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麦穗的金光6(2 / 2)

梁从诫的出生(1932年8月4日)带给林徽因天使降临般的喜悦和兴奋,不久之后就写下这首经典的诗作,彼时,林徽因已是文坛知名的女诗人、女作家。

当时还是清华大学学生的季羡林,在日记中写道:《学文》封面清素,里面的印刷和文章也清素淡雅,总起来是一个清素的印象,在这种大吵大闹的国内的刊物,《学文》仿佛鸡群之鹤,有一种清高的气概,《九十九度中》另有一种风格,文字像春天的落花。

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创刊号(1937年5月),身为编委的林徽因也为刊物设计了封面,其惟一的剧作《梅真和他们》就发表在《文学杂志》。朱自清在《编辑后记》说,其轻描淡写的风格宛如“闷热天气中的一剂清凉散”。

当时“京派”文人有两个著名的“沙龙”,一个是朱光潜等人组织的“读诗会”,一个便是金岳霖、叶公超、沈从文、闻一多等人参与的在林徽因家里举行的文化聚会——“太太的客厅”,林徽因是“客厅”的主人兼主持人,她经常发起、组织“京派”文学的艺术讨论和一些重大活动。萧乾评林徽因“又写,又编,又评,我甚至觉得她是京派的灵魂。”

在堪称篇篇玑珠的小说、散文、诗歌中,林徽因展现了对语言艺术之张力天然的敏感和掌控力,别致的语言、独到的感受、新奇的造意,足使其在文坛独树一帜。“从小说可以窥伺她的人生态度,从诗里可以感受她的情感波澜,而最能见其气质、性格者莫过于散文。她睿智、爽朗,还有幽默,均在散文中毕露无遗”。

林徽因专业的评价,让两个弟子心里很是敬佩,四个人有说有笑地对国徽设计的方案评头论足起来。

......

**的单驼迈着悠缓的步伐,走在漫漶流沙之间,留下一行珠串般偌大的脚印,指向幽远的故乡。头顶一片片的白云,在仰望处同样挪着轻快而慢吞吞的步子,在戈壁滩上洒下一片片神秘的影子。有点幻念的乐尊停驻在一处高坡先向北面望去,远远的合黎山(昆仑山)在雾霭后面透出一抹青黑,像一片漆黑的幕布,遮住了白云的归途。他又转过身向望向南方,祁连山离得近些,暗黑峡谷阴影上方,耸立着金红而明亮的山岩,时断时续地,镶嵌着一些鹅毛般的白雪覆盖的山峰,夕阳下,成片地染着暖阳阳的淡红。

乐尊为这远古先民神往的神话中的仙境赞叹和喜悦,他觉得这种远眺的风景似乎也可以给他的禅修带来某种启发,于是,他从驼峰上滑下来,怕打一下浑身上下沙尘硬塞给他的礼物,在一座沙丘的顶尖上坐定,然后让自己的思绪驰骋在无垠的想象的绿洲和遥远的梦境中,试图拥有站在古燧氏观测星象祭坛的那种期盼和神往。

忽然间,乐尊想到了他和自己师傅的一段对话:

乐尊: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这样努力能成佛吗?

师父:成不了!因为佛不是打坐成佛的,佛也不读经。

乐尊:佛是怎么成佛的?

师父: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佛。

乐尊:佛都想过什么?

师父:佛天天在想如何把自己的真心施舍,如何让别人好,如何让世界、让大家都得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