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带着碱味的开篇11(2 / 2)

莫高窟的上、中两座寺院建于清代,上寺是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职工办公和生活场所,中寺是常书鸿先生的旧居。中寺内最大的一间土房中,一铺大炕几乎占了这间房子的一半,一盏从老**那里借来的小得就像一个香火盏的油灯挂在炕前的柱上,这是由一小块木头挖成的碗形小盅,盅里盛着一星星灯油,一根灯芯跳动着豆瓣大的火焰。但就是这片火焰,却照亮了“筹委会”全体成员的一张张风尘未洗而疲色尚存的脸。

常书鸿用双眼扫视了一下他的共患难的战友们,心里像正拧着一个酸柠檬,又像嘴里嚼着好几片黄连的叶子,说不出来的难受的滋味。

一众人在灯影中忙忙碌碌的,张罗着到莫高窟的第一顿晚饭。主食端上来了,是一锅热气腾腾的厚面片,与寺中的小**一起端锅进来的龚祥礼,还没把身子完全放到屋子里,已经让有点激动和愧疚的音色充斥了不大的房间:

“诸位老师多多包涵,面汤里没有放盐,我听说,这里的水很咸。”

小**自我介绍说姓徐,客气的说道:

“俺们吃饭是不搁盐的,可给先生们还是准备了菜”。

端上来的菜,也真真的算是菜:一是咸韭菜,二是咸辣子。

辛普德到底是本省人,一屁股便在这唯一可坐的大炕上盘腿坐下了,常书鸿也想学他的样子坐,却不料怎么也弯不过来这两条腿,只好半倚半坐地斜坐在炕沿;陈延儒也想效法,不料一不留神,差点翻了个跟头!饭菜是有了,可是,却没有筷子。龚祥礼神秘兮兮笑着地从怀里掏出一大把红柳枝,那柳枝虽然不一样粗细,却刮了皮,长短割得很整齐。

这是什么样的生活啊!大戈壁无边无际,一个接一个的沙丘像进入了无边的墓地,到处不见人烟,只有零星的骆驼草哭诉着悲凉与凄苦。时时逞狂的风沙像古老王国的君主,孤寂地统治着一切。你说,在古代,隋唐之世,这里曾经是个繁荣的地方,谁能相信?谁相信这里也曾是交通要道,人口数十万?现在,能发出声音的只有独唱着的风声和为它伴唱的大雄宝殿楼阁角的风铃声,而且,这种混杂起来的声音比寂寞还难听。

早在公元二世纪以前,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四周墙垣高耸的“城廓之国”楼兰,就矗立在敦煌西面1000余里的罗布泊的西北缘,大城的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水,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沐浴着大自然的奖赏与恩赐。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就是从这里分道的。

汉代的敦煌古城一直固修沿用至今,南北长1132米,东西宽718米,城郭上高大的城楼四角飞檐雄浑而壮观。鼎盛时人口10多万,各行各业繁茂而富足,商旅行者往来穿梭,为古丝路之重镇。

当年,读中学课本中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联想到的敦煌,样子是凶险,是孤独,是苍凉;后来看过一篇游记,一张照片上茫茫沙海中一汪碧绿的月牙泉水,联想到的敦煌样子变了,那是生机,是鲜活,是希望;工作时读了一本介绍敦煌的书,里面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又展现了雕栏玉砌的敦煌,又觉得那里应该是繁荣,是鼎盛,是融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