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亮剑22(2 / 2)

下面的众人受此一激,又有几人上前找到那些仇家,大骂出他们的恶行,然后上前……

唐氏很快就被人群淹没。

张达这时从远处奔来找到张安悄声道:“仲定,府库和马场等重要物资都控制好了。”

张安点点头,开怀的笑道“好啊,你看这唐氏平日何等嚣张,如今不也是几拳就打死了吗?”

诸人看着这一幕,只感觉曾经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已经不见了,浑身轻松。

潘璋大笑道:“痛快啊,痛快啊!”

张安对着张达吩咐道:“地图,书籍,兵甲对我们非常重要,要第一个收集好,然后是马匹,耕牛等畜力,务必办好,至于银钱尽力而为,多的就发给乡亲们吧!”

“诺!”张达得令去了。

张安见人群发泄的差不多了,重新敲击刀鞘镇住场面。

“这唐氏今已伏诛,我等愿散尽粮草。”当下带着众人一起在这坞堡里面把粮都发了。

“乡亲们,如今虽然一时痛快,杀了这唐氏,但那些其他的大户官吏恐怕不会饶了我等,将来他们派大军过来,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也!”

众人闻言心中的喜悦登时转变成了冰窟,他们呆呆的看着张安等人,有些人连手中刚领的粮食都拿不住,瘫软在地。

“乡亲们,我叫张安。大树里人,原来就是这唐氏的佃户。”

“我从小就仇恨这唐氏,等这一天很久了。”

“在来之前我已经准备万全,杀了这些猪狗我们就会坐船去南方过活。”

“那里有大片的空地,粮食的产出也比这边更多,最关键的是那边没有干旱!”

“有想和我们有的人就留下来。”

“那些不愿的老乡请你们拿好东西回去躲藏好,今后那些大户的官吏的一定会拿你们的头颅去报功。”

“如今我还太弱小,保护不了你们!”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过了会有个年长的上前问张安道:“去南方那么远,只怕还没到那边就都死在路上了吧?”

“乡亲们请放心,我们几年前就去过那边打探清楚了。如今那边已经开荒出了成片的良田,我们会带大家一起坐船过去,只要十来天就能到那边啦。”

见此众人大为意动,只有少数几十人默默的拿了东西对着张安等人行了大礼后离去。

张安看到这么多人愿意跟着他,开始时很诧异,但此刻后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些人本来就是活不下去的了,现在有了一线希望又怎能不抓住呢?

看着这黑压压的一众人,张安估计有3000-4000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那可能就是一万多人,如今朱才那边准备的船只一趟只能运输一万来人,看着要多走几趟了,他登时感觉时间紧迫。

这运输一趟来回要一个月余,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等一个月以后才能再度出发,他看着这普通小型城池般的唐氏坞堡心中有了决定。

他喊来一个亲卫,吩咐道:“你去请阿翁和朱才来见我。”那人听了连忙领命去了。

然后他让人群自己挑选出来几个头领,然后让他们配合典韦和潘璋从这批人里面挑选1000的青壮补充曲部,再给他们粗略的分了编制,让他们自己选伍长和队长。

如此他们各领800多人,队伍初见规模。不久后张大叶和朱才赶到,在路上他们听闻事情一切顺利心中大喜。

“安君,阿安!”

“阿翁,良骥。如今时不我待,你们立马组织人员迁移。”接着他细细说了如今的情况,俩人听后也深感时间紧迫。

“良骥你先把村里的老弱,和这些新入伙的老弱先运过去。”

“诺!”

“阿翁,你回去立马把剩余人员物资搬迁来这唐氏坞堡,我们可能要在此待一阵子了。”

俩人听命后都赶忙回去准备了。

张安又对着典韦和潘璋说了如今形势,让他们加快编练队伍,给新兵发放武器,战斗应该很快就会到来。

然后又派人去让张达把那些书籍图册先运送回去,然后把其他物资就在坞堡安置。

再吩咐那些伙夫杀猪宰羊,给众人饱餐一顿。

接下来几天,张安马不停蹄,连续又打了三家之前摸排清楚的恶族劣户。

还是按唐氏的这边形式,召集百姓一起去放粮报仇,然后劝说他们一起迁移去芍陂。事情都很顺利。

到了如今他们已经有兵卒3000人,都配备简单的皮甲和刀枪。粮食收集了5000多吨,其余物资不计其数,真是一朝暴富。依附的百姓也有了3万多人,张安把众人和物资安置在唐氏坞堡,准备在此等朱才到来。

在此期间张安从这些刚依附的百姓中选拔出那些工匠,会识字的人。提高他们的待遇,给这些人安排事情协助他管理事物。

与此同时,在长社的太平道也在如火如荼的起义中,那郭正号召全县的教众,统一头戴黄巾拿出武器装备开始攻破世家大族的庄园和坞堡,裹夹百姓,开始攻打县府,如今已经占领了长社县。

转眼一个月过去,此时朱才已经带着船队回来了,这次他不光带着自己的船队,还有从何氏租借的庞大船队。

“安君,这回我们有大船9艘,其余中小船只26艘。可以一次性运走两万五千人。”朱才欢喜非常的和张安道。

张安看着风尘仆仆,瘦了一圈的朱才感慨的道:“良骥,你不辞辛苦的往来运送,是有大功劳的,请君放心,我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安君,能帮助这些和我一般的百姓,再苦我都愿意。”

张安闻言用力的握了握朱才的手“良骥,真是我范蠡也。”

朱才听了这话好生高兴,因为作为商贾的他从小最倾慕的人就是范蠡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