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烧煤核4(2 / 2)

嘿嘿,不行,绝对不行。那时候,中考的卷子是省里或者地区统一下发的,县里压根就没资格没机会去玩猫腻,要知道,高中在那个时候就相当于一条腿迈进了体制的门槛,等同于中专啊。

初中毕业后就可以考中专,比如,戢辉就是走的这条路,早点读完书可以早点参加工作,而高中毕业后,可以考大学或者是大专,就是没考上,那学历也是相当于中专了,可以在县里任何部门去上班了。

正因为这尴尬的局面,教育局被县领导可是没少数落,当时还是副局长的戢蓬骅可是没少吃瓜落儿。

其实,这里还是有一些客观原因的,首先,生源不够,算算时间,前些年符合条件的初中生本来就少,而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才是生育高峰,而且,这个时期出生的孩子基本上完整接受了义务教育,而在这之前,受到历史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教育程度是不达标的,能进一步考上学校的学生真不多。

其次,房陵县本来人口就少,除了县城外,下面只有一个镇上有中学,能够按部就班的升上来的学生不多,而县城里的孩子,大多出生于六十年代中后期,只能在今年才冒出头来。

戢蓬骅是个明白人,所以,他一方面替老局长背锅,一方面拍着胸脯向县里立军令状,同时,深入到基层,狠抓教学质量,这才在今年一举翻身,他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任教育局长。

原来的初中部没有住读生,那下面的初中生怎么办?其实,下面能考到县中的人数不多,多数还是在下面乡镇新建的中学里,少数来的,在县城也就只能投亲靠友,这在当地也是很普遍的。

没有亲戚投靠咋办?家里会在县城找个房子,父母会到县城来“陪读”,父母来不了咋办?不还有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大姨小姨啥的吗?总之,按照自然法则,车到山前必有路。实在没办法了,一些孩子干脆就不读了,这在那年月里也不少。

这次的高中班里,来自纯粹农村的其实只有国言一人,其它学生,要么是县里干部的孩子,各个学校老师的孩子,还有几个是工厂子弟。

戢蓬骅以地区高中为榜样,坚决要求高中生必须住读,他希望在这一届学生里出几个大学生,如果不能集中精力在学校里学习,他觉得很难突破高考那关。

当年,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80年,高考录取率仅为7%。到了81年,录取率也不过才11%,实话说,那几年落榜的学子真是没赶上好时光。

根据县里文化部门的考证,本县从前清光绪十八年后再无人中举,就连秀才都是寥寥无几,当地人说“这是天荒”了。

一大海碗的臊子面被国言不到十分钟就吃光了,吃得只打饱嗝。

那边,李有田还在看炉膛里的火,那火是真旺啊!他有点舍不得盖湿煤了。

“小伙子,你这煤……啥子来着?是从哪里搞来的?”

“那叫煤核,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焦炭,这东西可是有讲究的,知道省城里的钢铁厂不?就是用这东西炼钢铁的。”国言揉着肚子说道,“你要是喜欢,我外面还有大半麻袋,你给我一块钱,我都给你,过些天我还能给你弄点来。”

国言显然是耍了心眼,哪来的?告诉你了,我还咋赚钱?

李有田算了算,这价钱比买煤还便宜了不少呢,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麻袋不要换了,我给一条你,你把那些煤……噢,煤核搬进来吧。”

李有田的账算的是很快的,这煤核比煤好烧啊,价钱也不贵,更重要的是,无需自己再加工了。他现在用的煤饼和湿煤都是自己买回无烟煤后兑上黄土,然后再放到后院里晒,要的天气不好,这煤饼跟不上,那就得烧柴火了,很不方便。

更重要的是,李有田买煤还得去申请煤票,要是超标了,有钱也买不来,所以,他家后院还堆着不少柴火,那就是预防没有煤的时候补上。

这李有田一个月能用多少煤?说起来可也不少呢。

这李家饭馆吃饭可以不用粮票,于是,到这里来吃饭的人就不少了,尤其是早餐,许多家里干脆也学着省城人那样,到他这里来“过早”,还有一些年轻力壮的单身汉晚上还要来“宵夜”,一两毛钱就能填饱肚子,他这馆子的生意没法不好。

要是到了赶集日,来这城关镇赶集的人就多了,四里八乡的人都来了,卖出山货的会到这里来吃上一顿,没卖出去的也会来这里,把山货便宜给李有田,李有田也得请人吃上一碗臊子面。

原来这里赶集是初一十五,后来又约定俗成的改为逢十,到如今,已经是逢五逢十为赶集日,逢五为小集,逢十为大集。

李有田光是应付赶集日,他就忙得没时间去跑关系,找熟人去申请各种票证了,现如今有个后生给他这么好的东西,他不在乎多花点钱。

拿着一块钱,国言把大半麻袋的煤核给了李有田,这就算是完成了一把交易,除去花掉的二毛钱,国言还净赚了八毛钱。

国言为啥不把买起来的煤核都卖给李有田呢?其实,他心里是有算计的。

老道告诉过他,上门的买卖和被人找上门的买卖在价格上是不一样的,现在,李有田对用煤核还没有多少感觉,等到有感觉了,他不担心李有田不找自己。

果然,第三天,也就是国庆节前的一天,李有田还真找到县中学去了。

“我找你们这里的一个学生,他说他是从乡下来你们这里住校的。”李有田对看大门的一个熟人说道,“老哥你帮个忙,帮我打听打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