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者登门围堵,丁国毓出生(1 / 2)

丁廷执自知惹了大祸,早早地来到祠堂,跪在门外。他规规矩矩地坐在脚踝上,双目微闭,手扶于膝,身体微微地颤抖着。

丁廷武远远地看着二哥的背影,心里暗自发怵。他瞄着祠堂里翘头案上供奉着的金鬯和环首刀,心里拿定主意:若是看着苗头不对,寻机偷了金鬯和环首刀翻墙逃了便是。

刚才回家,丁廷武已悄悄把马拴在墙外。他四下看了看,将平时练力的捣谷石搬起来,移到墙边。自从有了石碾后,家里的捣谷石就闲置下来,石锤也不知去向。捣谷石是一块花岗岩的大石头,丁廷武举它十分顺手,边缘已经被抓举练力时磨得十分光滑。

丁周氏换上了深色襦裙,从前院过来,正好看见丁廷武搬捣谷石到墙边。她唤了声儿子的名字,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还要离家?“

“没有!这几天没举没练,浑身痒痒的。“丁廷武掩饰着笑道。

“那你哪儿放不好,非搁在墙根儿。你爹若是下板子,方便你踩了上墙……娘说的没错吧!“

“娘!“丁廷武凑上前去,陪着笑,央求道:“一会儿我爹若是取了板子,娘可一定拦着点儿。爹那脾气,不能顶着来。我出去躲两天,等爹气儿顺了,我再回。我也是怕气着爹。“

“看把你孝顺的!“丁周氏抬手支起小儿子的胳膊,重新将丁廷武腋下的衣带系了一下。她虎着脸,教训道:“娘才不拦着,打你就对了。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哪儿都不许去。“

“好!我听娘的!“丁廷武卖乖耍宝地哄着娘。“哪儿都不去。“

“就长一张好嘴。“丁周氏再也装不下去,心痛地捧起丁廷武的脸。“让娘看看,出门这么多天,怎么就不托人往家里捎个信儿?这兵荒马乱的,外头咋就那么好?“

母子俩说着话,还没等丁周氏绕到正题,言学梅来了。丁周氏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怀里抱着丁国钦,那是她的倚仗。丁周氏心里犯难,在祠堂门外见面,笑还是不笑是问题,甚至打不打招呼都是问题。近不妥当,远则失礼。她正要开口,丁永一也到了。

丁永一身着玄色,气度庄重。他走路挺直,目不斜视来到丁家祠堂。所有人已等在祠堂门外。全家人神情肃穆,身上衣服均为交领右衽。言学梅低头看了看身上一袭大红的旗袍,自己都觉得格格不入。

丁永一稳步走向祠堂,在进门前他停了下来,再次整理衣容。就在丁永一抬起腿,准备进入祠堂的时候,章禹利连滚带爬地跑过来。

“不好啦!不好啦!一伙子人,打上门来了。“章禹利惊惶失措地道:“好多人,手里还拿着家伙。“

丁廷武本就琢磨着找机会溜走。“我倒要看看,谁这么大胆子!“他佯装大怒,挽起袖管,转身便要直奔前院。

“站住!“丁永一像身后长了眼睛一样,他的声音不怒而威。丁永一缓缓转过身,心里已猜到了几分。

“是……是讨债的。“章禹利嗫嚅道。

丁永一哼了一声,嘴角弯起一阵嘲讽的冷笑。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老二,你先起来。事已至此,有什么事以后再说。“丁永一声音和缓,又简短地叮嘱丁廷武,“不得妄动!“随后,带着两个儿子走向前院。

丁周氏低声对言学梅,“先回房里去,别吓到孩子。“

丁周氏留在最后,悄悄塞给章禹利一小包东西和一张字条,交待他按照上面书写,快去办些待客的食材和给儿媳章禹莲的补品。章禹利接在手里掂了掂,里面似乎是镯子之类的物件。

丁周氏跟在父子三人的后面来到前院,眼见院子里满满的人,已经将丁永一父子三人围在中间。她先将言学梅母子送进屋,之后挑了帘子进了二儿媳妇章禹莲的房。

接生婆尹婶来到主家,已经先领章禹莲给本宅的灶王爷上了香,并焚了一张印有催生娘娘神像的催生符。

她扶着章禹莲坐在盆上,盆里铺着打柔的麦谷草,还有一把用滚水煮过的秫秸蔑刀。

章禹莲是第一胎,生产很是辛苦。她发髻零乱,满头大汗,将襻膊咬在牙间,忍住不发出痛苦的呻吟。

丁周氏赶紧上前帮忙,一手尽力托着章禹莲的腰,另一只手取了毛巾,轻轻擦去她额上的汗水。女人生孩子,如同在鬼门关打个转。章禹莲口不能言,只能轻轻地摇摇着,忍痛示意自己没事。

胶澳地区生儿育女是大喜之事,故称怀孕为“得喜“,或是“有喜了“。得喜之后,一般家里都会注重孕妇的营养,想吃的尽量让吃到。可是章禹莲怀孕之后,丁家遇胡家霸营,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这几个月以来,章禹莲执意随着丁家人一起同吃。现在她受惊早产,家里连挑红的枣都没备下,还得打发章禹利现去置办。丁周氏心中的凄苦夹着愧疚,勉强给儿媳挤出个安慰的笑容来,同时密切留意院里发生的一切。

丁家院子里乱轰轰的,挤满了前来讨债的人。大部分是茶农,也有青岛村行街的商户。

丁永一来到一位老者面前,施了一礼。

“老查叔,您也来了。“

老查叔是位贫苦茶农,家住在茶涧庙附近的小石头屋子。他衣衫褴褛,沟壑纵横的脸上尽显难色,他道:“不能不来呀!大裳茶,全家十几口子人等着吃饭呢。我们查家和你们丁家可不是一年两年的关系,而是几代人的交情。你们丁家没搬到青岛口之前,我们查家的树就专供你们丁家。一家十几口人,白天黑夜小心伺候着这些茶树,只为了来春能顺利采撷上几片嫩嫩的顶尖,换些银两活家糊口讨生活,可是……“

裕兴百货王掌柜站在老查叔的身边,也道:“是啊!大裳茶,你们家收茶,要的是一芽一叶,别说对夹叶,就是一芽二叶都不收。我带着伙计进山收茶,赚的都是辛苦钱啊。有人出高价收我的茶,我是二话不说就给回了。我们一篓一篓地把茶叶往你们丁家送,已经两年了,这帐该结了。给你们丁家垫了这么久,我可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呀!现在德国人打进来了,行街上的商户躲的躲逃的逃,这逃命也得用银子啊……“

这时,一个人从后面挤上前来,推开老查叔,粗声大气地道:“能不能还,给个准信儿。听说你们家大儿媳从京城回来了,带回来不少银子。马车就停在外面,可别想骗我们。“

外围又挤进来两个人。一个扬声道:“还?我看未必,怕是要逃往京城吧。要不是咱们赶来,是不是就跑啦?“走在最后的人手里扬着一张借据,三步两步抢到最前面,手中的借据几乎要盖到丁永一的脸上,“看看这字据,已经两年整三年头儿。这么久,到底是还还是不还?“

院里的茶农茶商大都与丁家交往多年,乡里乡亲的,再难也有情分在。听到这样话,都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些生面孔是谁,也有的在私底下相互倾吐着自己的为难之处。

丁廷武哪里受得了丁家被这般侮辱。他一声闷哼冲上去,一手一个,提起对方的衣襟,双臂较力,两个人几乎被提得双脚离地。

“廷武!住手!“丁永一喝道。

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见丁廷武怒目圆瞪,双手暴展,两人顿时跌了出去。

丁廷武怒道:“敢辱我丁家,找打!“

“欠钱不还,还打人!“一个人倒在地上,嗓门虽大,人已怯了三分。

丁廷执上前作揖,替三弟陪着不是,伸手将二人扶了起来。

丁永一看了二人一眼,想到早上老衙门发生的事,心里跟明镜似的。胡家已经算准了时机,落井下石,釜底抽薪,无非是要置丁家于死地。现已经避无可避,只能小心应对。

“恕丁永一教子无方,诸位受惊。给各位乡亲赔罪了。“

他向大家作了个罗圈揖,人群安静了许多。

丁永一不愠不火地对其中一人道:“这二位面生得很。每年收茶我都跟着进山,山里的茶农、行街上的商家和茶亲,大多是相识的。怎么从来没见过各位?“

“没见过又怎样?“那人躲着丁廷武的眼神,手里招展着借据,“人没见过,就可以不认帐了吗?借字在此,还钱!“

“可否将您手中的借字与我一看?“

“看看看,随便看!“那人不耐烦地把借据递了过来,“你可看仔细了。上面可还有你们家的字号呢。“

一听“字号“二字,在场的大部分人就都明白了,这些人绝非茶行之人。他口中的“字号“,就是指衿枽徽记。这徽记是胶澳丁家在茶行业中的特有标识,经常在交易单据上使用。

借据做为一种重要的借款契据,从唐代就有相关的骗术。借钱时用特制的乌贼墨写下借条,时间长了以后,墨迹便会消失。借出去的钱,没有了借据,就成了泼出去的水。另外一种就是伪造借据,比如银票,一旦冒领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许多商家、银号就使用了暗语和暗记,有的为防伪还设计了微雕章,这些绝密外人很难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