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政府的工作不要你管23(1 / 2)

车上,杜老师指着那石拱门说:“那以前是城门,两边都有城墙基石。这边是喜鹊营,那边是岩寨。公路那边走几里就是贵州省的地界了。”

一路上听杜老师的讲述。何新宇才知道,他看到的这段石墙。是明朝万历年间,朝廷拨款修建而成,也是我国南方长城东段的终点。

在贵州至湖南东南一线,修筑了一条长达190公里的“边墙”。

归顺朝廷的苗族人被称为“熟苗”,反抗的苗族人称为“生苗”。

同时对两种苗族人给予了不同的待遇,使得墙内外的苗族人的生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明朝末年,苗族首领起义造反,把边墙夷为平地。清朝政府成立**后,又在边墙旧址上重新建设了新的城墙。

南方长城共有1300多座驻军营地,用于屯兵、防御用的汛堡、碉楼、屯卡、哨台、炮台、关门,隘口。沿南长城旧址成立的村寨名,大多也因此来命名。

何家庄建德梧营,管着这一路的各个炮楼关卡,驻兵最多时达到一万人。

从德梧营到喜鹊营以前就是兵道,可以走马车运粮草。

喜鹊营,本地人称“营上”,说明这里以前本身不是一个村寨,而是一个兵营。

两座小山头卡在山谷当中,犹如一个锁链把周围牢牢锁住,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喜鹊营寨子内。也可以说是营内,石板路、布局、地形,仍是400年前的模样。断壁残垣,短砖碎瓦,荒藤蔓草。还呈现出历史的沧桑感。这里与外省交壤是重兵把守。

成立民国后,政府把城墙给推倒了。打破了清政府立的规定,苗族与土家族,汉族之间可以自由来往,自由贸易,自由通婚。

所以,喜鹊营一百多年来,十二户人家有十种姓,都是那时一少部分留下来的清兵就地安家。娶了苗家姑娘,孩子们自然都会讲苗话了。

国民撤了城墙后,德梧营,何家庄就有不少上门女婿。有七姓一起十多个兄弟,他们在何家庄对边河安家,就称七姓寨。

也有留下给何家庄人当儿子的。大部分清兵回乡,有一部分改编,当了民国救国军。

一百多年来,他们的后代都溶入民当地生活,称是本地人。

以前喜鹊营人家是多时达到七八十户。后来,有的当兵打鬼子,又遇上土匪抢寨子。

生病去逝。儿女都出嫁等等一些原因。现在只剩下十二户人家了。有的全家出门到打工的地方租房子住也不回来。岩寨也一样。

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喜鹊营与岩寨安安静静地在两座之间的山窝里。

开放的春风吹进山里,年轻人就出去打工。结婚生了孩子,孩子留父母带着,他们一年又一年的出去打工。

现在民工二代也出去了,两个苗寨就是没有多大的改变。人口每年都有减少。

杜老师现在所要做的是,把这些历史资料给补齐,交上去,让政府出资把喜鹊营给保护起来。

可是,听说要他们整体搬迁出来,杜老师也为这个事忧心。

何新宇一直把杜老师送到县城,杜老师家住的小区,何新宇才回来。

吃晚饭时,何永军问:“今天去哪里了?”

何新宇老实的答:“喜鹊营和岩寨。”

何永军说:“那两个寨子,上级下文要整体搬迁了。”

何新宇问:“为什么?”

“因为那里不适合居住。”

“我看挺好的呀。老伯老大娘都很有不错。”

“那你看到有一个在家的青壮年没有?有几个娃儿?” “没看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