分女性气质,人却是热情奔放的”的徐志摩,每次出现都很“戏剧”——“穿件锦缎长袍,脖子上围一件细致的英国羊毛围巾,一副怪诞组合”。但,这再熟悉不过的画面,永远的定格在那一天、那一年,而其它的所有,都狠心的随着白云悠悠远去了。

跳跃的思维终归如脱缰的野马在徽因脑海的旷野自由驰骋开来,她再次回到了那个和她一见面就能畅谈数个小时的男人的身影旁,轻柔而又哀婉,一切都是原封没变,除了康河岸边的色彩少了些许的艳丽夺目和五彩斑斓。下意识里,她心里**一般的清楚,如今留给她的只有可怜兮兮默默地怀念他,她忽然觉得一阵微风夹杂着浓浓的苍凉和惆怅,从客厅外面闯了进来,直截了当地踏平了她的全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